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媒看兩會:歷史機遇期 修憲發揮「定海神針」作用

華媒看兩會:歷史機遇期 修憲發揮「定海神針」作用

中新網3月8日電 中國「兩會」正在進行,修改憲法議題廣受關注。海外華文媒體評論指出,此次修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又一次制度「升級」,是大勢所趨和民心所向。中國正處於歷史機遇期,需要憲法充分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3月8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澳門日報》評論稱,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當前,中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改革的複雜性和難度都前所未有,需要充分發揮憲法的「定海神針」作用。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社論稱,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列車之所以一路順風、快速前進,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政治制度的相對穩定。

台灣《中國時報》關注到,本次修憲是1982年憲法施行後的第5次修改。該報評論說,外界對此次修憲多集中於以下幾方面,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所提「社會主要矛盾」理論,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以及國家監察委入憲等。

香港《文匯報》社評表示,兩會熱議修憲,修憲關係全國。政府工作報告彰示了一個極為重要和無可爭議的事實,那就是一切成績和成果的取得,都與強有力的領導力量和正確的制度建設分不開。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家發展巨流面前,一個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道路,已逐步形成並不斷發展完善。今天擺在全國人大代表面前的修憲任務,就是這一新時代提出的重大歷史使命,代表們必須站在全黨、全國和各民族利益的高度予以審視和完成。

3月8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法國《歐洲時報》在題為《在新的歷史方位中上下求索》的文章中指出,本次人大會議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對憲法部分內容進行修改,審議和通過憲法修正案。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多次修憲,其根本的原則與方法論,始終如一,都是務實求真,與時俱進。

香港《明報》刊登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剛的文章稱,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和歐美政治體制截然不同,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原因,不能以西方主流模式去解釋。十九大報告強調,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文章指出,這其實就是政治真理。中國不走西方民主,但也認定這條政治真理,也離不開這條政治真理,修憲也反映了這條真理。

香港《大公報》刊文分析稱,此次修憲不僅對中國乃至對整個世界的發展,都將起到重大的影響。從制度角度而言,此次修憲意義重大。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既順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要求,又遵循憲法法律發展規律,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有利於更好發揮憲法的規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

而從現實角度來看,此次修憲的內容符合國情、符合實際,既保持了憲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有新的重大發展,有助於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新時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奧運冠軍陳中、李婷與台灣學生分享成長經歷
德總統:德國組閣事關重大 各方需對歐洲責任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