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高超音速競賽,美國真的優勢很大嗎?

高超音速競賽,美國真的優勢很大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本周,五角大樓負責研究與發展的的副部長的邁克爾·格里芬正式宣布,高超音速將成為美國軍事技術發展的第一重點。美軍以「大幹快上」之勢接連上馬了眾多高超音速項目,那麼美國能否依靠深厚的技術積累和互相之間的技術共享,讓兔子回憶起「無法超越的恐懼」呢?

高超音速競賽,美國優勢很大?

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1日宣布俄羅斯一系列先進武器發展計劃之後,美俄媒體集體炸窩。美國官方本周也開始密集回應,而這其中最有分量的,是2月底剛剛被任命為五角大樓負責研究與發展的的副部長的邁克爾·格里芬的一段講話,他說,「高超音速」要成為美國軍事技術發展的第一重點

邁克爾·格里芬——曾任NASA局長,傳說中「用國家預算玩《坎巴拉太空計劃》」的人

有意思的是,格里芬在他的講話中,並沒有怎麼提俄羅斯的高超音速項目——原因大家都知道,俄羅斯的高超音速技術在武器化、實用化方面,其實也不過剛剛趕上美國幾年前水平,和中國已經在這方面局部超越美國相比,那自然不值得副部長大人擔憂。

看一下格里芬的簡歷,會發現,這位老兄頗像劉慈欣小說里那個「前進,不顧一切的前進」的維德。

這位老兄2004年時,作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主任,來到國會參加一次聽證會。這次聽證會的主題是回應在小布希總統尋求「在國際空間站之後,未來載人太空探索」的建議。

會上,他慷慨陳詞說:「對於我來說,人類太空飛行的唯一遠期目標是在太陽系中尋找新的棲身之所,以及最終衝出太陽系。這一事業的困難無論如何評估也不為過,也不可能再提出比這更偉大的建議了。」他在會上,提出建議發展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以及研製太空核動力系統,在軌資源探測,以及高費效比的低軌道運輸手段。

如果用維德的語氣念出來,這段演講是可以進好萊塢大片的

這番演講讓美國深受鼓舞——不僅僅是美國,當時全世界都被這個偉大的遠景感到震撼。以中美登月競賽為故事背景的日本漫畫《月亮的距離》,劇情明顯也受到美國 「重返月球」和中國首次載人太空飛行兩件大事的影響。

2005年3月11日,小布希總統宣布提名格里芬擔任NASA的第11任局長。

在這位銳意進取新部長的推動下,NASA制定了「星座計劃」,這個計劃雄心勃勃,從其標誌上就可見一斑:標誌上有三道藍色弧線,中間一個象徵火箭的紅色線條將其貫穿,而在藍線外面,則是璀璨星空。

星座計劃標誌

這三條藍色弧線分別象徵著近地軌道、月球和火星,整個標識的意思就是,要將宇航員送到國際空間站、月球、火星,以及更遙遠的宇宙深空,真正實現進入「星辰大海」。

在2005年NASA授權動議中,要求NASA「發展可讓人類在月球持續生存的技術」,還要強化美國在太空的優勢地位,為載人登陸火星和更遙遠的載人深空探測做好準備。

整個發展計劃可謂豪情萬丈,雄心勃勃。

根據此計劃,美國將研製多種全新的宇宙飛行器,包括:「獵戶座」飛船、「牽牛星」月球登陸器、「戰神I」固體燃料載人運載火箭,「戰神V」重型運載火箭。

根據NASA的估計,到2025年為止,「星座計劃」將耗資2300億美元(2004年幣值),這一數字包括了為國際空間站運送人員和物資的商業貨運飛船項目,這部分費用並不是直接為「星座計劃」服務,但也要用到「星座計劃」的飛船和火箭。

「星座計劃」各型號與太空梭、土星五號的對比

然而,這個雄心萬丈的計劃從一開始就麻煩纏身。同時開展「戰神I」和「戰神V」本來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按照一般的規律,先集中精力搞好「戰神I」,同時進行「戰神V」的預研,等「戰神I」基本解決問題後,再集中精力搞「戰神V」不是很合理嘛?

不,NASA家大業大,格里芬認為,咱有本事同時平行推進這倆計劃……

從項目此後的運行情況來看,格里芬局長也不是一個運作大型科研項目的規劃高手。

2007年,彷彿嫌平行發展「戰神I」和「戰神V」還不夠過癮,NASA又提出了「戰神IV」火箭,這實際上就是將「戰神V」的第一級火箭和「戰神I」第一級以上的部分結合起來。用這樣一種組合體,同時對「戰神V」的第一級和「戰神I」的第二級進行試驗,是一個省錢省事兒的方案——但這樣其實又額外增加了一系列複雜問題,最終也未必省事——但不管怎麼說,「戰神IV」的研製方案也得到了格里芬的批准。

從這個朝令夕改的「戰神IV」,就可以看出「星座」計劃有多少額外的,複雜的東西被「節外生枝」的硬塞了進來。

事實上「戰神IV」還算是好的,「星座計劃」中間還出現過「戰神I」洲際導彈計劃,「戰神V」縮小計劃,太空核反應堆計劃,利用月球資源提取火箭燃料計劃……

整個計劃的執行最後事實上已經失去控制,完全變成NASA各個單位部門分頭各自干自己的,成本自然飛漲。

2009年,「星座計劃」中涉及的第一次發射任務得到執行,一枚「戰神I-X」火箭升空進行了大氣層內飛行測試。試驗本身是成功的, 但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照理說經過修改,這種技術成熟度本身很高的火箭應該能夠迅速完成研發——但問題在於美國政府已經等不及了——大選來了。

奧巴馬在競選期間就開始攻擊「星座計劃」,稱這個項目「超支、超時、缺乏創新」。

2009年,奧巴馬當選總統,宣布上任的同日,格里芬掛冠而走。到這個時候,「星座計劃」的繼續執行已經基本不可能了。

「星座計劃」比格里芬的NASA局長任期稍微長了一點,奧巴馬政府下令對其進行全面審查,結論認為,同時研製3種不同型號火箭,以及在月面建設燃料基地的計劃,是「星座計劃」超支的關鍵,這導致了研製工作量打著滾的網上翻,完全停不住。

「戰神」計劃中的月球基地

2010年1月,奧巴馬的財政預算中已經沒有了「星座計劃」,取而代之的是「靈活的通向火星的道路」的說法——事實上就是無限期推遲了載人登火和重返月球計劃。

回顧格里芬的NASA局長任期和「星座計劃」,我們可以得到幾個教訓:

1,重大科研工作要想控制經費,必須集中精力,同時推動幾個類似的科研項目,只能導致人力物力的分散,增加失敗風險、拖慢研製進度,很容易導致錯過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時機。

2,用「搭積木」方式「拼接」成熟技術,不意味著只需很少的經費和工作量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3,在一個重大科研項目里,容納過多的子項,將會引發一場災難。

那麼,格里芬這次吸取了他前一次擔任聯邦要職時所學到的這些教訓了嗎?

我們來看看,根據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廖孟豪發表在《空天防務觀察》公眾號的文章《美軍2019財年高超聲速科研預算暴漲63%,總額超過10億美元》的文章:

其中有這麼一個表格:

理論上來說,美國在高超音速技術方面的起步比中國早得多,而且很早就有太空梭這樣通過高超音速滑翔實現返回的實踐經驗。而美國陸軍AHW項目,更是世界上第一種進行成功試射的高超音速導彈……

AHW在2011年試射的時候,美國高超音速的優勢地位似乎還不可動搖……

似乎格里芬副局長這次又穩了,又優勢很大了……就好像當年「星座計劃」的時候,看起來所有的技術似乎都是在太空梭基礎上開發的,而太空梭除防熱屏障在發射中容易受損的問題無法解決外,其他都是成熟技術。

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是我,這個時候,對於這種似曾相識的局面,可能會有點點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開始向中國交付S-400導彈系統 當初研製靠中國投資
日本前首相:朝鮮導彈可覆蓋美國本土或是對話良機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