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天,古代人是怎麼取暖的?

冬天,古代人是怎麼取暖的?

宋朝有個將軍喚作党進,有些《楊家將》版本里有他,行伍出身,不識字,曾經對著太祖爺拽文,勸聖上多安息吧。有一次,大冬天,擁爐子喝熱酒,太熱了,全身大汗淋漓,叫嚷」這天氣太熱!忒不正!「守門的兵丁被穿堂風吹,凍死了,說:」小人這裡天氣很正!「——我每次讀到這段,就覺得自己正被穿堂風吹,覺得「天氣很正」。

話說回來,古代大多數人,都跟守門兵丁,或是老兩口爭炕一樣,貪圖一點暖和勁。古代人無暖氣、沒空調,比現今更難熬。故此歷代書里都說民以食為天,又把饑寒兩字並列,認為溫飽最幸福。是故冬天取暖,真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兒。

取暖最容易的,莫過於跟火去借溫。普通些的老百姓靠火爐火塘,被煙嗆已經算幸福的煩惱——比起窮人家沒柴薪,起不了火,又高出萬倍去了。貴族之家就享受得多。比如秦漢時,宮廷已經有壁爐和火牆。火牆的原理,略有些像如今的水暖氣,想法子牆裡面通管道,把牆烘熱乎了,染得室溫也升高。唐朝時有所謂「到處熱紅爐,周回下羅幕」。人在屋裡坐著,周圍一堆紅爐,加羅幕圍著。暖和倒是暖和,只是人也有些像掛爐烤鴨了。

還有些在牆上做文章的,又比火牆、壁爐高一籌。漢朝時節,有兩處所在叫做「椒房殿」。一在長樂宮,一在未央宮。當然不是大紅辣椒高高掛、好似鄉下火鍋館,打算嗆得后妃打噴嚏。那年頭,辣椒還在南美洲,等著歐洲航海家的千年之約呢。夫椒房者,花椒和了泥,塗滿牆壁。因為花椒溫和,味道又好聞,在香料當寶的時代,乃是上等榮寵。現在後宮劇泛濫的時節,帝王后妃的舊典故都被翻將上來,會覺得「椒房之寵」煞是璀璨,其實細想來,倒是天子的一片細心:大冬天冷,房間里一牆溫泥花椒,布置暖和些,比冷硬的金珠寶貝又實在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沂浠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沂浠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