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斯大林相信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已經當其廢紙,蘇德大戰箭在弦上

斯大林相信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已經當其廢紙,蘇德大戰箭在弦上

春哥聊二戰

【春哥註:一部二戰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整部二戰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千萬靈魂,又會感到無助和絕望,戰爭意味著傷害和死亡。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二戰中比較著名的戰事,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蘇德戰爭開始前,紅軍部隊的部署相當疏散而且未經準備,部隊之間往往無法互相聯繫,而且也缺乏運輸工具把有效戰力集合起來。雖然紅軍有非常多先進的火炮,但這些火炮很多都沒有配備彈藥。火炮單位同樣缺乏運輸工具而無法迅速部署。坦克單位數量龐大且裝備良好,但卻極為缺乏經驗和後勤支援,維修保養的水平也非常差勁。坦克單位往往被草率的送上戰場,而沒有任何燃油、彈藥、或人員補給的後續安排。通常在經過一次對抗作戰後坦克便毀壞或報銷了。

在戰前,蘇聯的宣傳機器總是不斷宣傳紅軍的強大,宣稱任何針對蘇聯的侵略都會被輕易擊退,這種自欺欺人的宣傳在和平時期並沒有什麼可見的害處,反正都很麻木,但是一旦真刀真槍的幹起來,這才發現還有許多事沒有準備。

斯大林剛愎自用的個性使他無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屬下建議,加上他對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盲目信心,在1941年初他越來越高估蘇聯的實力。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報機關不斷的發出德國即將展開侵略的警告,但都沒有被斯大林重視。

儘管紅軍高層和斯大林親近的幕僚也意識到攻擊的可能性,但由於斯大林對於紅軍實力的迷信,蘇聯決定避免挑釁希特勒。這一連串的錯誤造成的後果是開戰時蘇聯邊界的部隊都沒有進入警戒狀態,甚至在遭受攻擊時也必須先向紅軍高層請求許可才准許反擊,雖然蘇聯在4月10日開始實行局部的警戒,但這在德軍攻擊展開時根本沒有發揮作用。斯大林也拒絕徹底動員軍隊。

在當時,41%的紅軍基地集中於接近邊界不到200公里的地方,依據紅軍的指令,燃料、裝備、火車等等也大量被囤積在那裡。然而,由於紅軍沒有經過系統的戰前動員和組織,這些部隊的戰力被大為減弱。原本蘇聯在1938年開始採用的戰術是:以標準的線狀防守戰線緊連其他國家,步兵部隊會在防線上堀壕架構堅強的防禦工事,而坦克則會配合步兵行動以提供支援。

但1940年法國戰役的結果引起極大震撼,當時在世界上規模排名第二的法國陸軍(第一為蘇聯紅軍),在不到6周內便被德軍徹底擊敗。蘇聯對此結果進行了分析,但分析的資料並不全面,分析結果認為法國的崩潰是因為過度依靠戰線防守而缺乏裝甲部隊支援所造成的。

蘇聯決定不再重蹈覆轍,遂取消了堀壕防守的戰術,改采將步兵部隊集中為大規模機動隊伍的戰術。所有的坦克都被集中至31個龐大的機械化軍團,宣稱這樣一來每個軍團都會比德軍的裝甲軍大(不過直到戰爭爆發很少有軍團達成這種規模)。

蘇聯所預測的情況是:一旦德國發起攻擊,德軍先鋒的裝甲部隊便會被機械化軍團所切斷和殲滅,接著機械化軍團會和步兵部隊一同殲滅剩餘的德軍步兵。而南方的烏克蘭地區則駐紮了大量的部隊,準備在戰爭爆發後對德軍進行戰略包圍:在摧毀德軍南方集團軍後則朝北攻佔波蘭,包圍德軍的中央集團軍和北方集團軍,包圍圈裡的德軍不久後就會被徹底殲滅,如此一來納粹德國將必敗無疑,這些都是在紙面上的計劃。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陰差陽錯,韓美換防被當成要逃竄,第39軍抓住戰機與美軍精銳干一仗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趙匡胤御駕親征,負石開道,眾將同心殺敵,李筠絕命澤州城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