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在乎的人,好好說話!

跟在乎的人,好好說話!

剛過完元宵節和冬假,今天很高興由菁菁Joy來分享他們夫妻間的小故事。

各位書友大家好,我是菁菁Joy?,大家見笑了。我說的這些事兒都是我家的真事兒,不敢說正確,讓大家看個樂呵,要是能有一丟丟啟發就更好了。

我跟我先生是研究生同學,現在結婚兩年多,大體甜蜜。而在生活中總有一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兒,如鯁在喉,吵架吵不明白,很窩火。就像我今天要舉的這個例子:談錢。為了錢的事兒,我倆從談戀愛開始就吵,大大小小吵了很多次。我最初覺得這種問題無解。長輩總說,「夫妻吵架,床頭吵架床尾和」。身邊的朋友也都是這樣吵吵鬧鬧,女生花錢,男生不懂為什麼女生花錢在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一般情況下,事故現場還原是這樣的:我和先生兩人晚上下班一起到家,先生看見門口有包裹,說「喲,你又豐收了呀!」

我覺得委屈,「我明明都是給家裡置辦的東西。家裡的日常用品缺了少了你從來不上心也就算了,我買東西你還要管?再說了,我花得都是我自己賺的錢,我理所應當!」

越想越氣,我忍不住跳出來說,「家裡的日常用品缺了少了你上心過嗎?還不都是我在留心買?家裡沒有廚房用紙了,你連說都不用說一句,一個眼神,我就補上了。你還要嫌棄。再說了,老娘自己賺錢自己花,自己買花自己戴,要你管,大不了以後錢分開花」。

鑒於我先生嘴皮子沒我利索,他就支支吾吾,「你這個人怎麼不講道理呢?我說什麼了你就生氣了呀?」

我得理不饒人,「你沒說什麼?你沒說什麼是嫌我買東西了還是嫌我賺錢少了?以前追我的時候你是這樣的嗎?去飯店都要兩個人各點一個甜點吃的!」

先生顯然還在第一個問題上沒能與時俱進,「你怎麼又扯遠了,我先解釋一下我那句話什麼意思。」

「你什麼意思?你說你什麼意思?我都知道你什麼意思。」

先生最常用的一句話就來了,「那你這麼想我也沒辦法。」

幾個回合下來,最終結果就是層層逼近到終極大招「你不愛我。具體表現形式無非」「男默女淚」,他不說話,我自覺委屈。雙雙含怒到日落,他睡沙發,我睡不著。兩個人氣鼓鼓的活脫脫兩隻比賽誰叫得聲音大的癩蛤蟆。

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候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可就是話說不明白。等安靜下來想一想的時候,就會想,我下次不這樣了,而到了下次還是一樣。好像反覆地再吵同一場架一樣。

然而有一次,我終於揚眉吐氣,把這場糊塗架吵明白了!

那麼這一次吵架,有什麼不同呢?

在先生評論我又買東西了以後,我沒有習慣性地反唇相譏,而是上樓換了衣服冷靜了一下,想起來在Love and Respect中學到的crazy circle: craziness happens when we keep doing the same things over and over but expect a different result. 如果我不想和先生再陷入怪圈就不能像以前一樣「順其自然」。換上舒服的家居服,看到卧室床頭前兩天先生送的花,不知不覺也沒那麼生氣了,堵在胸口上不來下不去的一團黑疙瘩似乎也不見了,想下樓跟先生聊一聊。

我躡手躡腳走下樓,先生正在沖著冰箱運氣,把晚上要吃的東西一樣一樣往出拿。我想到雖然生氣但是晚上還有得吃,開心了一點,主動給他倒了杯水,說,「那啥,我剛剛轉身上樓不理你是不對的。」

先生明顯有點驚訝。我倆性格都犟,通常吵起架來絕對沒有這種還在小火苗階段就有人認慫的。

我接著說,「我跟你聊天,是想要跟你開誠布公地談一下家裡的財政狀況,而不是想要責怪你,埋怨你不是一個好丈夫。」

他似乎被我說動了一點點,但還是嘟著嘴不肯說話,我繼續問,「那你是不是生氣了呀?」

他冷冷地回答,「沒有。」親愛的書友們,這是一道送命題!!!「沒有」就是「有」,「沒事」就是「有事」,談過戀愛的人一定都懂(心裡默默握手)

於是我繼續和顏悅色,「我沒有要挖坑害你,我也知道你是為了我好。咱倆認識這麼多年,我又不是不知道,你從來就不是小氣的人。我是真的想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在這以後大概有30分鐘左右,先生幾乎還是不說話,而是用「嗯」,「啊」,「不是」,「沒有」來試圖矇混過關搪塞過去--實際上,之前我倆每次談到錢,都是這樣搪塞過去的,所以結婚幾年了,我倆從來沒有認真談過錢。而這一次我既然已經認錯了,小樣兒的不挖出你內心的秘密我誓不罷休!

以我對先生的了解,他現在應該是「hangry」(又餓又氣,越餓越氣,越氣越餓)。於是我拿出一袋薯片開始吃,也分給他吃。兩個人吃了一會兒,又說了幾句話,先生終於開口了:

「我說你豐收了怎麼了?我是說你豐收了也是事實呀!你如果總是這麼買東西,我們怎麼攢錢度假?你總說想要出去看世界,錢都被花完了我怎麼帶你看世界?」

我差點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隨即感動,趕緊喝了口水佯裝是薯片太咸。感情他是這麼想的!這跟我花錢買日用品有半毛錢關係呀?唉,我倆啊,真是全然相愛卻渾然不知,就像歐亨利小說《麥琪的禮物》里的傻鴛鴦。想到這兒,覺得先生真是又可氣又可愛,又被他想要幫我實現夢想而大大地感動,不由得滿眼閃星星。

我繞到他正面,他扭過頭去,我又繞到背面,拉住他的手,說,「你咋這麼可愛么~你看,我們兩個人都想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攢一點錢出去玩。我不會自私到只顧著自己買買買,不為家裡考慮,你要相信我。一個Chanel leboy能換咱倆去一趟阿拉斯加,我都算過了。I wounldn』t do anything to hurt you. We are on the same team. 咱們都希望這個家能更好是不是?」

對話至此,兩個人都有點兒不好意思卻又想敞開心扉。於是我倆就開了一瓶紅酒,點了蠟燭,吃著薯片聊著天,一直聊到忘了時間,兩個人都困了回屋睡覺。

你說這次吵架我是吵輸了還是吵贏了?以前的吵架,我貌似有面子,可是外強中乾,心裡難過。而這一次,我雖然先低頭認錯,但是換來美好夜晚。我覺得值。

我這麼個倔脾氣為啥能有這樣的覺悟?那還不是因為加入了樊登讀書會聽了樊登老師講書。接下來我們就從《關鍵對話》的角度看一下,為啥第二次吵架成功止損,增進感情了。

什麼是關鍵對話?

三個特徵:1.意見不一,2.情緒激烈,3.事關重大。

1. 我覺得我是在顧家,(我認為)先生覺得我是在亂買東西。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情緒當然激烈。正值晚飯之前,如果處理不好,飯怎麼吃?民以食為天,你說重大不重大?

2. 人們通常如何面對關鍵對話?

通常要麼是激烈反對,要麼是接受錯誤決定(Fight or flight.)

冷暴力和熱暴力都是暴力,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冷戰和言語傷害在婚姻生活中都是致命殺手。所以打和逃都不是好的選擇。

3. 從心開始

想起剛聽的樊登老師講的《關鍵對話》,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我換完衣服以後,蹲在馬桶上,掏出手機,打開樊登讀書會app里這本書的圖文版,迅速瀏覽迅速做筆記。希望兩個人能心平氣和面對家裡的財政狀況(真實目的),以後可以盡情買東西不怕遭到責備(為自己),他以後可以不要擔心我亂花錢(為對方),我倆關係能如膠似漆甜如蜜(為雙方的關係)。

4. 注意觀察

按照圖文順了一遍我心裡有一點底氣了。而且這時候因為我開始思考問題,我的注意力從生氣窩火(情感腦)已經轉移到了抽絲剝繭(認知腦),《關鍵對話》告訴我們通常談話中對方出現安全感缺失時會有兩種典型表現,一種是沉默,另一種是言語暴力。

這個地方插一句背景介紹。每個女人生命中都有最重要的兩個男人,父親和丈夫(以後可能還有兒子??)。我的父親和丈夫就厲害了呀,哪裡厲害呢?他倆把兩個反面典型佔全了!我小時候是一個問題小孩兒,在美國的話可能叫思路清奇,在中國就叫「熊孩子招人煩」,我經常問問題把我爸問煩了我爸就暴怒,然後就對我運用獅吼功。我爸一吼,我就哭,然後一家人不歡而散。長大以後我談戀愛了,我就想,我不能找一個我爸那樣兒天天凶我的,我得找一個對我好的!先生和我性格互補。他溫柔踏實,對我包容寵溺,在我眼裡是個安靜的美男子。所以如前文,大家也看到了,我先生一吵架一定是在沉默。

我開始做關鍵對話的三個步驟:

1. 道歉:如果有說錯話或者在行為上傷害到對方要主動道歉。「我剛剛轉身上樓不理你是不對的。」

對比說明:「我跟你聊天的目的,是想要跟你開誠布公地談一下家裡的財政狀況,而不是想要責怪你,埋怨你不是一個好丈夫。」把想要達到的目的和不想要達到的目標都說出來,有助於氣氛緩和。這時候如果對方陷入「打」或「逃」的狀態,那就是安全感缺失的信號。這時候不要再繼續談內容,而是要先照顧情緒,修復關係。這裡有四個關鍵點:a.真誠。我問先生,「你是不是生氣了?」先生回答,「沒有。」如果我真想讓先生說出內心的想法,必須真心實意地做好聆聽的準備。b.好奇。我真的想知道先生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因為先生平時對家人和朋友都很大方,為什麼會因為一個包裹跟我生氣,我很好奇。於是我反覆詢問,「我沒有要挖坑害你,這不是一道送命題,我是真的想知道你是怎麼想的。」c.堅持。在先生30分鐘的沉默中,我是感覺自己很沒面子的。但這時候要抱著一個「挖石油,找寶藏」的心情繼續下去。d.耐心。樊登老師講,當對方通過沉默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時候,他們無疑受到了體內腎上腺素的影響。即使我們最大限度地以安全有效的方式響應,還是要面對無可奈何的事實--對方需要一點兒時間才能擺脫激素的影響。誠然,人們的看法可以迅速轉變,但強烈的情緒影響並不會馬上消退。引發激烈情緒的激素一旦爆發,它們會在血液中停留相當一段時間,有時候甚至遠遠超過人們改變看法所需的時間。這時候那一包薯片就起了關鍵作用。

好多時候談話僵住,談不下去了,是因為你想實現一個目的,對方想實現另一個目的。我們認為這種矛盾永遠無法調和,因為我們總是把期望目標和實際目的等同起來。事實上,期望目標是一種策略,策略帶來的結果才是實際目的。在這裡,表面上,我想花錢,先生想攢錢,看起來南轅北轍水火不容。而實際上,我在網上買東西是為了給家裡省錢,先生想攢錢在我生日的時候帶我出去玩,深層次的需求--為這個家好--是統一的。注意這裡先生說出了他真正的需求,並不是讓我少買東西,而是對於家裡財政以及將來的擔心。這才是他真正的需求。搞清楚真正的需求以後,我就開始運用關鍵對話的第三個步驟了。

3. 創造共同目的。我在旗幟鮮明地闡明了Chanel LeBoy和阿拉斯加游孰輕孰重以後,先生走出沉默狀態,兩個人開始交流了。那麼下一步,怎樣能防止類似的狀況再次發生呢?我們開始紛紛向共享觀點庫裡面加入新的觀點,提供「第三選擇」。最後兩個人同意一起制定家裡的財政計劃。計劃裡面,除了家庭日常開銷和「看世界基金」,先生和我都有各自的「零花錢」,前提是,只要花的是budget以內的錢,花錢方不需要提供任何解釋。

對話到這裡正經的部分就結束了。之後先生和我在制定財政計劃的時候,又有更多的關鍵對話。

這次談完以後,解鎖新技能的我雖然信心滿滿,也忍不住嘀咕:夫妻之間每天都關鍵對話,累不累呀?有沒有一勞永逸,吵過一次就再也不用吵的解決方法呢?

那麼就再留一個小彩蛋:先生事後在線下活動聽到樊登老師講《關鍵對話》的時候恍然大悟,「我這是被套路了呀!」於是他表示不甘落後,也訂閱了讀書會的VIP會員。

我們在樊登老師之後解讀的兩本書--《非暴力溝通》和《親密關係》裡面一起探索,找到了解決深層次問題的真正答案。如果各位客官今天看得起興,下次我再來給大家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樊亞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樊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