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經典詠流傳》霸屏揭秘五:羅家英給汪明荃的三頁情書早寫好了?

《經典詠流傳》霸屏揭秘五:羅家英給汪明荃的三頁情書早寫好了?

文 裘雪瓊

梁俊和梁越群等學生的師生重逢,是《經典詠流傳》節目組安排的環節。

不是沒有過擔心。從貴州來北京,二十來個孩子的安全如何保證?第一次站上大舞台,他們能唱好歌、能自在釋放情感嗎?

最後田梅拍了板。「我們希望舞台能有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支教老師的付出也好,散發給學生的文化自信也罷,見了面一定會感染這批質樸的孩子。我當時很堅定,不能只來一個,一定要請一批學生。」

「真實的力量是巨大的。」田梅相信。

錄製當天,梁俊和學生在排練大廳重逢。學生們先是傻笑,轉而跑去逗梁俊尚在襁褓的兒子,把老師晾在一旁。

他默默背好吉他,召集大夥站好,彈起《鄉村四月》的前奏。綵排前,導演組問孩子們:還記得梁老師教的詩歌嗎?一張張小臉寫著迷茫,似乎忘得一乾二淨了。但吉他一起,旋律、詩詞就從學生口中脫口而出。梁俊樂滋滋地彈,學生們一首接一首地唱。

錄製非常順利,一遍即過。後台歡笑跳鬧的孩子置身舞台唱歌時,不約而同流下眼淚。

台下也哭了一片。

鑒賞團坐席區里,康震教授淚光閃閃,台灣歌手庾澄慶抬起右手抹了抹眼角,主持人曾寶儀眼眶通紅。劉卓記得,現場樂隊多數樂手掉了眼淚。製片人兼總導演王寧坐在監視器後面,也沒能控制住情緒。

「身邊也有人問我,『這事是不是你們導演組安排的?』我說,『這麼純樸的孩子我們安排不了他們落淚』。」王寧告訴火星試驗室,「他們一定是情感到了那麼才會哭,梁老師用詩歌的方式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凝聚、固化這段師生情的,恰恰正是古詩詞本身的魅力。

汪明荃與羅家英,執手傳唱了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

「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詞是對這對伉儷的最佳詮釋。他們相戀20多年,過了花甲之年才結為夫婦。

宋詞基礎上,歌曲《鵲橋仙》巧妙融入香港歌手徐小鳳的代表作《順流、逆流》。「每顆冷酷眼光,共每聲友善笑聲,默然一一嘗透。幾多艱苦當天我默默接受,幾多辛酸也未放手。」幾句歌詞道出倆人相知相守的不易。

最催淚的一幕,是羅家英用粵語及不標準的普通話,深情款款地向汪明荃念他親手書寫的三頁情書。

某次策劃會,總撰稿之一的張昆鵬提出求婚環節的設想。當時導演組內部有不同意見,畢竟結婚之前,羅家英當眾求婚已達20多次。

「這輩子就求(婚)到這兒了,現在是為下輩子求婚。他們這輩子還沒完,我們就要讓他們想到下輩子。」張昆鵬有了靈感。

「汪小姐,你願不願意下輩子還跟我在一起?」聽到張昆鵬這句話,王寧和同事覺得頭皮發麻,「這個太打動人了。」

節目組和羅家英私密溝通,請他瞞著妻子寫信,表達下輩子依然在一起的願望。羅家英很配合,於是有了羅家英為下輩子求婚這樣一幕。

台灣流行音樂先驅胡德夫的歌聲和他與恩師余光中的故事,同樣令不少觀眾潸然淚下。

68歲的他坐在鋼琴旁,白髮白眉,邊彈邊唱,一身黑色寬鬆衣衫,披一條白色棉麻圍巾。一段渾厚悠揚的古調「來甦」之後,他唱起元曲作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一種哀愁悲愴的情緒瞬間瀰漫舞台。

來甦是一種台灣古調,主要用於表達思念故鄉、祖先與過世朋友。胡德夫的這首歌主要是唱給恩師余光中的。

在台灣大學念書時,胡德夫修過余光中的文學課。胡德夫的每一場演唱會,余光中只要身體允許都會坐在第一排觀看。

回憶往昔,胡德夫的眼睛亮晶晶的,也濕潤潤的。他記得小時候,每逢中秋祭祖,村裡總有好多上了年紀的老阿伯,敬酒時集體朝向西邊遙望大陸,轉了頭就談論各自家鄉的稻米、麥子、親人。

那是幾百萬人的鄉愁。

下台前,胡德夫加唱了一首《鄉愁四韻》——余光中的代表作,也是他最早以詩入歌的嘗試。「我在這裡唱,也是告訴天上的老師,這個大地我過來了。」他一字一句地說。

本 文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歡 迎 轉 發 分 享

? 火星試驗室 ?

博雅天下旗下產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體鼎力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她是黎明師妹,曾人氣爆紅卻因發胖淪落,重回大眾聲音依然有魅力
《紅海行動》中的90後狙擊手:和真正的蛟龍突擊隊員學當軍人

TAG:火星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