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啟功:晉代人書信中的句逗

啟功:晉代人書信中的句逗

原標題:啟功:晉代人書信中的句逗


2月下旬,有一位兄弟院校的教師寄來一封信,說到王羲之寫的《快雪時晴帖》中有一處句逗難斷,據說問過兩位朋友,所說不一,因來函垂詢。帖文如下: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這裡除前後寫信的人名和受信人張侯(侯是尊稱)外,「快雪」等8個字,也很明白。只有「未果」等7個字不易點斷。這正是那位朋友垂詢的問題。我學書法,也曾不止一次地臨寫這個帖,也曾對這7個字的句逗感到困惑。後來從「力不次」得到初步的解釋:回憶幼年時,家中有婚、喪諸事,有親友送來禮物,例由管賬的人填寫一張「謝帖」,格式是右邊印一個「領」字(如不能接受的禮物,即改「領」,寫一個「璧」字,表示璧還),中間上端印一個「謝」字,下半印受禮家的主人姓名,左邊空處由管賬者臨時寫「力若干(付給力的酬勞錢數)」。這個「力」即指送禮人。當時世俗稱賣勞力的人甚至稱為「苦力」,文書上即寫一「力」字。聯想到帖中的「力」字,應該即指送信人。又按古代旅行,走到某處停下來,稱為「次」,表示旅程的段落。杜甫詩有「行次昭陵」一首,即是「行到昭陵」。那麼「不次」當是不能停留,需要趕快回去,所以王羲之寫這短札作答覆。


再看「未果」,當然是未能達到目的,未能實踐約會一類事情的用語,事未實現,自然心懷不暢,那麼「結」字應是指心情鬱結。這樣系聯的解析,大致可能差不多了。只有對方究竟要約王羲之作什麼?就無從猜測了。


王獻之《中秋帖》


又有傳為王獻之寫的《中秋帖》墨跡,在清代曾被列入「三希」的第二件。帖文是: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勉強句逗,仍不解其義)。


這段話,從來沒見有人給它點出句逗,也就無人讀懂語義的。

再說宋代米芾得到晉代謝安、王羲之、王獻之的手札各一件,是真原跡,不是響拓(用蠟紙鉤摹)的,因題他的書室為「寶晉齋」,又曾把這些字跡刻石傳拓,號稱「寶晉齋帖」。王獻之一帖被稱為「十二月割至帖」,原文如下!


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後(或釋「復」)不得相未復還慟深反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這帖既經米芾鑒定不是鉤摹本,也沒說過帖有殘損的情況,但語義仍然無法解釋。拿這帖的拓本和《中秋帖》相比較,非常明顯,《中秋帖》實是米芾自己摘臨這帖中的字。為什麼摘臨?大約米氏也不全懂帖文吧。



王獻之《廿九日帖》

摹刻古代法書,常只保留完整的字,刪去有殘缺的字。例如宋代《淳化閣帖》卷九有王獻之《廿九日帖》,其中有一句「遂不奉恨深」,非常奇怪。按書面語詞,有「奉呈」、「奉贈」、「奉祝」、「奉賀」一類的「敬語」,卻沒見過「奉打」、「奉罵」、「奉仇」、「奉怨」一類反面辭彙的。那麼「遂不奉恨深」究竟怎講?後來看到《萬歲通天帖》卷中有唐人摹拓這一帖,原來「奉」字下有「別悵」二字,但這二字殘缺了右半,只剩下「另」、「忄」兩個左旁半字。淳化刻帖時,便刪去兩個殘字,把「奉」字和「恨」字連接在一處,便成了這等怪話。宋代法帖中摹刻二王的書札最多,有很多詞句難懂處,其中當然有書家自己的暗語,或慣用的省略俗語不易解釋。此外,還有刪除殘字以致詞句難通處,這裡的「奉恨」即是一證。



王洽《不孝帖》局部


王羲之《二謝帖》,因《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三帖共一紙,故又可以將其三帖統稱為《喪亂帖》


又《閣帖》卷三王洽《不孝帖》有一句云:「備囗嬰荼毒」,「備」下有草書一字,字體既不一致,語氣亦不連貫(有人釋為「豫」字,也並不像)。後見唐摹王羲之《喪亂帖》中有南朝姚懷珍鑒定押字,「珍」字草書正與王洽帖中不可識的字相同,才得知原是帖中行間姚懷珍的押字,誤被摹帖人認為句旁邊添加的字,便摹入句中。這與前邊刪去殘字的「奉恨」恰相對照。從這類例證,可知古代法帖中晉人書札多難句逗的緣故之一了。



前談了清代尊為「三希」的《快雪》、《中秋》兩帖,還有第三「希」的王珣《伯遠帖》,這帖確非鉤摹,也沒有殘損的字,而且字句連貫,只是有些詞句偏於古雅,字跡有些潦草處,讀起來也頗費推敲。現在也試作句逗,就正於鑒賞方家。帖云:


珣頓首頓首:伯遠(人名)勝業情期,群從之寶(此字潦草),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克)申。分(此字微殘)別如昨,永為疇(此字潦草)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此帖尾原已不全。)


按伯遠不知是否王珣的弟兄,「群從」也可能指伯遠的弟兄,他在弟兄之間特別優秀。「此出」不知是說王珣遠遊,還是伯遠外出。「分別」當然是王珣與伯遠分別,「疇古」,如雲「古昔」,說伯遠作了古人。當時的語言環境,我們無法了解,所以只能看帖文表面大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杜澤遜:周秦—唐宋私家藏書概況
年鑒 · 2017年古籍善本拍賣盤點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