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鴉片戰爭的年代,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大面積吸食鴉片

鴉片戰爭的年代,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大面積吸食鴉片

首先,中國古代缺乏止痛藥,鴉片有比較明顯的陣痛效果

西方自古希臘開始便使用水楊酸(即阿司匹林)陣痛,它可從柳樹、楊樹、冬青樹皮中提煉出來,而古代中國人一直未發現其中奧秘,所以後來多用中東香葯來陣痛,如薄荷、龍涎、冰片、沒藥等。

鴉片自唐代引入中國,至遲元代已開始藥用,明清則比較普及,到清代中期,許多成方都包含了鴉片成分。

其次,在鴉片普及前,中國人大量吸煙

明代西方煙草傳入中國,雖明清兩代皇帝都曾嚴禁,甚至要挾以殺頭,但明代洪承疇表示,關外太冷,不吸煙戰士無法作戰,所以網開一面,導致關東大量種植煙草,返銷關內。

清代時,皇帝一度對煙草極為反感,特別是康乾,都不吸煙,而且曾嚴刑峻法,禁止臣子吸煙,可許多王公貴族吸煙,皇上犯不上為這種小事大發雷霆,所以只好不了了之。到了清代末期,慈禧、光緒都吸煙,至此清代吸煙率高的情況已難挽回,據西方傳教士估計,當時中國吸煙率高達70%,因為近半數婦女也吸煙。

吸煙可以打發無聊時光,且成本很低,農民生產煙草後,賣不掉就自己消費,所以非常普及。

吸煙上癮,這為吸鴉片做了基礎培訓。

其三,政府管理能力下降

清代是標準的小政府,官員數量少,導致公共品質量低劣,只能勉強維持地方安定,收取的稅收也很少。康雍乾三代,中國人口迅速增加,一個縣的人口常常會突破30萬,靠一個縣官和幾個雇來了縣吏,基本無法有效管理,很多工作不得不交給社會自組織,通過與鄉紳協商,才能維持治安、稅收等。

在這種情況下,嚴禁鴉片幾乎不可能,特別是鴉片是經濟作物,可以帶來稅收,地方沒有嚴禁的積極性,農民賴此生存,政府嚴禁後又不能補償,自然也不願意配合。

其四,天崩地解之下,人民素質較低

所謂明末無白丁,清末無倥子。

倥子指幫會人員。明代重視文教,人們重視讀書、砥礪道德,但清滅明後,讀書人已無法解釋時變,因為在傳統儒家學說的語境下,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文明落後、道德落後、文化落後的清軍為何會取得勝利。

一方面,明末清初文人開始對儒家產生懷疑情緒,其反儒的激情甚至超過了五四時期,另一方面,一些文人開始從制度的角度反省,對專制主義提出批評。

但整體來說,儒家學說難以解釋時變,即所謂天崩地解,人們失去了道德依靠,且清軍入關後,基本採取能人政治,任人唯能,讀書人的地位下降,這都帶來社會道德約束乏力、人民素質下降的問題。

相對來說,清代民間更偏重娛樂化,道義激情似乎不如明代,缺乏對永恆的思考,也缺乏責任感,所以容易被自己的慾望所迷惑,社會接受了毫無益處的香煙,自然也會接受有害處的鴉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智文化 的精彩文章:

建文帝朱允炆曾經有幾次機會可以殺掉朱棣,為什麼沒下手呢?
實事求是而論,美國究竟是人類文明燈塔還是動亂之源?

TAG:文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