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個春節便席捲全國,抖音是如何野蠻生長並成為現象級產品的?

一個春節便席捲全國,抖音是如何野蠻生長並成為現象級產品的?

這個春節,抖音短視頻幾乎席捲全國,火爆異常。

作為一個專註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其熱度已經成為現象級,甚至可以說,抖音的發展,是中國互聯網產品的一個奇蹟。

抖音於2016年9月上線,根據百度指數顯示,直到2017年3月中旬才被更多人發現,當時抖音月活便已經突破700萬,5月日均視頻播放量過億,8月日均視頻播放量超過10億。

2018年春節期間,抖音徹底火爆全國,據QuestMobile的數據,春節期間,抖音增長了近3000萬DAU,超越了西瓜視頻和火山小視頻,最高日活達到了6646萬,從Cheetah Lab (原獵豹全球智庫)的周活躍用戶趨勢圖也能看到,抖音呈現爆髮式增長。

抖音的野蠻生長與下面三個方面的原因是分不開的

一是抖音的氣質與年輕人相符,零成本創作方式激勵了年輕人釋放自己的表演才華。

從抖音的百度百科資料可以發現,抖音是一個專註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它的配樂以電音、舞曲為主,視頻分為兩派,即舞蹈派和創意派,共同的特點是非常有節奏感,而這與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十分相近。

現在的年輕人,90後、00後,是非常樂於去表現自己的一代,他們愛玩,也放得開,也想獲得更多的認同感,在抖音社區,一個好的創意、一段優美的舞蹈,一個有趣的梗,便在獲得大量點贊,這種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創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視頻拍攝者的信心,給了他們一個發泄渠道的同時,也激勵著他們盡情釋放自己的才華。

除此之外,部分用戶還反映,抖音上部分有愛、搞笑的視頻一定程度上也傳遞了快樂。抖音社區里,有不少恩愛的情侶,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臉幸福地玩手指操,還有很多可愛的小盆友賣萌,一個個俊男美女們拍出各種搞笑的視頻。

當人們在觀看這些視頻時,會暫時遺忘掉現實生活的壓力,遺忘掉網路上不時曝出的負面事件而開懷大笑,看到了一些小美好,得到了一些小感動,這給壓抑的現實生活增添了幾抹色彩。

二是背靠今日頭條龐大用戶數量的同時,產品自帶的視頻編輯功能也較為強大。

2016年11月,今日頭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張一鳴便在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透露,今日頭條已經累計有6億的激活用戶,日活為7800萬,月活1.75億。

而根據QuestMoblie2017年4月發布的《移動互聯網2017春季報告:我們想聊聊10億+用戶之後的App江湖》顯示,今日頭條的視頻用戶滲透已經過半,成為視頻娛樂新場景。2017年一季度,在用戶規模億級App中,今日頭條月度人均使用時長已經達到1021分鐘,僅次於微信1965分鐘。背靠如此巨大的用戶數量及日活量,抖音借力迅猛發展。

除此之外,抖音自身附帶的視頻編輯功能也大大激發了用戶的參與興趣。15秒的短視頻,不僅能給用戶帶來沉浸式體驗,而且觀看一個視頻時覺得無趣後只要下滑切換就好。

抖音設計了很多特效和道具,比如搞怪的Ar表情,背景音樂有時下流行的各種電音、混音、歐美、搞笑段子、綜藝等,還有濾鏡、美顏、貼紙道具等元素,各種炫酷的特效(迷幻、炫酷風格還有時光倒流、反覆、慢動作3個時間特效),也極大增添了視頻的表現力。

推薦演算法會根據用戶平時的觀看行為進行較精準的個性推薦,且抖音在一個熱門視頻(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基於配樂衍生出一系列相關內容,再看另一個主題的熱門視頻時又衍生出一系列相關內容,這種內容衍生方式極大提高了視頻點擊率及用戶的參與興趣。

三是春節期間的燒錢大戰,明星助陣加各種綜藝贊助,加劇了抖音的火爆異常。

「界面」在文章《今日頭條包抄快手:短視頻戰爭的關鍵一年》中詳細介紹了2018年春節期間抖音的燒錢大戰,文章指出,「春節期間,抖音一直在各大渠道瘋狂買量」,「為了在春節期間達到最佳的投放效果,今日頭條在各大渠道的投放預算大概是一天300萬到400萬人民幣之間,不僅是抖音,火山和西瓜也有在投,只是前者比後面兩個加起來的量還要多。」

這種瘋狂燒錢的行為帶來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根據極光大數據提供的今日頭條旗下三款App和快手自去年2月到今年2月的滲透率增長曲線可以看到,2018年後,今日頭條三款產品的增長曲線突然陡峭了起來,其中以抖音最為突出。」

註:圖片來源於極光大數據

各種綜藝贊助、明星助陣也是抖音常用的推廣方式。據悉,《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王牌對王牌》等都進入了抖音的投放名單,從這些綜藝節目不難發現,抖音的定位是既「年輕」又追求「潮流」。

而種種綜藝贊助,也使抖音得到了不錯的產出效果,抖音在贊助《中國有嘻哈》時,還推出了#中國有嘻哈battle賽#挑戰活動,這段時期抖音的流量暴增,2017年8月期間的下載日均量超10萬。

此外,抖音雖是走UGC路線,但也引入了一些明星助陣,如大張偉、周筆暢、胡彥斌、杜海濤、吳亦凡、鹿晗、李易峰等人,明星的加入快速帶動了一批粉絲用戶的增長,2017年一個夏天,抖音就獲得了3000萬日活用戶。

1

抖音與快手的比較:快手是底層社會的微縮世界,而抖音只是上層社會的KTV?

作為2017年兩個發展最快,最熱門的短視頻社區,抖音與快手不時被網民拿來比較。

有網民從平台的定位、用戶等方面來比較二者的不同,知友「帶勁小伙」認為,「快手像貼吧,上限極高,下限極低,而抖音像知乎,上下限差距不大。」「快手比較真實,像是末日後的集市,魚龍混雜,但是能找到你想要的。而抖音像市中心的超市,乾淨且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還有知友認為,抖音是「城市版快手」,而抖音是「快手的升級」,「抖音以內容為王,部分作品很魔性,一些創意讓人耳目一新,部分新鮮的梗也能讓人開懷大笑,有些視頻博主很有才華。」

知友「新媒源短視頻自媒體」則認為,「快手是以獵奇、趣味、搞怪為主的平民話路線。抖音是以聽覺、視覺、情緒的個性路線。」「呦櫬」則表示,「抖音,是給那些覺得自己不是低俗的人消磨時間用的軟體。而快手,給那些去看猴子的人或者認為自己看的是社會人的那些人去消磨時間用的軟體。」

2

網民眼中抖音的短板與缺陷:視頻同質化或導致用戶產生審美疲勞,產品生命周期受質疑

抖音的前實習生曾在知乎上爆料,抖音會從大學招收社團拍視頻,但是不允許多樣化,一味的要求新潮時尚酷,對於那些很有個性的其它風格,比如漢服社的古風小姐姐,完全沒有興趣。這樣看來,抖音將自己圈在了一個框里,框里的人肆意發揮,但框外的人如果不做點改變就進不來了。

這或許會導致抖音未來的發展空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過於同質化的內容往往會使得用戶有限的注意力在短視頻中迷失並逐步喪失興趣。而微博上也有不少網友反映,抖音上一個段子火了後,看5個視頻中便有3個都是一樣的內容。

同質化嚴重,勢必影響到用戶的觀看體驗,知友「jayao」分析,「問題核心在於,它所提供的視頻編輯、特效、動鏡等操作是有一定學習成本的,即便掌握基本技能,從融會貫通到別出心裁的運用還依賴用戶自身的悟性。

要做出好作品的門檻過高,而另一些乍看驚艷的簡單玩法,如場景換衣和穿牆,一旦普及開來,又泛濫成災——完全同質化的內容,大量的套路視頻,耳朵起繭的背景音樂,導致視覺和聽覺雙重疲勞。」

還有知友表示,抖音的火爆不禁讓人聯想到此前的小咖秀,小咖秀也曾「紅極一時」,彼時,大量的明星自發進入,但小咖秀又火爆了多久呢?作為風口行業,在外界技術和新奇事物的不斷刺激下,如何解決審美疲勞帶來的短視頻發展局限性,儘可能的延長生命周期,或許是抖音需要面對的一個瓶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數字貨幣交易所輿論指數TOP50周榜
「共情效應」是什麼?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