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狀皰疹第一個針刺的穴位是它!

帶狀皰疹第一個針刺的穴位是它!

「針灸取穴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學會八會穴。」何老師把左手的大拇指與食指撐開擺成八字,微笑著說,「八會穴是指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會聚的腧穴。它們分別是:①腑會中脘;②臟會章門;③筋會陽陵泉;④髓會絕骨;⑤骨會大杼;⑥血會膈俞;⑦脈會太淵;⑧氣會膻中。你開始階段先學習其中的三個。」

從何老師說話的聲調中,我已經感覺到這八會穴的特殊地位,以及先行學習的三個穴位的重要性。

「何老師,腑會中脘、臟會章門是什麼意思?」

「腑會中脘,」何老師解釋道,「就是規定所有消化道的疾病首先要考慮使用中脘穴,中脘在哪裡知道嗎?」

我點點頭,用手指點點腹部劍突與肚臍的中點。

何老師繼續說:「臟會章門是指由於脾氣虛引起精、氣、血、津液化生不足,針灸要考慮取章門穴。」

「何老師,什麼叫『脾氣虛』?」

「『脾氣虛』是氣虛中的一種。」何老師耐心地說,「氣虛證的臨床表現是神疲乏力、語聲低微、氣短自汗、舌淡脈弱這四個方面的癥狀,如果再加上面黃、肌瘦、納呆、便溏等癥狀就是脾氣虛的診斷依據了。」

何老師又教我針灸的穴位,又教中醫學基本概念。他口中的中醫概念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它們都有具體的癥狀依據。

「章門穴在哪裡你知道嗎?」何老師突然發問。

我搖搖頭。

何老師就用右手食指點點我左邊季肋前的體表部位,「在這裡,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右邊也是同樣的位置,八會穴的使用一般規定『男左女右』,初學者用0.5寸的毫針,切記勿忘。」

我就依照何老師所示,把左手臂屈肘合腋,使肘尖盡處壓著左側胸脅部的肌膚,再把右手食指在章門穴按壓幾下,就記住了這個「臟會」穴位了。

何老師看見我學得有滋有味,就說:「以下六個穴位,其中臨床上我使用最多的是筋會陽陵泉,特別是有關神經與關節的痙攣性疾病,針刺陽陵泉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我聽得入了神,迫不及待地問:「何老師,能否舉一個例子?」

「這樣的病例太多了。」何老師越說越興奮,「隔壁一個老先生患帶狀皰疹,溫州人稱之為『火丹蛇』。發病已經半個月了,皮膚表面的水皰已經乾涸,結痂脫落後留有暫時性淡紅斑。但是皮膚十分敏感,不能撫摸,左胸更甚。全身時發痙攣性抽痛,特別是在夜間十二點至凌晨三點,痙攣性抽痛加劇。他的家人請我出診,我看見他平躺在床上,精神異常緊張。我給他針刺的第一個穴位就是陽陵泉,入針不久,病人說自己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隨後我就再針刺兩側的內關與公孫,留針十分鐘。」

「療效如何?」我緊張地問。

「第二天,聽他家人來說,一夜無話,」何黃淼老師放低聲音,以欣喜的聲音告訴我,「夜裡睡得好,早晨的食慾也比平時好。按上法連續針刺了五天,病人基本恢復。」

針灸真是神奇得不得了,我的心為之狂跳。

「區區三個穴位,其取穴的方法來自於兩大類型,」何老師一邊思考,一邊述說,「一個是八會穴,另一個是八脈交會穴。它們都是我們祖先千錘百鍊所得來的珍寶,所以針下洶湧著難以估計的力量。」

何老師的話使氣氛陡然肅穆了起來。

「針灸取穴的第三個方面,」何老師聲音有點嘶啞,他清了清嗓門接著說,「就是在發病部位的體表取穴或者發病部位的鄰近取穴。也就是說,哪裡不舒服就在哪裡針灸。這種取穴的方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也可能是先人最早發現的一種取穴的方法。」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簡單,這樣直白。

何老師看見我發獃的樣子,就明白了我心中的疑惑,就說:「你千萬不要小看了這種鄰近取穴的方法,它的臨床療效是不容懷疑的。有一些用藥物久治不愈的病痛,在患病部位的體錶針刺以後就有了效果。如果針刺後加以拔火罐,特別是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後再拔火罐,就可能收到更滿意的療效。」

師母看見我還沒有領會的樣子,就舉了一個病例來證明這種取穴方法的可取之處。

一個中年男教師,兩年前騎自行車時不慎跌倒,右腳的腳後跟擦破了皮。後來周圍皮膚感染了,久治不愈。兩年來,不能穿襪子,不能穿鞋子,只能穿著拖鞋。後來求診於何老師,何老師在常規消毒後,用一寸的小毫針在患者的右腳跟潰破處的外面,離開潰破處二三毫米處的邊緣一路點刺,稍有一點點出血。隔天一次,點刺三次以後,腳跟潰破處漸漸地癒合了。

師母繪聲繪色地介紹了這個病例後,又說:「針刺的效果真是不可思議,真是不可思議。你好好學,將來一定有用的。」

何老師接著就給我介紹針灸取穴的注意事項。

「針刺的時候,首先要知道什麼部位不能針刺,不然的話會出醫療事故的。」

他的表情一下子嚴肅了起來。

「有三個部位你先不要針刺,」何老師一字一句嚴肅地說:「一是枕骨下面的區域,如風府、啞門、風池等穴位,它們與延髓靠得很近,一不小心就會出大事故。深刺風府治精神病,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名噪一時,成為時髦的風尚,然而不久發生了多起嚴重的醫療事故。還有深刺啞門治聾啞,也曾造成不幸事件。我想,如果我們能夠把『刺胸腹者,必避五臟』及『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牢記心中,並能如實照章去做,錯誤就絕對不會重演了。」

他怕我不重視,又把我叫到他的身邊,一隻手按在我的頭頂上,另一隻手食指在我枕骨後面的風府、啞門、風池等穴位所在的部位一一指明,以期引起我的高度重視。

他接下去又講了另外兩個不要針刺的部位:「一個就是眼睛及其他周圍的區域;一個就是肚臍眼。對,還有一個地方你目前也暫時先不要針刺,就是天突穴。」

當說到「天突」穴的時候,他用手指點劃著我的鎖骨上窩,一併告訴我針刺「天突」的特殊的針刺手法。

「何老師,肚臍眼可不可以用艾條熏灸?」

「肚臍眼命名為『神闕』穴,」何老師很不習慣地言說著這個民間的俗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艾條熏灸時最好在『神闕』上面加一點鹽巴。」

我本來想問一問為什麼,後來想到這樣不斷地問下去是沒完沒了的,就不問了。

何老師停下來想一想以後,又說:「你要在自己的身體上練習針刺的手法,手法熟練了以後,才可以針刺病人。手法主要有左右捻轉與上下提插兩種,以『得氣』為好。」

「得氣」,這種針刺現象我在父親那裡已經司空見慣。

何老師順著自己的思路講下去:「『得氣』這種經絡現象很奇怪,你持針的三個手指會感到針下有一個東西,不,應該是一種氣,一種活動著的氣場和你在不停捻轉著提插著的手指的合力之間對抗著、較量著、吸引著。這時病人會感到針下有一種酸麻重痛的反應,甚至出現上下傳導貫通的針感。」

剛才我在自己身體上練習針刺手法的時候,也曾經有一兩次出現何老師所說的「得氣」的感覺。看來「得氣」是經常出現的一種臨床現象,並不神秘。

欲知後事如何,

且聽下回分解!

推薦書:《中醫人生——一個老中醫的經方奇緣(增訂版)》。本書第一版在短短5年內就重印了9次。

目前庫房僅剩少量庫存。

目前庫房僅剩少量庫存。

目前庫房僅剩少量庫存。

(掃碼下單)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公眾號原創發表,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封面圖片來源於網路。推薦書:《中醫人生——一個老中醫的經方奇緣(增訂版)》。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每天學點穴位——風池穴
斑禿的發生,以肝腎不足型最為常見,這兩個穴位就是治療的要穴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