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滴滴是真想造車,簽下12家新能源車廠後再簽北汽

滴滴是真想造車,簽下12家新能源車廠後再簽北汽

2018年3月7日,中國叫車服務集團滴滴出行(Didi Chuxing)進一步進軍汽車業,與總部位於北京的汽車製造商北汽集團(BAIC) 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設計汽車。

滴滴是真想造車,簽下12家新能源車廠後再簽北汽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北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夕勇,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及雙方相關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

在北汽前,滴滴已簽下12家新能源車廠

這是滴滴與各大汽車製造商簽署的協議之一,這些協議模糊了汽車業與互聯網共享經濟之間的界線。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汽車行業最終將出售「出行服務」,而非汽車。

去年10月底,滴滴宣布和國能(NEVS)簽署協議,雙方將合作為滴滴共享出行網路生產電動車型。而北汽屬於繼國能之後,滴滴從一眾車廠中挑上來的第二個合作整機廠。

2月7日,滴滴宣布和包括北汽新能源在內的12家汽車廠商達成了戰略合作。除了北汽新能源還有比亞迪、長安汽車、東風乘用車、東風悅達起亞、華泰汽車、江淮、吉利、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奇瑞、中國一汽、眾泰新能源等。

滴滴為對12家廠商表誠意,當時宣稱「汽車廠商投資的第三方分時租賃平台可以接入滴滴共享汽車平台,廠商可以提供共享汽車車源,還可以為平台和合作夥伴提供金融和保險等服務。」

至於滴滴的需求,程維之前接受《財經》專訪時說得很明白了:「滴滴希望到2020年在所運營的出行平台上有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

接下來就看哪家車廠的興趣更大,目前來看,北汽勝出了。北汽和滴滴的合作不止於「代工」那麼簡單……

最終計劃是運營自動駕駛計程車

滴滴和北汽將在運營電動車車隊和充電站方面開展合作。滴滴將首次協助北汽設計汽車,顯示出滴滴對汽車製造的濃厚興趣。

上月,滴滴展示了首款自動駕駛汽車,作為其進軍市內計程車業的努力的一部分,效仿也已投資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競爭對手優步(Uber)。

滴滴的最終計劃是在許多城市地區運營自動駕駛計程車。

滴滴出行首席執行官程維表示,共享出行、新能源汽車網路和新型人工智慧駕駛技術之間具有內在的相互關聯。

北京市政府所有的北汽集團的董事長徐和誼表示,與滴滴的合作將使北汽成為向公眾提供智能網聯電動車和出行服務的領頭羊。

此外,德國戴姆勒(Daimler)周四宣布,已購入北汽集糰子公司北汽新能源(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3.9%的股份。

以後不需要買私家車,計程車招手即來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隨著企業將共享模式融入汽車業,中國具備發展新形式所有權和汽車使用方式的條件。利用中國擁擠的城市中迫切的出行需求,滴滴每天服務乘客2000萬人次(一年約70億人次)。

交通擁堵是中國城市的常見病,地方政府將汽車共享和叫車視為一種解決方案。市場調查顯示,許多中國千禧一代並不像他們的父母那樣渴望保有汽車,尤其是在城市地區。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近來推動汽車製造商生產更多的電動車,以減少污染和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但這些要求如此苛刻,以至於汽車製造商們表示,他們將很難銷售新規定迫使他們生產的全部電動車。賣給滴滴這樣的車隊客戶,或許是達到所需銷量的一條捷徑。

例如,香港伯恩斯坦(Bernstein)的研究顯示,到2020年,電動車配額和燃油經濟性要求將迫使汽車製造商生產超過240萬輛電動車,而2016年中國的電動車產量只有33.6萬輛。

本文綜合自FT中文網、36kr、中國經濟網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ET電子工程專輯 的精彩文章:

聯網醫療設備可能成為黑客的殺人工具?
蘋果攜手LG為何會投資這家OLED微型屏幕小公司?可能與VR有關

TAG:EET電子工程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