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從玄奘郵票說中國古代佛經翻譯家

從玄奘郵票說中國古代佛經翻譯家

今天再說說中國古代的佛經翻譯大師,中國古代有四位佛經翻譯大師,除了玄奘之外那三位是誰呢?

鳩摩羅什(Kumārajīva,344—413), 一譯「鳩摩羅什(耆)婆」,略稱「羅什」或「什」,意譯「童壽」。祖籍天竺,混血,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

與弟子譯成《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系統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總計翻譯經律論傳94部、425卷,其中「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為三論宗主要依據;《成實論》為成實學派主要依據;《法華經》為天台宗主要依據;《阿彌陀經》為凈土宗所依「三經」之一。

真諦(公元499~569年),印度優禪尼國人,精通大乘佛教。在南北朝梁武帝時,真諦攜帶大量梵文經典,乘船來到梁都建康,在準備開始譯經之時,爆發了「侯景之亂」,於是他輾轉到富春,才開始譯經。之後,真諦又多次遷移,雖在兵荒馬亂年代,但始終堅持譯經。

真諦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無上依經》、《十七地論》、《攝大乘論》、《俱舍釋論》等。

不空(公元705年—公元774年),(梵語:Amoghavajra),音譯為阿目佉跋折羅,意譯為不空金剛,又名不空三藏法師,不空大師,或稱不空智,唐玄宗賜號「智藏」。密宗祖師之一。原籍北天竺,一說獅子國(今斯里蘭卡)。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佛學家、翻譯家與鳩摩羅什、玄奘、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

開元二十九年(一說天寶二年),奉詔齎送國書,率弟子等37人從普賢阿闍黎重受灌頂,學習密法3年。後又周遊印度,於唐天寶五載(746)返長安。攜回梵本經100部,計1200卷,以及師子國王屍羅迷伽的國書、大般若經夾和方物。天寶十五載奉詔住長安大興善寺開壇灌頂。安祿山攻陷長安後,他秘密派人與肅宗通報消息。至德二載(757)唐室還都後,備受肅宗禮遇。乾元元年(758)肅宗敕命將長安、洛陽諸寺及各縣寺舍、村坊凡舊日玄奘、義凈、菩提流支、善無畏、寶勝等攜來的梵夾全部集中大興善寺,交不空翻譯。所譯顯密教典共110部,143卷。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佛教古籍|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1):由正思擇食於所食(1)受用種類過患
怎麼理解「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