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痛經的聯合用藥!

關於痛經的聯合用藥!

痛經,在綜合知識與技能中也是常見疾病自我葯療中,在學習、工作中的藥學人員,必須要掌握,這樣才能通過考試,這樣才能進行用藥指導!其實也是每個人應該學習的知識,這樣才能安全的用藥!

痛經

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並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

原發性痛經

也稱功能性痛經。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

繼發性痛經

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腫瘤等。

約有50%以上患者伴有全身癥狀

伴有腰酸、頭痛、胃痛、頭暈、乳脹、尿頻、稀便、便秘、腹瀉、失眠、易於激動等,嚴重者可有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冰冷、噁心、嘔吐、甚至會發生暈厥。在劇烈腹痛發作後,轉為中等度陣發性疼痛,約持續12~24h,經血外流暢通後逐漸消失。期間也有出現精神癥狀緊張或憂鬱、恐懼感。

藥物治療

非處方葯

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均通過對環氧酶的抑制而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由此減輕組織充血、腫脹,降低神經痛覺的敏感性,具有中等程度的鎮痛作用,對痛經等有較好的效果。對伴有精神緊張者可口服谷維素。

處方葯

可採用內分泌治療法,於月經周期第2日開始,一日肌內注射黃體酮20mg,連續5天。

口服避孕藥也可抑制排卵,從而達到鎮痛的目的。

注意事項

1、醫師指導下用藥

痛經伴有月經過多,或有盆腔炎、子宮肌瘤者所繼發性痛經者。

2、月經期用藥與飲食

對月經周期不規律或希望懷孕的婦女不宜在月經來潮前口服中成藥,月經期間不宜服用利尿劑,因為利尿劑可將重要的電解質和水分排出體外,對平衡不利。應少飲酒和少攝食鹽,促使水分不在體內滯留,以減輕腫脹感。

3、緩解痛經葯

對疼痛癥狀有緩解作用,不能解除疼痛的致病原因,不能防止疾病的發展和預防合併症的發生;長期應用會攻擊胃腸黏膜的防禦系統,誘發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和出血,為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緩解痛經葯連續服用不宜超過5天。

4、經期衛生指導

痛經劇烈者應卧床休息;經期忌食生冷瓜果及刺激性食品,注意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洗1~2次,勤換墊紙。加強鍛煉,衣著要溫曖,忌涉冷水、游泳和劇烈運動;解除心理障礙,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勞累、緊張、恐懼、憂慮和煩惱。民間常採用生薑紅糖水煎服;或應用暖水袋熱敷。

中醫辨證論治

氣滯血瘀

[癥狀]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經行不暢,經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減,胸脅、乳房作脹。舌紫暗或有瘀點,脈弦澀。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止痛。

[方劑應用]膈下逐瘀湯(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枳殼、延胡索、五靈脂、丹皮、烏葯、香附、甘草)加減。

[中成藥選用]調經止痛片、元胡止痛片、益母顆粒等。

陽虛內寒

[癥狀]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經量少,經色暗淡,畏寒肢冷,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舌苔白潤,脈沉。

[治法]助陽暖宮,溫經止痛。

[方劑應用]溫經湯(吳茱萸、阿膠、牡丹皮、生薑、當歸、川芎、人蔘、芍藥、桂枝、甘草、半夏、麥冬)加減。

[中成藥選用]艾附暖宮丸、痛經寶顆粒、痛經丸等。

用藥注意

1.痛經的治療原則及適時用藥

(1)治療原則 以調理氣血為主。經期調血止痛以治標,緩解疼痛;平時應辨證求因以治本。一般需連續治療2-5個月經周期。

(2)適時用藥 一般當於月經前3~5日開始用藥,痛止停服。若經凈後疼痛發作者,可於痛前3~5日開始用藥。

2.藥物的不良反應與禁忌

(1)具有活血祛瘀類中成藥,痛止停服,不宜過用。

(2)同時患有感冒等外感病,不宜服用補益類中成藥。

(3)應辨別虛實寒熱,不可隨意使用。

聲明:本文轉自葯圈網,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轉載請註明來源

了解我們

關注藥房人公眾號,回復:

執業藥師——可獲取歷年執業藥師真題及答案

聯合用藥——可查看往期最全疾病聯合用藥知識。

每日一答——可查看近期別人最關注的問題

趕快去試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經 的精彩文章:

緩解痛經的方法
用一個慘痛經歷揭秘「空虛白富美」月入百萬的秘密!你嚮往的桃花運卻是讓你破財的桃花劫

TAG: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