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加坡ICO監管分析及市場預測

新加坡ICO監管分析及市場預測

本文首發於幣乎平台

https://bihu.com/article/55360

數字貨幣功能已經遠超法幣,目前ICO缺乏完善的體系去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大多數國家也都是一刀切,直接禁止ICO。

目前做的相對完善的國家當屬新加坡,早在2017年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以下稱為「金管局」)發聲將數字代幣視為證券法監管下產品,其發行/發售適用於證券法。並且發布《數字代幣發行指南》,對於ICO進行了一些具體性規定。

第一、數字貨幣分類監管

金管局將審查數字代幣的結構與特徵,包括數字代幣的權利以及是否屬於資本市場產品範疇。根據數字代幣發行的權益分配,數字代幣會被視為股票、債權或者集合性投資計劃的份額。

如果持有數字代幣代表所有人所擁有的權益和責任即代表股權,則會被認定為股票。

如果持有數字代幣代表與發行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則會認定為債券。

如果持有數字代幣代表一種集合投資的單位份額,則代表了一種權利或權益,獲得一種期權。

此三情況下代幣公司必須申請進入牌照,為此公司提供財務顧問服務的公司也必須持有金融牌照。如果發行的數字代幣不屬於以上三種類型,則不在新加坡證券法規定的範圍,不受證券法規監管。比如對於功能性貨幣,比如此代幣只能使用平台的計算能力,除此之外並無附加權益,則不屬於新加坡證券法的規定範疇。

需要強調的是,經管有些貨幣兼有幾個特徵,但只要符合其中任何一種特徵都是在監管範圍之內。

第二、招股說明書例外情況

屬於證券法監管下的ICO應當提供招股說明書,免受證券法招股說明書規定限制有以下幾種情況:

小額發行的情況下:12個月內不超過500萬新幣;

屬於私募的情況下:12個月最多向50個客戶發行;

發行對象限制:代幣發行僅僅面對機構投資者或者法律規定的合格投資者。

第三、持牌規定

對於所有符合監管條件的ICO發行或者交易平台必須獲得該種類型相關牌照的授權或者符合一定免於持牌的規定。

第四、交易所設立

交易所的設立除非另有規定,否則必須獲得金管局審批獲得認可。

第五、涉及境外因素的規定

在新加坡境外的個人如果在新加坡使用任何財務顧問服務,則會被視為在新加坡從事財務顧問業務。

對於不向新加坡居民發行的代幣,註冊在新加坡境內的公司依然要申請金融牌照。

第六、未來監管趨勢

金管局將會制定一個全新制服框架監管法幣與虛擬貨幣交易活動,要求ICO中介機構採取相關措施保證避免反洗錢及反恐怖主義融資風險,包括但不限於開展客戶盡職調查、監控交易、篩選、交易保留等措施。新加坡對於區塊鏈及ICO的支持將會直接導致越來越多的項目放在新加坡,吸引大批的資金和人才。

總體趨勢預測

1、積極擁抱區塊鏈技術

對於區塊鏈技術而言,多是持樂觀態度,各大機構包括政府部門都在積極研究。對於ICO只是區塊鏈眾多用途之一一直飽受爭議,數字貨幣是在搶奪各國政府發行貨幣和稅收的兩大紅利,其與擁有中心化發行權的政府必然開始會有直接衝突。市場中參與人數的增加、融資加速,監管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2、ICO監管不斷摸索

僅僅監管區塊鏈遠遠不夠,應當依賴其技術去監管它。隨著國內IPO審核不斷嚴格,必然會導致資金的外流,區塊鏈技術所傳達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構築區塊鏈核心應用能力等特點也必然吸引大批人才湧入。今天中紀委機關報談到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監管理解並適度監管。

3、市場趨勢判斷

2018第一季度,區塊鏈技術火熱,幣圈投資者則沉默很多。對於後期而言,早期的投資者對於項目投資會更加謹慎,數字貨幣進入強者恆強時期,頭部效應明顯。

而從未來情況看,雖然國內經濟增速趨緩,貨幣信貸增長的逐步正常化,但由於糧食價格上漲和收入分配及資源價格進一步改革的影響,物價上漲壓力增大房地產行業趨於飽和,相對於ICO打破地域限制、項目資金不受限的特性,將會有大量的資金湧入幣圈。

投資者建議持有主流幣種,期待政策一個個落地,在沒有過硬短期操作技術的前提下,定投是最好的方法。對於區塊鏈行業掘金賣鏟子賣水的創業者也可抓住這一波紅利,盈利的幾率很大,也容易受到資本青睞,更早去發現區塊鏈的需求和痛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為教主 的精彩文章:

TAG:無為教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