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陽春三月,為什麼春茶這麼受熱捧?

陽春三月,為什麼春茶這麼受熱捧?

導讀

清明前後,春茶採摘、上市。

靈芽千葉醒於辰,

碧水清腴輾轉身。

形外丹青真骨相,

杯中冷暖寄精神。

--七律 春茶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稱為春茶。

春茶由於茶樹營養物質豐富,故而葉肉肥厚,芳香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滋味鮮爽,香氣強烈,外形條索緊結重實。加之在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分,茶樹又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

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春茶,統稱早春茶。「明前茶葉是個寶,芽葉細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它可分為「頭綱茶」(又名「頭幫茶」)、「二綱茶」(又名「二幫茶」)兩類。

「頭綱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發第一次採制的春茶,「二綱茶」是第二次抽芽後果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穀雨」節以前採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穀雨」至「立夏」所採的茶葉,叫「春尾茶」。

由於茶樹在冬天生長的部位主要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樹根部合成後再運輸到頂端。茶樹經過冬眠後,內部儲藏了許多營養成分;在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是茶葉中某些香氣物質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此,春茶具有色澤油潤、香氣馥郁、滋味濃厚回甘、葉底柔軟厚實的優點。還有一般春茶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

從外觀來看,普洱茶春茶其鮮葉有節短、徑粗、葉厚而小、芽長而大等特點,芽頭多且顯毫,葉片色澤墨綠而油潤感十足,有黃芽孢,其梗短,含馬蹄口,葉片和梗色澤一致;從內含物質來看,普洱春茶其香氣濃郁,湯色金黃透亮,口感厚重,浸泡度可達15-20泡,其葉底身骨重實等特點。

辨別普洱茶春茶主要從兩個方面下手:一是干看,二是濕看

干看是指在沖泡前觀看茶葉的外形、色澤、品味香氣。春茶的葉子一般裹得較緊,顯得肥壯厚實,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有的還有較多毫毛,色澤鮮潤,香氣濃郁而新鮮。濕看是指在茶葉沖泡後,通過聞香、嘗味、看葉底來進一步做出判斷。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夏茶和秋茶在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不高。

一般春茶的總體品質要優於秋茶。

春水秋香,顧名思義,春茶茶湯滋味濃,韻味強,口感佳,回味久,秋茶香氣高,韻味長。

就同一品質而言,春茶較秋含有更為豐富的有益物質。但秋茶的香氣要高於春茶,俗稱「秋香」。傳統而言,我們始終是推崇春茶為好,但近年來,一些商家在推銷時過於注重香氣,也導致部分消費者偏愛其香氣,這也無可厚非。

茶樹經過一整個冬季的生長休養,茶芽積蓄了豐富的營養物質,使得春茶內含營養物質更加豐富,茶湯的鮮爽度和醇厚度較佳。從這個角度來講,春茶最好,也就是以前很多人提到的春茶最好的緣故之一,但春茶採收季節常受天氣的影響最大。

古茶樹作為一種生命體,其生命力是有限的,被「過度採摘」和「不科學的採摘」的採摘方式會對其生命力的加速損耗。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春茶的品質。無論是春茶,還是秋茶。

編輯:茶資訊小皮

/賣茶找茶/上茶搜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要用心去品
第二百三十三夜-檳城早茶文化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