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槍的世界可以沒有我,我的世界不能沒有槍」

「槍的世界可以沒有我,我的世界不能沒有槍」

來源中國軍網

對話中國「女槍王」黃雪鷹:「槍的世界可以沒有我,我的世界不能沒有槍」

中國軍網記者 康哲 牛晨斐 毛志文

黃雪鷹,蒙古族,陸軍某基地某場區高級工程師,中國輕武器試驗主持人,是人們公認的中國「女槍王」。

入伍20多年,她主持參與160多項武器裝備試驗鑒定,實射彈藥逾300萬發,10餘種型號槍械從她手中領到了「准生證」,9種存在嚴重問題的槍械在她手下「起死回生」。

全國政協委員黃雪鷹接受中國軍網記者採訪。中國軍網記者

牛晨斐

剛一見面,來自解放軍的全國政協委員黃雪鷹就給了中國軍網記者一個大大的驚喜!禮貌性打完招呼後,黃雪鷹委員就從公文包里拿出了一打A4紙,上面都是她本人的手寫字跡,密密麻麻的。

「我平時都是跟槍打交道,不太會說話,怕自己說不好,就提前準備了一下。」黃雪鷹委員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為了不過多佔用她的時間,同時也是為了挖到更多的「猛料」,記者在採訪前一夜跟黃雪鷹委員進行了溝通。沒想到,她不光在鑒定武器裝備方面嚴謹,生活中也有嚴謹到可愛的一面。

就這樣,對話開始了——

黃雪鷹。(資料圖)

記者:黃雪鷹委員您好,您今年比較關注的是什麼?

黃雪鷹:我是一名武器試驗主持人,比較關注有關槍械方面的問題。為此,我帶來了關於「緊盯實戰 堅持創新驅動 為祖國打造最好的槍」的建議。

記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嗎?

黃雪鷹: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了新時代,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科技強國、科技興軍,建設世界一流的軍隊、一流的試驗靶場,這就需要前沿技術的支持,如果技術沒有創新,將寸步難行。

一流的軍隊必須要有一流的武器裝備。為了能讓官兵手中的武器裝備管用、好用、耐用、實用,我和戰友們一直堅持科學試驗、嚴格鑒定,模擬實戰要求,全面考核武器裝備性能。

作為一名軍隊的科研工作者,我們更要對國家負責、對生命負責、對打贏負責。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大量應用於武器裝備中,這就需要試驗鑒定部門不斷開拓創新,只有走創新的道路,才能適應武器裝備發展和未來戰爭的需要。

黃雪鷹在指導戰士進行射擊試驗。 中國軍網記者

張曉祺攝(資料圖)

記者:說到創新,您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黃雪鷹:我的具體建議就是——

一是針對武器裝備的發展趨勢,緊跟任務要求,加強前瞻謀劃設計,創新試驗理論和試驗方法,完善試驗設備設施,提升數據採集和評估能力,形成構建先進實用的鑒定體系;

二是創新遵循發展規律,持續改進,螺旋上升;

三是加強與科研院所、工業部門、使用部隊的交流與溝通;

四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人才是創新發展的靈魂、是事業發展的最大資源。新時代,信息化、現代化、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要求越來越高,比如說複雜戰場環境、電磁兼容、作戰試驗等,這些都需要多方面的發展人才。

記者:一支槍要進入我軍戰鬥序列,需要經過上百道工序檢驗。那麼,它們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能領到「准生證」?

黃雪鷹:只有在國家靶場通過嚴格考核的槍,才能裝備到戰士們手中。

滿足作戰使用要求是武器裝備的唯一標準。具體量化指標為:一是滿足作戰使命要求;二是滿足性能要求;三是滿足作戰適應性要求;四是滿足人機工程方面的要求。

黃雪鷹檢修槍械。 中國軍網記者

張曉祺攝(資料圖)

記者:經過您手裡的槍,您最喜歡哪一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黃雪鷹:我最喜歡的是95式自動步槍。

這是我到部隊後主持的第一個試驗,傾注了我全部的心血。做這項試驗時,我還懷著孩子,「95槍族」定型後,我的兒子也順利出生了,可以說這款槍和兒子幾乎是同時出生的。所以這款槍對我來說,特別重要。直到現在,我還經常跟人說:「我的孩子胎教都與眾不同,別人的孩子天天聽音樂,我的孩子聽的卻是槍聲。」

「95槍族」裝備部隊的這些年,部隊一直在使用,包括閱兵也在用。看著戰士們能夠放心地用上我親手鑒定定型的槍械,我感到非常驕傲,也很自豪。

記者:您一直致力於為祖國「打造最好的槍」,在您的心中「最好的槍」是什麼樣?

黃雪鷹:應該是「管用、好用、耐用、實用」,這是武器裝備必須要達到的一個基本指標。

「最好的槍」必須滿足作戰使用要求。作為戰士的隨身主要裝備,安全性、可靠性、精度、環境適應性、維修性、耐久性等指標都是衡量一支槍械優劣的主要標準。具體來說,可靠性要高,出現故障能夠快速修復,還得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要經受住常溫、高溫、低溫、揚塵、淋雨等重重考驗;另一方面,射擊壽命和操作使用強度要高,滿足使用耐久性要求。

黃雪鷹(資料圖)

記者:我們知道,您僅聽槍手射擊的聲音就能準確判定槍械型號、介紹彈藥性能。您是怎樣練就這樣一身特殊本領的?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黃雪鷹:從大學到研究生,我學的都是跟槍械有關的專業,到部隊後的二十多年,我一直「泡」在試驗的第一線。常年的經驗積累,我對每種型號武器的性能、特點,以及雜訊分布範圍、射擊頻率和射擊聲音連續性都能很好地了解,對每次武器在試驗中的使用我都精心去分解、訓練並體驗射擊。真的就像人們常說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做95式步槍試驗時,我懷著孕。大多數孕婦都很注重保護自己,但是這個試驗是我做的第一個試驗,我又不想放棄,很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試驗中,經常是從-50℃的低溫試驗室里出來,脫下防寒服後我就又一頭扎進了50℃的高溫試驗室,經常在高低溫試驗室中穿梭,跟著槍一起做試驗,這不僅是對槍的考核,也是對我的考驗。

試驗故障是不可復原的。為了節省消耗,儘早找出故障成因,作為試驗主持人,必須在試驗現場分析解決問題,在高低溫室待上兩三個小時都是正常的。揚塵試驗也有可能出現故障,這時候,我就必須要在滿是灰塵的房間里埋頭苦幹。

黃雪鷹(資料圖)

記者:您每天與槍彈打交道,危險也就一直伴隨著您。您都遭遇了哪些驚險時刻?想過放棄嗎?

黃雪鷹:有一年,我帶隊在某海區進行水下武器鑒定。參試人員要潛到水下射擊,由於海底的一股暗流導致槍手身體發生了偏移,子彈躥出水面打在離我不到1米的地方,當時就火花四濺。

危險肯定會有,但我愛我的事業,所以從來沒想過放棄。

記者:都知道槍是您的另一個「孩子」,有沒有想過假如有一天,您從現在的崗位退下來,不能經常摸槍了,您會怎麼樣?

黃雪鷹:自始至終,我都深愛著我的事業、我的槍,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槍的世界可以沒有我,但我的世界不能沒有槍」。每個人都會面臨退休的那一天,退休後,我仍然會繼續關注國家武器裝備事業的發展,並把我在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進行一個總結,做好傳幫帶,給年輕人一個參考借鑒。

黃雪鷹與戰友交流心得。中國軍網記者

張曉祺攝(資料圖)

記者:作為一名連任的全國政協委員,上一屆您都帶來過哪些提案?有哪些得到了解決?

黃雪鷹:過去的五年,我帶來了《倡議軍人優先應該立法或以制度規範,變成軍人依法優先》的提案,同時,也關注軍人醫療保險、退伍軍人的權益問題等。

一段時間內,軍人的社會認同感有所下降,軍人及軍屬的榮譽感、自豪感打了折扣。去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句話,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軍人的關心,說到了官兵們的心坎上,「軍人依法優先」也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和支持。

記者:您已經是老資格的委員了,有哪些經驗要傳授給我們的新委員?

黃雪鷹:我想對新委員說的就是,能當全國政協委員,不但是一份榮譽,更多的也是責任和擔當。新委員可能對一些流程了解得不是特別深,我會告訴他們如何更好地履職盡責、更好地參政議政、更好地建言獻策。同時,新委員也帶來了新的氣息,我們互相之間也可以多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看官兵們如何傳承雷鋒精神
中宣部召開「三新」主題採訪活動專題座談會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