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春天最容易生病的季節,你需要這份不生病指南!

春天最容易生病的季節,你需要這份不生病指南!

俗話說春天「百草萌芽、百病發作」。

這是因為,春夏秋冬四季之中,春季的氣溫、氣壓、氣流、水汽濕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多端,影響人體免疫功能,最容易讓身體出現各種不適。

從中醫的角度講,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了「風為百病之長」的記載,清明節氣以前氣溫變化較大,這段時間人體最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導致諸多疾病在春季高發、多發、複發。

特別是以下幾種疾病:

1心血管疾病

入春後,早晚寒氣襲人,乍暖還寒的倒春寒天氣極易刺激人體熱平衡系統,交感神經受寒冷刺激,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尤其老年人①。

2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由於氣溫忽高忽低,呼吸道黏膜的防禦功能會受到直接影響,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虛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肺炎等流行。

3過敏性疾病

春天風大天干,空氣中粉塵含量高,花粉等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吹散到空氣中,過敏體質的人很容易發生過敏性疾病。

4肛腸疾病

肛腸疾病以春季發病為多。

因為剛過去的冬天,寒冷季節人的毛孔處於閉合狀態,陽氣閉存於體內,加上人們習慣冬季進補,飲食又以燒烤、涮品為多,致使腸胃內熱蘊積。至春季,陽氣外發,積熱涌動下注肛腸,易發生大便秘結。

5關節炎

春暖花開,很多人便脫掉秋褲,穿上短袖,甚至一些愛美的年輕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顏六色的裙子。

但人體的膝關節對冷空氣刺激較為敏感,遭受冷空氣襲擊以後,關節局部容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癥狀,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關節炎疾病。

6心理疾病

「菜花黃,瘋子忙」,從寒冷的冬季轉變為溫暖的春季,氣溫變化急驟,會引起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及生理、生化狀態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變化,進而誘發精神病的發生。中醫也認為,一旦肝出了問題,人的情志就要出問題②。

春天不生病,這樣做!

1淡鹽水漱口:防感染

每天用淡鹽水漱口,防止因為口腔、鼻腔內細菌增多,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老人,易引起肺部感染。

2一碗藥茶:防過敏

中醫認為,過敏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反應出現問題,一款古方藥茶——玉屏風散,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只需黃芪、白朮、防風三種藥材。在藥店磨成粉,回家後按2∶2∶1的比例分別取三味葯代茶飲。

黃芪健脾補氣,固表止汗;白朮則能健脾益氣,幫助黃芪加強益氣固表的功能。可作為一種調養茶長期飲用。

3護好兩頭:防風寒

春捂的時候,要注意護好兩頭(頭頸和雙腳),帽子不要摘得過早,衣褲鞋襪也不能馬上換成太單薄的。因為人體下半身血液循環比上半身差,本來就很容易受風寒侵襲,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氣和濕氣就會悄悄地趁虛而入。

4一個口罩:防流感

別小看巴掌大的口罩,它不僅可以防沙塵,還可以預防流感和過敏。

外出回家後趕緊洗臉、洗手,洗臉時最好用清水把鼻腔也清洗一下。注意,洗手不是隨意沾沾水就行了,要在流水下仔細揉搓至少20秒。

5一杯涼白開:清積熱

秋冬季節,人們吃得好、穿得厚、住得暖、活動少,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常出現上火癥狀,這時喝點涼開白都有很好的清除體內積熱作用。

6開窗通風:最消毒

開窗通風是最簡單的居室消毒方法!

什麼時候開窗:上午 9~11時或下午2~4時。開窗時長:10~20分鐘

7晒晒太陽:防抑鬱

背部適度溫暖有利於體內陽氣生髮,可預防疾病,減少受涼、感冒和患肺炎的機會。不妨晒晒背部,把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還有助於心情愉悅,預防抑鬱。

上午10時前、下午3時後這兩個時間段曬太陽,此時紫外線偏低,陽光較柔和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