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經典詠流傳》導演:錄製現場也常……

專訪《經典詠流傳》導演:錄製現場也常……

古詩插上音樂的翅膀能飛進心裡

王寧

田梅

你會背的第一首古詩是什麼呢?是李白充滿鄉愁的《靜夜思》,還是駱賓王那首充滿童趣的《詠鵝》?那些我們說起來有些「懷舊」的詩句,如今卻成了「時代的弄潮兒」,它可以唱成Rap、民謠甚至搖滾,不僅朗朗上口還直擊人心,這檔讓無數小詩再次爆紅的節目是《經典詠流傳》。春節期間刷屏的《苔》《明日歌》就出自這檔節目,該節目在豆瓣上也收穫9.4的高分,被稱為開年來第一檔爆款綜藝。昨日,時報專訪該節目的總導演田梅、王寧,他們分享了這款清流綜藝背後的「汗水」,以及攝像機背後留下的一次次「淚水」。

汗水 選人囊括故事性和音樂性

田梅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剛錄完《經典詠流傳》最後一期節目,長時間的工作讓她的聲音已經有些沙啞,還伴有耳鳴。不過說起節目依然能感覺到她心中滿懷的熱情和愛。開播一個多月以來,《經典詠流傳》掀起的「傳統文化熱」帶火了詩詞讀本市場,甚至成為一些地區高考、公務員考試的時事熱點。春季開學,重慶市沙坪壩區上橋南開小學1800餘名師生在開學典禮上唱《苔》。

古詩與音樂的巧妙結合是節目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田梅與團隊沉澱兩年之後的又一檔音樂節目。「我們希望做出的節目要能承載正面的價值觀,所以我們確定要用音樂和文化做一個特別好的嫁接,經歷過許多困難終於找到了古詩和音樂結合的突破口,讓我們很欣喜。」

這樣的突破也讓觀眾品到了無數好歌,王俊凱演唱明代錢福的《明日歌》,譚維維演繹改編元代詩人畫家王冕詩作的《墨梅》,王力宏以饒舌曲風唱出為兒童啟蒙的《三字經》,奧運游泳冠軍選手孫楊則演繹由東漢文學家劉楨的《贈從弟》改編而來的《亭亭山上松》……不僅歌曲動人,每一個演唱者也各有特色。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表示:「實在佩服節目組的選人眼光。」田梅告訴我,選擇嘉賓的時候,節目組會分成幾個不同的維度進行,有的是先找故事再找人,有的是先找到人再去尋找作品。「我們十分看重嘉賓身上是否有真情實感的故事。先找人的時候,我們會鎖定一些在歌唱領域有影響力的歌手,再去挖掘他們身上的故事。」

節目中還有不少素人嘉賓,由於他們的存在,節目組的難點在於既要保證音樂性,還要兼顧故事性,當這兩者達到統一的時候,呈現出來的作品就是完美的,那一首刷爆朋友圈的《苔》就是最好的例子。這首隻有20個字的小詩《苔》一夜之間刷屏。僅3天,微信端與《苔》有關的閱讀量就超3000萬,成為春節期間朋友圈最熱門的話題。截至目前,已有75篇微信文章突破10W+。

能夠找到梁俊和那群孩子,用田梅的話來說就是「大海撈針」。「我們準備初期會先搜集大量的信息,再進行反覆核實。比如在錄製《苔》之前我們的記者深入貴州山區,和當地的老師孩子一一溝通,梁老師改編的歌曲有100多首,我們需要將搜集的材料再次篩選,尋找放大的點,通過多方面的融合才能呈現大家在舞台上看到的那幾分鐘。」田梅回憶道。

感動 攝像機背後藏有更多淚水

《經典詠流傳》創造出越來越多熱門歌曲的同時,還成為了眼淚收割機。無論是被稱為中國鋼琴啟蒙人之一的巫漪麗用她布滿皺紋的雙手再次演繹《梁祝》,還是用13年光陰為孩子們譜寫《新學堂歌》的谷建芬,抑或是鄉村教師帶著孩子們緩緩唱出的《苔》都直戳觀眾淚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網 的精彩文章:

添點有趣精緻小擺設
因寵物狗打架 兩男子互掐起來鬥嘴鬥富差……

TAG:杭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