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散居在異域的「小中國」,人們寫漢字說漢話,這有什麼歷史原因?

散居在異域的「小中國」,人們寫漢字說漢話,這有什麼歷史原因?

在國外的某地,當人們的語言、生活習慣、歷史文化與中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時,人們習慣上稱其為「小中國」。目前,有 多少「小中國」,恐怕很難一下子說清楚。這些「小中國」雖然散居海外,分屬不同的國家,但探究成因,卻發現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打上了中國的烙印,要麼原來屬於中國,要麼是中國先人移民海外,要麼歷史上仰慕和學習中國文化……

曼尼普爾邦位於印度東北部,人口240餘萬。置身曼尼普爾,很多人感受最深的不是南亞風情,而是極具特色的東方味道:這裡的人和我們是如此的相像,黃皮膚,黑眼珠;她們使用漢語,並將其作為第二語言;她們喜歡中國文化,崇拜龍,甚至自認為是龍的傳人;她們過端午,划龍舟,還吃粽子……曼尼普爾為何會形成這樣的特色呢?據當地史料記載,曼尼普爾邦建始於五代十國時期齊朝國王與中亞王朝公主的一次通婚。通婚的皇室貴族,為了躲避當時梁朝的迫害,先到中亞,後來又遷移到現在的曼尼普爾。不過,曼尼普爾的王室則認為,她們來自於中國的唐朝。無論哪種說法,曼尼普爾邦歷史文化表達出對東亞尤其是中國文明的認同倒是不爭的事實。

除了曼尼普爾邦,日本北海道島也常常被人們稱為「小中國」。北海道島最大的特點就是這裡的島民不僅說中國話,還會寫漢字。北海道島舊稱「蝦夷地」,是日本第二大島,當地原住民阿依努人就是日本的祖先。整個日本都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為何北海道的島民更偏向於漢語和漢字呢?目前,有兩點考證可以說明問題。其一,專家在北海道發現了殷商時期的石窟,上面刻滿了古文字,這說明至少在殷商時期,北海道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其二,人們又接連在北海道發現了陶塤等商代時期的文物,這就不能排除殷商先民移居北海道的可能。

同樣有「小中國」之稱的還有泰國的美斯樂和緬甸的果敢。美斯樂位於泰國北部清萊府,是一個由國軍殘部及及其眷屬與後裔聚居而成的村落。

果敢毗鄰雲南,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唐代屬於南詔,宋代屬於大理國。果敢在籍人口25萬,95%以上人的血統是漢族。這些人的祖先可追溯三百多年前。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永曆帝朱由榔逃到緬甸,被緬王收留。與之相隨的,還有殘存的官兵和受滿清政府迫害的平民,他們世代居住下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和傳統,並在異地扎地生根。

綜合來看,「小中國」現象的出現並非偶然,在某個歷史的特定時期,他們與我們建立了聯繫,歷經歲月,本色不改。這也充分說明,在歷史進程中最有生命力的不是權力和利益,而是那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傳統和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趣 的精彩文章:

歷史名人轉世知多少,慈禧太后與和珅也有關係?
李淵追封先人為皇帝,出現一件尷尬事,從此全國的夜壺都改了名

TAG:史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