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和下西洋究竟是哪七次呢?

鄭和下西洋究竟是哪七次呢?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人,洪武四年(1371)生於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家庭。現代學者根據《鄭和家譜首序》、《賽典赤家譜》考證,鄭和為元朝政治家、中亞布哈拉貴族賽典赤的六世孫,可以說先祖是異常顯貴的。賽典赤在元朝聲名顯赫,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後裔,由阿拉伯遷徙到中亞的布哈拉,再由布哈拉遷徙到中國,昆陽馬氏即為賽典赤後裔中的一支。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率三十萬大軍征討雲南。在戰亂中,年僅十一歲的鄭和被明軍擄獲閹割,在軍中做「秀童」。雲南平定之後,鄭和隨軍調往北方,先後轉戰於蒙古和遼東等地。鄭和因「豐軀偉貌,博辨機敏,有智略,習兵法」,被選送到北京燕王朱棣的府邸服役,深得燕王的喜愛。在「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隨燕王朱棣南征北戰,建立了不少戰功。朱棣登上皇位後對鄭和更加信任。永樂二年(1404),朱棣為表彰鄭和的功績,親筆寫了一個「鄭」字,賜他為姓,從此更名鄭和,史稱「 三寶太監」。永樂三年,明成祖派遣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的序幕。

從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鄭和憑藉強大的國力,率領著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印度洋、阿拉伯、東非各國,航程十萬餘里,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麥加,最西到非洲東海岸。航行中「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場面十分壯觀。

第一次:永樂三年至永樂五年(1405—1407)。鄭和為主使,王景弘為副使。率水手、官兵,隨行還有採辦、工匠、醫生、翻譯等兩萬七千八百多人。有「寶船」六十二艘,加輔助船,共兩百餘艘。寶船最大者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僅舵就重四千公斤,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從江蘇劉家港出發,到福建長樂太平港作好遠航準備,揚帆南下,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蘇門答臘(今屬印尼)、滿剌加(今馬六甲)、錫蘭(今斯里蘭卡)、古里(今印度科澤科德),再行至印度洋西海岸返回。蘇門答臘、古里、滿剌加、小葛蘭(今印度奎隆)、阿魯(今蘇門答臘島中西部)等國國王遣使隨船隊來中國「朝貢方物」。

第二次: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1407—1409)。在鄭和剛回國十幾天後,就第二次下西洋了。路線與上次相同,至印度西海岸柯欽及當時中東貿易中心卡利庫特。鄭和還專程到錫蘭,對錫蘭山佛寺進行布施,並立碑為文,以做永久紀念。

第三次:永樂七年至永樂九年(1409—1411)。此次仍由劉家港啟航,至福建開洋。這次航行以東印度洋為中心,經爪哇、蘇門答臘、錫蘭,再沿印度西海岸北上,到達孟加拉灣。這次途中曾遇險,《明史·鄭和傳》載: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發兵妄圖劫持鄭和船隻。鄭和臨危不懼,生擒亞烈苦奈兒及其家屬、頭目。回國後,獻俘於朝,群臣主張殺掉他們,明成祖則寬大為懷,把他們遣放回國,海外聞之,無不感服。

第四次:永樂十一年至永樂十三年(1413—1415)。1413年底東北季風一到,船隊啟航,航線與以前大體相同,但卻遠至波斯灣,抵達霍爾木茲海峽。大宗船隊沿舊航線到古里後,渡阿拉伯海停靠波斯灣口忽魯謨斯。分宗船隊已自蘇門答臘出航,扇形向西渡印度洋,訪問溜山國(馬爾地夫群島)和東非海岸的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卜剌哇、麻林;向北過阿拉伯海,抵達阿丹、剌撒、祖法兒,自阿丹再分宗進入紅海,訪問天方國、默伽、默德那。分宗船隊航行歷時兩年,更多的貢使來華。

第五次:永樂十五年至永樂十七年(1417—1419)。這次主力艦隊與上次相同, 從東南亞經過印度各港,進入波斯灣。而分艦隊則經阿拉伯南岸駛往東非沿海,到達了摩加迪沙、布臘瓦(均屬索馬利亞)、阿丹(今葉門亞丁)、剌撒(今紅海東岸)、忽魯謨斯、麻林等地。這次出訪,滿剌加、古里等十九國都遣使朝貢。

第六次:永樂十九年至永樂二十年(1421—1422)。鄭和此次下西洋的主要任務是送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使臣返國。這次所到之處有占城、暹羅、滿剌加、榜葛蘭(孟加拉)、錫蘭、古里、阿丹、祖法兒、剌撒、溜山、柯枝、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地。由於所到國家很多,多是分批、分隊而行。主力艦隊仍到波斯灣各港,分艦隊則周遊了東非各港。

第七次:宣德六年至宣德八年(1431—1433)。永樂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去世,朱高熾繼位,是為仁宗。仁宗認為下西洋過於浪費,成效不大,屬勞民傷財之舉,決定停止下西洋的活動。但是未過一年,仁宗病逝,宣宗朱瞻基繼位,憶起祖父當年「萬方玉帛風雲會,一統山河日月明」的盛況,才又派鄭和出使西洋。兩萬七千餘人分乘六十一艘船隻,從南京起航出發,航行遠達紅海。鄭和在返航途中病逝,終年六十二歲。由於當時天氣酷熱,負責航海事務的太監王景弘只得按照鄭和的遺願,根據伊斯蘭教的儀式,將鄭和的遺體裹上白布,投入茫茫大海中。僅有一撮頭髮以及一雙靴子帶回了國內,葬於南京中華門外牛首山下,以供後人憑弔(一說鄭和於宣德八年七月初六回到南京,第二年病逝,終年六十四歲,埋葬在南京南面的牛首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建文帝朱允炆是否真在大火中喪生?

TAG:趣味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