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資人眼裡區塊鏈一定是涇渭分明嗎?

投資人眼裡區塊鏈一定是涇渭分明嗎?

從春節假期開始就一直不斷發酵的「三點鐘無眠區塊鏈」,到今天依然活躍在各種區塊鏈相關的社區中,快的創始人陳偉星、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美圖董事長蔡文勝、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等都相繼接受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十問,吸引了眾多幣圈人士的目光。

王峰十問的嘉賓可以說都是在行業中非常有影響力的大佬,陳偉星在離開快的後,創辦了泛城資本,在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可圈可點;單單一個湖畔大學教務長頭銜恐怕就讓很多人頂禮膜拜了,曾鳴教授關於互聯網時代戰略的思考影響了很多企業家;蔡文勝除了是美圖的董事長,還是隆領投資的創始人,當然他通過發行BEC代幣也過了一把區塊鏈創業的癮。

李笑來那就更不用說,在區塊鏈行業有著神一般的存在,區塊鏈撲克牌大佬排名第三,僅此於中本聰和V神;關於朱嘯虎,很多人賦予了他「獨角獸捕獲手」,當然這個稱號是不是言過其實,姑且先不必去深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也說明了朱嘯虎在投資領域的赫赫戰績。

我們今天不去全面討論王峰十問的內容,因為這些在互聯網上都能很容易搜到,其中陳偉星和朱嘯虎的互懟可謂是引發了投資圈對區塊鏈的集體大討論,一方說區塊鏈上的數字貨幣就是一場龐氏騙局,另一方說區塊鏈代表了價值互聯網,對未來的商業社會將會產生根本性的顛覆,一方說區塊鏈到現在依然看不到任何實際的應用價值,另一方說區塊鏈代表了未來技術的其中一個演化方向。

總之這場互懟到今天也並沒有一個定論,甚至還引出了所謂的「古典互聯網」這一說法,中國人喜歡取名字的愛好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借鑒了經濟學領域中的古典經濟學的概念。按照他們的說法,區塊鏈是新一代的價值互聯網,過去的都叫古典互聯網,說實話我個人是不太敢苟同的,畢竟不管是所謂的價值互聯網還是古典互聯網,其底層都是基於網路、協議、數據等底層基礎設施,並沒有一個涇渭分明的分割線。

以區塊鏈為基礎的虛擬數字貨幣發展到今天,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上至華爾街頂級的銀行家、投資家,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很多人雖然不一定知道區塊鏈是何物,但是卻對很多虛擬數字貨幣如數家珍。人們常說,存在即合理,如果一味地用龐氏騙局、鬱金香泡沫等名諱賦予虛擬數字貨幣,確實不能從根本上說明問題,如果真要說是泡沫,那麼它也是歷史上歷時時間最久、牽扯國家和人口最多的一次,至少到今天也還看不出來有徹底破裂的痕迹。

原央視主持人,現紫牛基金合伙人張泉靈之前的一篇演講刷爆了朋友圈,這篇演講的標題是「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這篇文章引發了很多人對當前時代日新月異的感慨和焦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張泉靈在演講中也提到了她對目前區塊鏈行業的一些思考,以下是她的原話:

最近投資界有一句話,「幣圈一天,互聯網十年。」

因為有強泡沫的 ICO 的時代里,比特幣的瘋漲,各種空氣幣的誕生,可能有一些人在一天里掙的錢就超過你能夠在互聯網時代里十年掙到的錢。

儘管互聯網已經是一個如此快速發展的時代里,會逼得你內心超級的焦慮。

對待這樣的焦慮,我們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非常理性派地說:「完全否定,這就是龐氏騙局,這就是一幫騙子。」

但最近兩年我的思維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媒體要有獨立思考和懷疑的能力。所以,原來我們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No,我不這麼看」「 Yes,but 」。而我今天會這麼看問題「Yes,and 」。

存在即合理,出現必有原因。

由原來的「No,我不這麼看」「 Yes,but 」,到現在的「Yes,and 」,這不是一棒子打死的不聞不問,也不是一窩蜂地湧入,全然不顧風險。我相信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持類似的觀點,當然這也是我們面對任何新技術、新現象時,我覺得應該有的成熟心態。

ICO市場的火爆除了暴富效應的餘暉,其實也折射出了中國目前投資渠道的匱乏,股市基本上已經成為國有企業的提款機,如果有人妄圖用基本面來分析A股市場,真的只能說明是新韭菜,A股作為政策市的論斷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共識。房地產經歷過幾年的野蠻增長,也不太可能再繼續呈現爆髮式的增長,畢竟房地產價格穩步有序上漲才更符合政府的預期。面對海外市場的投資需求,外匯管制又是一個始終無法繞過去的門檻,所以ICO市場一經開端,便立馬呈現爆發的態勢。

當然除了投資,區塊鏈的應用領域其實還有非常多,張泉靈在演講中提到了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和數字版權中的應用場景,這兩個領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內容本身就是數字化的,所以相對來說更容易在區塊鏈網路上實現閉環流轉。

供應鏈金融本質上是通過將供應鏈網路中的交易數據上鏈,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為供應鏈上下游公司提供信貸支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過去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數字版權上鏈則把過去在互聯網上免費流轉的高質量內容,透過區塊鏈的金融屬性實現低成本地價值化,同時區塊鏈的互聯網路也有利於內容本身的進一步分發和傳播,有利於數字內容市場的良性發展。


除了張泉靈提到的供應鏈金融和數字版權市場,區塊鏈在金融結構之間的清算和結算市場上也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對於金融機構之間的清算和結算來說,銀行轉賬一般需要三天才能結算,這很大程度上和金融基礎設施的構建方式有關。這不止讓消費者痛苦。對銀行而言,全球範圍內轉賬也是後勤方面的夢靨。

今天,假如銀行要完成一筆簡單的賬戶間轉賬,在款項到達任何一個目的地以前,就必須規避代理銀行和託管服務等一套複雜的中介系統。否則,兩家銀行的賬戶必須滿足全球金融系統的要求,服從一個由交易者、資金、資產管理者等組成的龐大網路。

如果你想從義大利裕信銀行的賬戶轉賬給美國富國銀行的賬戶,將通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執行交易。因為裕信銀行和富國銀行並沒有建立金融業務關係,就必須在SWIFT的網路里找一家和這兩家銀行都有業務關係並能結算交易的代理銀行,代理銀行為此服務要收費。每家代理行在匯出銀行和收款銀行都有不同的賬簿記錄,最終這些不同的記錄都要統一。每個中介都會增加交易成本,這裡的交易成本包括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

區塊鏈充當一種去中心化的交易賬簿,它可以徹底顛覆上述清算和結算系統。銀行間的區塊鏈無需利用SWIFT達成所有金融機構賬簿統一,卻可能公開透明地追蹤一切交易。這意味著,不必依賴託管服務和代理行網路,交易可以直接在區塊鏈結算。這將有助於降低維持全球代理行網路的高成本。一些銀行估算,由於提供更好的結算與清算基礎設施,區塊鏈創新可能讓金融業的成本至少降低200億美元。

提供企業區塊鏈服務的公司Ripple就是試圖替代SWIFT的佼佼者。Ripple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其內部網路流通的瑞波幣(XRP),Ripple的產品xCurrent直接將銀行現有的賬簿融為一體,為銀行提供一種更快的雙向溝通協議,允許實時發送訊息和結算。Ripple目前與超過百位客戶簽約,與Ripple區塊鏈網路合作開展這種實驗性的結算。


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改造目前來看應該會呈現多點開花,除了上文提到的清算和結算、供應鏈金融,在資產證券化、募資、信貸等方面也會有區塊鏈落地的場景。傳統的投資人對待區塊鏈的心態可能多少會有些複雜,一方面數字貨幣的金融屬性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過去的PE、IPO等遊戲規則,另一方面區塊鏈本身目前除了虛擬數字貨幣,還沒有在其他領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這也是朱嘯虎一直不看好區塊鏈的原因。

自從時間鐘擺跨過2018年以來,整個數字虛擬貨幣市場呈現一片熊市的場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出觸底的跡象,那些重倉的散戶估計很早就割肉離場了,還有一些後來者的散戶也是被深套其中,早期參與的老江湖日子可能還會好過一些,對於機構來說,熊市同樣也是一段難熬的時期。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虛擬貨幣市場的冷靜對於區塊鏈行業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起碼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本身對社會的改造,創業者和投資者也都會慢慢冷靜下來,去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應用場景。區塊鏈技術本身也在不斷演化,各種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隱私機制等都層出不窮,未來應該會呈現技術和應用不斷交融促進的局面。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區塊鏈發展的大潮中來,畢竟時代的每一次紅利都是給普通人躍升的機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年富力強的時期迎來技術革新的窗口期。

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打賞。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區塊鏈,歡迎關注我的知識星球:區塊鏈技術和原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揚帆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TAG:揚帆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