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5年南京審批日本戰犯,蔣介石聲稱必須槍斃這個人

1945年南京審批日本戰犯,蔣介石聲稱必須槍斃這個人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儀式在南京黃浦路陸軍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舉行,受降儀式居中座的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海軍上將陳紹寬、空軍上將張廷孟、陸軍二級上將顧祝同、陸軍中將蕭毅肅等。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駐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茂三郎、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7人。盟軍將領有美軍麥克魯中將、柏德勒少將,英軍海斯中將等。

上午9時整,何應欽將日軍降書交付岡村寧次閱讀簽字。岡村寧次將降書一一閱讀,簽字時手微顫抖、簽字蓋章畢。9時6分,何應欽將蔣中正第一號命令送岡村寧次,岡材寧次簽字蓋章。

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中美英蘇接受日軍投降書並簽字。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並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1945年11月6日,國內成立了戰爭罪犯委員會,在各地逮捕日本戰犯,日軍戰犯里很多都是罪大惡極的戰犯,比如岡村寧次,南京大屠殺的首惡谷壽夫,曾經組織過殺人比賽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還有一個蔣介石點名道姓必須槍斃的酒井隆。

在戰犯審判過程中,出於美國的影響,國民政府最大量的寬大處理,連岡村寧次都沒判罪,但唯獨這個酒井隆,蔣介石咬牙切齒的直接干預審判,說道必須槍斃這個人。

蔣介石為何如此憎恨這人?

1928年4月,國民黨開始第二次"北伐"。蔣介石所率北伐軍節節勝利,很快就攻入了山東省。酒井隆為了阻止北伐軍繼續北進,他立即以「山東局勢混亂、保護日本僑民利益」為借口,寫信給日本陸軍參謀總長,要求軍部出兵山東。日本恐怕中國一旦統一,必不能任其肆意侵略,竭力阻撓北伐進行。

當蔣介石所率北伐軍開進濟南城後,酒井隆即唆使早已做好準備的日軍四處尋釁。日軍不僅隨意捕捉北伐軍的士兵。5月2日上午,第一軍第二十三團營長阮濟民等數人徒手行經緯五路時,被日軍堵截後當場全部殺害。3日上午,日軍強行解除了北伐軍一部七千餘人的武裝。對日軍的一再挑釁,蔣介石再三地屈辱退讓,命令北伐軍各部「約束士兵,不準開槍還擊」。而且準備「繞道北伐」,這更加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日軍闖入山東交涉使署,將山東特派交涉員蔡公時等18名中國外交人員盡數捆綁毒打。蔡公時據理痛斥日軍,日軍竟割掉蔡的耳、鼻、舌頭,挖去眼睛,然後將他同眾人一起殺害。是日,日軍在商埠製造事端,慘殺中國軍民多達1000人。5月4日晨,北伐軍在濟南城抓獲13名走私鴉片的日本毒販,按照中國法律將他們處死。慘案發生後,日方否認日軍屠殺中國軍民,並要南京國民政府道歉、賠償、懲凶,日軍得寸進尺,繼續擴大事態,不斷增兵濟南。5月8日,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向普利門、麟祥門、柴家巷、迎仙橋一帶發起猛烈攻擊,守軍退守內城。自9日開始,日軍大舉進攻內城,守軍浴血奮戰,死傷慘重,11日奉命撤離。日軍佔領內城後,搶劫財物,焚毀建築,槍殺戰俘,屠戮百姓,罪惡令人髮指。"濟南慘案"發端於五月三日,故又稱"五三慘案"。直至次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濟案協定》之後,日軍才退出濟南。

濟南慘案給中國軍民造成6123人的死亡,上網1700多人。這件事給蔣介石打擊太大了,也讓他記住了罪魁禍首酒井隆、福田彥助等人。

濟南慘案過後,蔣介石在5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如有一毫人心,其能忘此恥辱乎!何以雪之,在自強而已。」

蔣介石三番兩次提起濟南事件,聲稱要報仇雪恨,十七年後,他終於如願以償。

1946年9月13日15時,酒井隆被綁赴南京雨花台刑場執行槍決。執行後,南京軍事法庭正式通知「日軍善後聯絡部」。15日,中國軍方與日軍在華高級將領一同,將酒井隆屍體埋葬在南京雨花台地區。這個生性殘虐的法西斯軍官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他是被中國軍事法庭處以死刑的第二個日本高級將領。當酒井隆在南京雨花台被處決的消息傳來,介石長長出了一口氣,好像心裡放下了一個擔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矢志卜漁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的皇帝為何個個都是奇葩?
她是清朝的最後一位格格,臨終留下一句話,令人唏噓不已

TAG:矢志卜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