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0給中國航空帶來了什麼改變?

殲10給中國航空帶來了什麼改變?

原標題:殲10給中國航空帶來了什麼改變?


近日揭秘我國戰鬥機中劃時代的機型——殲-10的傳奇誕生過程。1982年,611所的設計師們接到了去北京參加新型國產戰鬥機評審會的通知,不過只是讓他們作為參與者,聽聽其他兄弟單位的彙報。但已經有了足夠儲備的611所,竭力爭取終於得到了一個彙報自己設計方案的機會,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就是這短短的十幾分鐘,改變了我國第三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


殲10是我國第一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戰鬥機,1998年3月23日首飛到今年3月23日已經整整20年,而對殲10的改進研製從未停止向前邁進的腳步,如今殲10A、B、C、雙座等相繼展翅雲霄,殲10已成系列化發展。作為殲10系列改進型的總設計師,楊偉表示,殲10的研製成功給中國航空工業增添了持續自主打造跨代新機的信心,並且實現了當時定下了三大目標:一是研製一款新型戰機;二是創建一套創新研發的體系;三是鍛煉一支能研製跨代新機的創新型隊伍。楊偉說,殲10的研製開創了我國很多個第一,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包括綜合航電、飛控等配套基礎和試驗設施手段都是當時建起來的,而且現在中國很多航空技術核心和重要研究人員當年都曾經參加殲10的研製,殲10為中國航空工業積累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平台、精神等財富。



「殲10在部隊的列裝為捍衛國家主權、發展權增添了重要的力量,現在我國三代機的能力、數量和周邊國家相比都逐步上來了。這一型飛機,為空軍在作戰準備、作戰訓練體制、裝備應用體制等方面持續升級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最初中國獲得的幼獅數字式四餘度飛行控制軟體,只是整個軟體的其中一部分。加上設計要求一直在改動,成飛為此在軟體設計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國對數字線傳飛行控制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礎,包括殲-6的變穩機、殲-8IIACT等,都是線傳控制的重要試飛機種。611所僅用了3年時間就摸透了以色列的線傳技術,研製成功了使用ADA寫成了數字式四餘度線傳飛行控制系統軟體,為外界所稱道。即便是俄羅斯的相應系統,在同一時期也還只是在研究之中



在機體結構和製造工藝方面,殲-10翼身融合體和大三角翼布局使得內部油箱的容積增大,有助於改善中國戰鬥機航程短的問題。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承擔了殲-10的複合材料構件製造、鈦合金熱成形、框肋類零件數控加工、機翼壁板拋丸成形以及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軟體開發、蜂窩芯建模等任務,同時提供複合材料樹脂和蜂窩芯。上述工作,對我國發展複合材料蜂窩夾芯構件設計與製造技術起到了推動作用。1998年首飛後,該所榮獲「首飛集體功」。


殲-10是介於法國陣風戰鬥機和瑞 典JAS-39「鷹獅」戰鬥機之間的中型戰鬥機,機動性能處於兩者之間。另外殲-10裝備了中國最新研製的機載設備,量產型號裝備了和三代機後期型水平相當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尚不清楚是否在後續改型戰機上裝備更先進的相控陣雷達,而這是決定排名的關鍵因素。殲-10的潛力由於其全新機體可以得到不少分值,但未來升級所配置的發動機仍有懸念,如果能夠進一步改進動力系統或像「超級大黃蜂」一樣重新設計機體,則會大大提高其機體潛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順其小楚 的精彩文章:

T-14坦克戰力分析!
FC-31「鶻鷹」數字化生產就是快!

TAG:順其小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