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強軍這五年——軍網記者帶你回顧這五年的「兵」故事

強軍這五年——軍網記者帶你回顧這五年的「兵」故事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洪文軍 責任編輯:王俊

厲害了,我的兵!

——寫在習近平主席提出強軍目標5周年之際

中國軍網記者 洪文軍

5年了!

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駐地的走廊,記者見到米合倫沙·阿不都代表,不禁產生了「穿越感」——2013年的3月11日,她現場聆聽了習主席提出的強軍目標,並受到習主席的親切接見。

一晃,已經5年時間!

在記者眼中,這位連任全國人大代表的軍隊少數民族女幹部似乎沒有什麼變化,還是一位陽光愛笑、青春美麗的女兵。只是如今,當年的女連長已升任空軍某部通信室主任。對了,軍銜也從上尉變為少校。

5年前,她受到習主席接見時自我介紹說:「主席好,我叫米合倫沙·阿不都,是來自蘭州軍區空軍基層部隊的一名維吾爾族代表。」

當時,米合倫沙·阿不都代表十分激動地說:「我自幼家庭貧窮,是空軍的『春蕾計劃』資助我成長為一名軍官。我衷心感謝黨、國家和軍隊的關懷培養!」

得知米合倫沙·阿不都近年來先後資助貧困家庭兒童38人,被評為中國兒童慈善30年感動人物、新疆擁政愛民模範先進個人後,習主席深情地說:「我非常希望培養出越來越多優秀的少數民族幹部。」

「我們新疆的官兵期盼主席去視察!」米合倫沙·阿不都代表戰友向習主席發出邀請。

「會的,新疆我一定會去的!」在5年前那個美麗的春天,習主席和基層官兵作出約定。

時隔一年多時間,習主席即兌現承諾,於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來到新疆考察,對做好新疆維護社會穩定、推進跨越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民族團結、加強黨的建設等工作進行調研指導。

習主席還視察了駐新疆部隊,強調要發揮戰鬥隊工作隊生產隊作用,促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當好戰鬥隊,就是要堅決保衛邊防、堅決打擊暴力恐怖活動,捍衛國家政治安全、政權安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說起砥礪奮進的五年,感慨「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我的軍」,米合倫沙·阿不都代表說,結合政府工作報告,自己能講出很多親身經歷的故事,巨大的變化就發生在群眾身邊、官兵身邊……

這時,再看一眼這位軍隊女代表,記者讀到了一種拔節成長,伴著時代進步而來的自信。

也是在5年前,原第二炮兵某旅的一級軍士長王忠心也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聽了他的彙報後,習主席動情地說:「部隊建設需要更多像你這樣的士官技術骨幹。」

如今,這位火箭軍的「兵王」已經退休,想回安徽老家儘儘孝心,多一些時間陪陪老母親。

今年,從火箭軍部隊又走來一位「兵王」——一級軍士長蔣慶群,他比王忠心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時年齡還大。聽著48歲的蔣慶群和來自其他部隊的9名「兵」代表交流自己的專業,暢談各自奮鬥著並幸福著的故事,記者深受感染:「厲害了,我的兵!」

「兵」代表中還有一位一級軍士長——齊虎廣,也是一位「閉著眼睛都知道怎麼干」的兵專家。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他作交流發言,把基層官兵的呼聲、意願說得讓人尤為信服。

走過這5年,齊虎廣代表說,組織上給了自己不少榮譽,「能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感到非常榮耀,也非常珍惜」。至於專業上的成績,限於時間,只說與習主席強調的「科技興軍」相關的兩項技術革新成果吧——分獲原大軍區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3月4日晚,10名「兵」代表齊聚齊虎廣在駐地的房間。當記者的目光划過每一位的臉龐,聽著他們興奮地交流專業技能,「能打勝仗」4個字第一時間跳出腦海。

別有用心者把全國人大代表中的基層代表貶為「點綴」,且恕無知者無過吧。看看每一位基層代表乃至我們「兵」代表的簡歷,讀一讀這些一等功臣、二等功臣們堅實的強軍足跡,就知道基層代表、「兵」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們從基層最一線走來,個個身懷絕技,都很有料兒,其中也包括3名基層部隊女性代表。

穿上消防服的遼寧艦女艦員張明珠與男兵一起值班。 胡鍇冰攝

張明珠代表來自遼寧艦,和男兵一起執勤,毫不遜色,這位消防兵能在1分鐘內穿好防火服投入戰鬥,動作麻利,行事幹練。

吳昌潔代表去年8月作為中國陸軍代表隊的一員,赴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凱恩斯參加了「科瓦里-2017」中澳美三軍聯合訓練,右胳膊脫臼後仍將比賽進行到底,並因出色的表現贏得了聯訓的「尊重」獎盃。她右臂打著繃帶,用左手敬禮的照片,打動了萬千網友。

這是袁遠代表在高原訓練時的畫面,夠酷吧!雖然今年剛滿22歲,這個「95後」妹子早在3年前就已經成為西藏軍區首個女兵炮長,在多項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

「兩會時間」,每一次見到「兵」代表們,都被他們嚴整的軍容和昂揚的精氣神所感染。

難忘齊虎廣代表說的一句話:「走過這5年,我進入不惑之年,『老』的是年齡,不是心態。」44歲、屬虎的齊虎廣仍保持著一股虎勁,盤點這五年,他說:「可以說的事情很多,我就說一個事情吧。去年在參加駐地泥石流救災中,為了架設一座重型機械化橋,我毫不猶豫地跳到激流中,及時開闢了救援通道。當時差一點兒就被水流沖走了,從河裡上來後自己也後怕。」

作風優良!每一位「兵」代表的故事都是一籮筐,無需贅言。

在這裡,想說說10位「兵」代表最重要的魂魄——「聽黨指揮」。

(附文章鏈接:http://www.81.cn/jwgz/2018-03/09/content_7965805.htm)

在傾聽10位「兵」代表心聲並寫作上面這篇稿件之後,記者也在思考,他們何以能夠將習近平強軍思想轉化為維護核心、看齊追隨的情感與行動?

無疑,這源於聞令而動的軍人天職,源於置身改革強軍大潮中的責任擔當。同時,也有一種情感因素。新時代,來到部隊,成長成才、建功軍營,併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對黨和軍隊的感恩之情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或許,楊初格西代表的經歷更具代表性。他參軍到了部隊,語言不通,想不到得到那麼多領導、戰友耐心的幫助。入伍不久,母親被診斷出癌症,他想不到戰友們第一時間為他籌措了8560元愛心款,旅里還把他送回2200公里之遙的家裡,得以見了母親最後一面。母親臨終前囑託楊初格西:「記住黨的恩情,在部隊好好乾!」

還是楊初格西等代表說得好,因為感恩,「聽黨指揮」增添了一種情感動力——只要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一聲令下,就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奪取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這五年,與習主席「同框」的明星兵器
「敵情」不斷!防爆處突戰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兵?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