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狗爹的電影,女性還可以從這三本小說了解二戰

除了狗爹的電影,女性還可以從這三本小說了解二戰

寫給看不進歷史教科書,但又想了解一下過去的人們。

警報:本篇可能因為題材關係,獲得最低閱讀量,哈哈!

狗爹、丘吉爾與小金人的故事,已經在過去的一周被刷屏了。其實自從《女王》開始,我就覺得大英依靠每年輸出一部高質量的傳記電影來挽回帝國形象,鼓舞民眾精神。其中與二戰有關的《國王的演講》和本次《至暗時刻》或多或少讓很多人對喬治六世支持宣戰,張伯倫綏靖政策、敦刻爾克撤退等二戰初期的這些關鍵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興趣。我覺得這裡不乏有臉叔和狗爹的功勞,不僅演技超群吸引文藝范兒,也因為達西先生和小天狼星的帥氣讓不愛刻板歷史的女性們有觀影的慾望。

不可否認,身邊大多數的女性朋友們對歷史教科書、歷史紀實的興趣是平平的。但以我自己這10年來開始重點看歷史書的經驗來說,這不僅是很好的了解我們現在的生存狀態的方法,也是讓心態和價值觀更成熟的一種途徑。所以,我經常勸導周圍的朋友多看歷史。除了像英國每年輸出的劇之外,一些基於歷史真實事件的小說也是很好的起步。最出名的莫過於《戰爭與和平》、《喪鐘為誰而鳴》,所以這種巨作,我就不先介紹了。今天想說的是這幾年來,我最喜歡的3部與二戰有關的小說。

《法蘭西組曲》

作者:[法]伊萊娜?內米諾夫斯基

豆瓣9.1分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在那個法蘭西潰敗的六月,通過一組組支離破碎的家庭展開的命運史。

先撇開作者的猶太人身份不談,作者用十分理性的人性解析角度描寫戰爭。

故事開始,便是德軍進駐法國的1940年6月。由貝當領銜的維希政府後來一直是正統歷史書上所被詬罵的一段歷史。「傀儡」如一種瘟疫般從巴黎散開,於是便有了「銀行行長」這種角色的產生,也是大多數小說中的逃命者。這種失敗主義的心態,既是小說的很大一部分訴說,也是真實的法國在一戰之後希特勒剛剛得勢後的好長一段時間的政治心態。

小說另一個一直被人所評述的是關於一個農婦愛上了佔領該村的德軍翻譯官。我們在這裡不說這段愛情的價值,而是從德國一個軍人的角度來看他的信仰。這裡不是為納粹說話,但是從那時起就能看到德軍或者說德國人顯現出的一種疲憊,以及一種命令和信仰之間矛盾的反思。這一點,我將在下一本書的介紹中更加提及。

通過這本小說,可以去了解為什麼法國在二戰初期缺少反抗,法國的家庭又是如何看待賣國的維希政府的。

可惜的是,作家在1942年被法國憲兵帶走了,帶去了奧斯維辛。於是原計劃五部的組曲,最後只留給了世人兩部。儘管如此,我相信所有讀過前兩部的人,都不能否認其交響樂一般的波瀾壯闊,如同民族的新世界畫卷從此打開。

《巴黎燒了嗎》

作者:拉萊?科林斯

豆瓣8.8分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我大概每年都要贅述一遍我對這本書的無限喜愛。

這本書其實是兩位新聞記者的報告文學,也可以說是紀實小說。3年的時間,基於所有軍事檔案和採訪,呈現了一個「奇幻」的1944年8月巴黎解放

我用「奇幻」這個詞,是因為看完整本書,有一種不可思議之感。

書取名為《巴黎燒了嗎》,這是希特勒問德軍參謀總長約德爾的話,也是他對毀滅巴黎的最後的命令。

然而在各種可以說是陰差陽錯之間,巴黎倖存了下來,並於1944年8月25日解放。因為情報的錯差,因為懼怕成為破壞人類文明瑰寶——巴黎的罪人,也許還因為他本身是一個在終極道德信仰中還有沒有被抹黑的一面,當時駐巴黎的肖爾鐵茨將軍並沒有下達炸毀巴黎的命令。諷刺的是,希特勒選擇他去統領巴黎,正是看重了他的「正氣」,相信他不會叛變。

之所以推薦,是因為它本身其實是一段有關巴黎解放史的新聞。但在已知的歷史現象基礎上,小說極大地豐滿了人物的刻畫、細節的還原,讀起來引人入勝、蕩氣迴腸。

2012年,我第一次去巴黎,印象並不好。後來,在2013年讀了這本書。又後來,我跑了不少歐洲國家。等到2017年再次來到巴黎,我開始了解巴黎對歐洲文明的影響,感嘆大巴黎的存在。行走在塞納河邊,我無數次想到1944年8月25日埋在這些橋上的炸彈……

還有兩個重要的提醒。

首先是本文的翻譯家,董樂山先生,他的作品,如《一九八四》都是極品。後來在同樣是他翻譯的《第三帝國的興亡》中,我看到了那個沒有炸毀巴黎的肖爾鐵茨將軍的命運——叛國罪。這就關聯到我在之前說的,軍人得到的命令,和人自身信仰的矛盾。肖爾鐵茨將軍可以說是這種矛盾下的悲劇人物。

其次是在文中能看到類似我們熟悉的海明威等參戰人的身影。海明威他老人家是跟著盟軍第一批進入被解放的巴黎的。也許從此,也能對海明威與歐洲各個戰場的關係,以及由此引發出來的小說感興趣,也是不錯的。

世紀三部曲

《巨人的隕落》

《世界的凜冬》

《永恆的邊緣》

作者:[英]肯?福萊特

豆瓣8.9分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7年,我看了兩套厚得可以打小強的書。一是重看了《戰爭與和平》,主要是受到了《天才的編輯》的影響;二就是用其宣傳slogan所說的「平均3個通宵讀完」的速度,看完了Ken Follett的世紀三部曲。

英國、美國、俄羅斯/蘇聯、德國,6個家庭在近百年中的隕落和崛起

所有的故事和關係均設在一戰、二戰和冷戰的真實環境、真實人物中,

塞拉熱窩事件、十月革命、啤酒館政變、諾曼底登陸、布拉格之春、柏林牆建立與倒塌,再到羅斯福新政、古巴導彈危機、馬丁路德金暗殺……上個世紀影響世界格局的事件都在此書中用虛構的主角與真實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緊密與事件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是最好的讓人生動了解歷史的文學作品。

作者的才華與功力,我不想贅述了。難得的是對歷史的細節的各種重視。其中以人物設置為例,美國女富豪嫁給英國貴族,就完全符合一戰前後的錢與權的流行。這點,在《唐頓莊園》中也體現過。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首部,既然叫做《巨人的隕落》,就是從帝國的崩塌開始的。一代人,同時經歷了兩次戰爭;兩代人,驗證了蘇聯的倔起和倒塌;三代人,持續著關於「自由倔起」的鬥爭。再次提到「人性」一詞,是在這樣的時代變遷中,與主宰著走勢的各國首腦不同,每一個主人公都讓生命變得美好,讓人性變得如此有光輝。

在看完第三部的時候,我痛哭了兩次。一次是最後柏林牆的倒塌,所有人等待,等待牆的另一邊的美好未來;另一次則是貫穿三部曲的女主人公茉黛的去世。以茉黛和另一個女主人公威廉姆斯為代表,這套書其實是有「女權主義」傾向的,雖然我不喜歡用這個詞。所有書中的女性,都是每個家庭的靈魂人物,她們的堅毅直接導致了家庭的命運走勢。

要說小有遺憾的話,就是第三部的氣勢略弱了點。但因為第三部,使得我開始對那個曾經熟悉的名字——戈爾巴喬夫,產生了興趣,開啟了我2018年的閱讀書單。

題外話:傳說《巨人的隕落》要拍成電視劇。關於男主人公,我已經幫製片方想好了,那就是我們的大表哥。金髮碧眼的大表哥演繹德國貴族血統是十分般配的,要知道早在2007年第三季的《馬普爾小姐》中,丹丹龍就演的是德國軍人,好嗎?!

最後,此篇雖然說是推薦給女性朋友們看的,但只是從故事情節比較容易入門這一角度考慮。男性朋友,作為女性的支持者,也請享受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慘烈的二戰坦克戰,蘇聯用如此兇悍的戰術與德國血肉搏殺
一次讓德國最大戰列艦失去戰鬥力的突襲,改變二戰歷史進程-下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