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是靠線條說話,這個是訓練線條的最好教材

書法是靠線條說話,這個是訓練線條的最好教材

小篆是書法中較早的一種書體,大約在公元前221年就開始推行了,由著名的李斯在全國統一頒布,我們現在看到的《會稽》、《嶧山》就是由李斯所書。

後來,小篆這種書體一直被人們所繼承和發揚。最為著名的是到唐朝的李陽冰,他的小篆「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甚至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

到清代,王澍、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楊沂孫、吳大澂、吳昌碩等都是篆書方面的高手,使小篆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後學者樹立了榜樣。

那麼,書法家為什麼要學習小篆呢?這是因為,書法作品的好壞是由線條組成,而小篆正是學習、培養線條最好的教材。

現在,有一些書法愛好者不注重對書法線條的訓練,信手書寫,最後養成一種不好的習慣,到頭來,使自己的書法作品始終處在一個較低水平。

學習書法必須要緊追古人的足跡,通過研習古人的經典作品,使自己的意識、筆法、線條盡量靠近古人,最後在自己創作作品時有質量、有水平、有境界。

看了上面的說法,你是否認同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這塊碑上刻了43個隸書字體,樸拙稚趣,敦厚醇茂,給創作帶來靈感
這32個字在紙上跳躍了幾千年,仍生生不息,讓人流連忘返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