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有人動不動就說滿清誤華夏百年?

為什麼有人動不動就說滿清誤華夏百年?

網上總是有人喜歡說「滿清誤我華夏百年?」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以前有日本網民總結的以下幾點,我覺得作為旁觀者,可能更公道吧:

一,古代中國在明帝國滅亡前,一直同西方歐洲國家的差距並不大,甚至是遠遠領先的,直到北京城被闖軍攻破前,明皇帝崇禎還在引進西方科技,特別是火器、歷算,當時明帝國的士大夫也能摒棄舊傳統,注意吸取西方新科學技術。直到清統治全中國,以「圈地令」而言將當時明帝國建立的更為有優勢的「生產力」大幅度破壞,並將滿清穩定時期的統治,以史書來加以描述,吹捧為「康雍乾盛世」(事實上水分很大,而當時三個皇帝中實際上也只有雍正這麼一位比較重實用主義的皇帝,然而他在位太短),清帝國的一帆風順可以說是撿了華夏歷史五千年來的頭一遭「餡餅」。

二,明代思想較之唐宋思想雖嚴苛、但思想家出了不少,以王陽明、顧憲成、黃宗羲這些偉大人物的誕生就是因為當時華夏文化的近一步轉型期代表;反觀到了清代的兩百多年裡,幾乎我們看不到任何一個思想家,直到孫中山先生建立「同盟會」之後才結束了滿清對漢族進步思想的長期壓制。

三,古代中國歷史上本該有三次「百家爭鳴」的情況。無一例外都迎來了社會的大變革、大變動。第一次「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第二次「宋遼」時期的「文藝復興」、以及第三次明末即將出現的「資本主義思想」的啟蒙社會期,只是最終還是被滿人成功入侵,扼殺。而這不僅僅對古代中國有影響,也對古代亞洲地區的日本、越南等國家有影響(依照若明帝國出現新的社會變革動向,勢必會讓這個自古為亞洲地區龍頭老大的古老國家就像傳播漢文化一樣波及四海,最終帶動周邊國家一起迅速不如資本主義啟蒙時期,而歷史也證明若是換了外族統治的蒙古、滿清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

四,滿清時期,當時英國的使臣「馬噶爾尼訪華」期間,曾清楚的在其日記中寫到:「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衫襤褸;目光獃滯;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這讓我們從一個西方人的歷史記錄中看到自滿清取代明帝國後至少有150年,對社會、百姓等沒有改善、沒前進。(實際上當時的漢民族正逐漸成為「半野蠻人」的形態,在日本史書中的記載對滿清統治時的經濟狀態也多以「停滯」來紀實,如耕地面積在記載中是17世紀、18世紀間滿清王朝用了約150年時間才把耕地面積趕上明晚期水平,對於農耕經濟的國家而言耕地的發展就知道其「康雍乾」盛世是拿來忽悠人的)顯然旁觀者的話確實可信。

五,在滿清之前的漢、隋唐、宋元明等王朝都多以丞相、內閣來制衡皇權。這樣可以達到一定的「共治」局面,而非絕對的專制,皇帝遇到重要事情必須商量。反而到了滿清則是皇帝權利空前強大,一無丞相相輔、二無內閣;設立的「軍機處」也不過是充當「無決策權」的皇帝秘書處而已。將整個中國封建專制推向空前絕後的高度。

另外清朝嚴重禁錮人民思想,服飾髮型皆是落後的,最嚴重的就是乾隆頒布的禁海令,直接把華夏關在了籠子里,導致後來被在西方列強任意凌辱,這也是中華民族從未遭受過的恥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影視 的精彩文章:

聚散有緣,離開時請不用抱歉

TAG:深度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