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當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

今天的文章就是由這句話開頭。這句話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但是你明白這簡簡單單的十個字後面的真正意義嗎?你又知道關於這句話有多少的故事呢? 想要明白這句話與它背後所蘊含的意義,請繼續往下看。

正式進入主題!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位史上留名的人物,他是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還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你的腦子裡應該有個大概了吧?是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尼采!

(拍攝於1874年)

就是這位留著滑稽大鬍子,智慧而又帥氣的青年

尼採的全名叫做: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drich-wihelm-nietzsche)(給會德語的大佬們留個秀德語的地方——咳咳我就是)

前面已經說了,他的成就非常多,哲學可以說是他這些成就中最有代表性,最有貢獻的了。

可你又要問了,開頭的那句話呢?你怎麼還不解釋呢?

我這就說呀~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這句話你要把它從逗號分開變成兩句話。第一句的意思就是它的字面意思,但是這句話所代表的,就是哲學中的基本兩大派別之一-唯心主義;而後一句呢,就是與唯心主義所對立的,也是哲學基本兩大派別之一-唯物主義。

可能你第一次看到「唯心」「唯物」這兩個詞,然後你就一臉懵

唯心的意思,就是說認為這個世界是精神第一,物質第二,世界的本質是心,也就是意志。這也是尼採的哲學派別。是唯心派別的還有許多人:莊子,孔子,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等。但其實支持唯心主義的哲學家一般都是在一個較好且沒有溫飽問題的環境下,所以對物質不加以強調。

唯物就是說這個世界是物質第一,精神第二,恰恰與唯心相反。也是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這些人是支持唯物派:毛澤東,,馬克思等等。我想你也發現了,支持唯心派的人物都生活在一個較平穩安定的時期,不必為了物質而爭奪;相反,支持唯物派的人物都生活在革命初期或較戰亂且很需要物質的時代。之所以會造成這樣是因為一個人如果連溫飽都難以保證的話,哪裡有時間去考慮精神方面的事情呢?

(回到尼采)

尼採的一生較為忐忑的,沉默的,有價值的。他直到兩歲半才會說第一句話,而且他的父親在他五歲時便死去了,原因是腦軟化,這使尼採過早地接觸了人性的陰暗面,並為他將來的哲學主張與理念打下了很大的基礎。

他的父親死後,由於他的整個家族都從事著與宗教有關的職業,所以他的性格也是較孤僻,再加上父親死後他就活在一個完全女性的家庭里,所以也有一些懦弱。他猶如大理石石雕一般純樸,也十分敏感。在他進入中學後,他便喜歡上了音樂與文學,慢慢覺得這兩件事情就是他一生的精神寄託,無法脫離。

他上大學後,他不再想學神學,也沒有目標可言,他不想過一個安寧舒適的生活。他便把所有精力放在了文學與音樂上。他崇尚希臘神話里的詩,並把這些詩篇巧妙的與本國文化結合在了一起。他還非常熱愛貝多芬、巴赫等古典主義藝術代表人物。

後來,他偶然地在路攤上買到了一本書(《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欣喜若狂,且瘋狂的閱讀這本書,凌晨兩點睡覺,六點上床。

我想這就是他吧)

他深愛著這本書,且非常疑惑:為什麼叔本華那樣的天才會被現世所拋棄?為何偉大的著作會在破爛的地攤上才能找到? (叔本華是本書作家,支持唯意志論,也就是唯心論)

就是因為這本書,使他後來的哲學主張是唯心派。他認為這本書反應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

1867年,徵兵。他在打仗時從馬上摔下,胸骨嚴重骨折。

1869年,他成為了一名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因為在巴塞爾大學(當時很有名的大學,和現在的清華北大差不多)發表就職演講,全城的上層學術界經營和當地上流都為他喝彩。

他被聘為正教授。那時正好德法開戰,他主動要求奔赴前線。他在經過法蘭克福的時候,他看見了一排軍容整齊的騎兵氣昂昂地走出城。他的靈感如潮水一般湧上大腦:我第一次感到,至強至高的生命意志絕不表現在悲慘的生存鬥爭中(他當時的哲學主張較悲觀),而是表現在一種戰鬥意志,一種強力意志,一種超強力意志!

他後來發表了巨多文章,都充滿著反潮流的意義。當有人問他關於生命的意義。他回答說:靠藝術來拯救人生,賦予生命一種審美的意義。(他的許多論文與文章都很浪漫,充滿了藝術感,所以他的文章在當時非常盛行)但他後期的很多文章反對了存在已久的哲學理論,便收到了人們的許多打擊。

1882年,他去了羅馬旅遊,認識了一個俄羅斯少女名叫莎樂美,他便墜入情網,莎樂美也被他的個性所吸引。但他性格羞怯,不敢示愛,他便讓他的朋友替他求婚(真荒唐),他不知道他的朋友也愛上了莎樂美,但她拒絕了兩個人,只保持了友好的接觸。尼採的妹妹卻對他們的友誼滿懷嫉妒,便挑撥離間,尼采與莎樂美便反目成仇,這五個月的小插曲便無結而終了。

1889年,他徹底瘋了,失去了理智,沒有人接受他,所有人都反對他,他忍受不住長久的孤獨,在街道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馬夫虐待的馬的脖子(本意是要保護生命),但他被馬夫一腳踹開,昏厥在地。

在他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一半是在精神病院里度過的,他的朋友都過來探望他,但他卻瘋狂的和他們訴說著自己的哲學看法與觀點,並不斷強調要相信他,但一個是因為當時他的想法太反對原來的理論,再一個,誰會相信一個瘋子的話。

1897年,他的母親去世,他便住到了他姐姐的家裡,他的精神世界已經完全支離破碎,無法再堅持下去,只在家裡住了三年,便與世長辭。

這也正好應證了那句話:瘋子與天才只有一線之差。他生前是作曲家,哲學家,散文家,作家,語言家,詩人,但因為沒有人接受他的看法,使他的精神支撐坍塌了,淪陷了。瓦格納在他死後曾說:「他是一個天才,一個開創者,也是一個瘋子,一個結束者。 」

好的!接下來這一部分,我們會介紹一些關於這位歷史名人的有關名言或作品和故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十句尼採的名言,希望能帶給大家收穫!

與怪獸搏鬥的人要謹防自己因此也變為怪獸。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尼采《善惡的彼岸》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自從厭倦於追尋,我已學會一覽即中;自從一股逆風襲來,我已能抗禦八面來風,駕舟而行。

要填報肚子,是人不能那麼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唯有自己,才有資格成為自己的導師和內心的解放者。

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慾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們越是接近事物的起源,事物對於我們就越是變得索然無味。

如果我們老師尋根究底,那麼我們就會走向毀滅。

讚美使一些人變得謙遜,是另一些人變得無禮。

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是一個偉人,是上世紀最聰明的人,但是因為他的性格,導致他最後無法被理解。是的,一個人的精神信仰的崩塌是有多麼的可怕,當世人不接受一個人花費了畢生精血去創作的理論、詩篇、文章時,就如在戰場上被刺刀刺穿一般,被洪水淹沒一般,被閃電擊中一般,那種疼痛、崩潰與絕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To 尼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樂與陳史 的精彩文章:

TAG:音樂與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