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舒打破常規,因勢更制,大破戎狄,開創步戰先河

魏舒打破常規,因勢更制,大破戎狄,開創步戰先河

我國古代用戰車作戰,據史書記載,中國戰爭史上中原各國從車戰轉向步戰,是從晉荀吳伐戎狄後開始的。

春秋時期,大原(今山西太原及附近一帶)是戎狄人集居的地區,他們經常侵擾晉國的北部地區。晉平公17年,荀吳奉晉侯之命,率千乘戰車,浩浩蕩蕩討伐戎狄。可部隊一開進戎狄境地,就吃盡了苦頭:那裡溝壑縱橫交錯,道路崎嶇,眾多的戰車和士兵擠在窄窄的山道上,擁擁擠擠,稍不留神,戰車就會翻進山溝。戎狄士兵不時乘機衝出來襲擊,他們地形熟悉,兇猛強悍,越溝跳澗,如履平地,來得快,去得也快,轉眼之間,就跑得無影無蹤,晉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眼見隊伍日漸混亂,人心惶惶,荀吳憂心如焚。

大將魏舒建議說:「這鬼地方,40名士兵跟一輛戰車反而絆手絆腳,不如每車只用10名,定能取勝。」

荀吳應允,並交由魏舒去辦理。魏舒帶著新組建的戰車同戎狄人交戰,果然勝了。

正當晉軍高興之時,情況又發生了變化,戎狄人戰敗後,退守山林,兵車乾脆進不去,無法追擊。

魏舒又建議說:「將軍,我們也丟棄兵車,重新更制編伍,跟戎狄人一樣,徒步作戰算了!」

荀吳覺得有道理,於是,魏舒就開始著手改編部隊。沒想到他自己的車兵卻鬧起事來,他們不願意和步兵同列,魏舒當場殺了那個鬧事的,余者肅然聽命。

魏舒把車兵和步兵混編在一起,5人一伍,作為戰鬥的最小組織。又把伍編成能互相配合應援的軍陣:作戰之時,前面布2伍,後面布5伍,右面1伍,左面3伍,形成後強前弱中間空的方陣。他還挑選出10伍機警的士兵組成突擊隊,互相支援。

魏舒帶著這支新編組的隊伍向深山密林中進發。躲在林中的戎狄人見晉兵一反常態,無車無馬,部隊零星分散,不由得哈哈大笑,他們也沒布陣就大大乎乎地衝過來,兩軍相接,晉兵假裝敗退,戎狄兵滿不在乎地追過來。一聲鼓響,晉軍從三面掩殺過來,把他們分割包圍,戎狄頓時亂作一團,慌忙轉身逃命。不料,歸路早被布置在陣前的士兵切斷,待往左右潰逃時,晉軍的左右諸伍截住廝殺,死者無數,所剩的戎狄部族只好投降。接著晉軍又用相同的陣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事實上,古今中外的戰役都證明,往往是那些不墨守成規,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在戰爭中能夠出奇制勝,取得最終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捕 的精彩文章:

拿破崙是如何通過政變登上權力的高峰的?

TAG:名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