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市、人才與大學

城市、人才與大學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歷史是一座城市的基因。歷史與文化不僅影響並塑造著工作、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也深刻影響著這座城市裡的大學所輸出的人才。

近期,「城市」、「人才」與「大學」三個詞在各類媒體的使用頻率偏高,這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的新聞和政策報道。一是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武漢、長沙、成都、深圳、珠海、杭州、西安、濟南、南京和中山等地,紛紛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城市間發生著人才「大戰」;二是歲末年初的各類城市排行榜(不一定具有權威性),如:創新性城市排行榜,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成都、武漢和蘇州等;人口吸引力城市排行榜,依次是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東莞、蘇州、成都、杭州和佛山等;留學歸國人員最喜歡去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和成都等;留不住大學生的城市排行榜;三是國內外知名大學在中國各地設立分校的進展新變化,熱點城市依次是深圳、青島和杭州等;四是「雙一流」大學名單及其實力變化,以及大學相互對比和地域的相關性的熱議,如山東的兩所「雙一流」大學(山東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的實力衰弱對應濟南和青島兩座城市的保守與多元包容相關性議論等。

拋開各類城市排名和大學實力對比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權威性,就各類媒體在圍繞城市、人才與大學,紛紛挖掘其內在的聯繫方面而言,基本形成共識,即: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經濟、文明中心程度,以及施政理念,影響著人們的觀念,繼而影響著城市和大學的發展。而這個規律自古至今不斷的被驗證存在著,古今中外歷史上某個時期,曾有天才扎堆出現的城市,如:古希臘的雅典、古中國的杭州、古羅馬的佛羅倫薩、蘇格蘭的愛丁堡、印度的加爾各答、奧地利的維也納和現代美國的矽谷(舊金山)等,這些城市或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或經歷者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穿梭,或憑藉文化的多元和包容接納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才。而作為反證,古希臘時代斯巴達文明的停滯和奧斯曼帝國的衰敗,主要歸因於主政者扼殺年輕人的多元性,以及施政者過於強化意識的統一而非包容。

因此,無論對於一座城市的發展,還是一所大學的建設,應該積極挖掘城市歷史和文化的稟賦,以城市「靈魂」塑造作為施政方向,構建開放、多元與包容的環境,改善適宜年輕人生活工作的生態,而不僅僅是出台短期的刺激政策來引進人才和大學。

2018/03/08

參考資料

《天才地理學》,【美】埃里克.韋納,中信出版社

《歷史研究》,【英】阿諾德. 湯因比,上海人民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內動態 的精彩文章:

TAG:國內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