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家·逃出體制圍城,在陌生的臉上尋找自己

藝術家·逃出體制圍城,在陌生的臉上尋找自己

很少喝酒,也不抽煙,因為他的畫需要太多的時間。

明眸皓齒,單純乾淨,

那些巨幅的「漂亮女孩兒」

安靜地或掛在牆上,或立於地上,

張向明說,盯著她們,

像是給自己的一個巨大的提醒,

不讓此刻的自己,忘了從前的自己。

「長大以後我想當個畫家。」

這已經是一個太遙遠的聲音了,

當下,哪怕是一個小孩子,

也不會再輕易說出這樣的「夢想」。

可是張向明卻敢,

而且在三十多歲的時候,也沒能忘了。

師範類藝術院校畢業後,

張向明做了8年的美術老師。

工作不累、寒暑假期、收入穩定,

精明的成年人大多羨慕這樣的生活節奏,

可他,卻另有他想。

2006年,從山東老家辭去了事業編製的工作,

賣掉了房子,

張向明終於一個人到了北京。

「最初在東五環外的東營藝術區、

高碑店藝術區、北皋南皋都呆過,

錢,到北京的第二年就花光了。

幾個人合租一間房,

冬天冷還沒有取暖設備……」

回憶起剛來北京的日子,

張向明也覺著苦,

可語氣里卻是輕描淡寫。

大概,對於他來說,

只要能畫畫,其他都是小事兒。

「母親喜歡畫畫,但她沒有學過。」

張向明覺著,

跟母親相比,自己的運氣很好。

雖然從小在農村長大,

家庭條件也並不好,

可畫畫這件事兒,從來都有家人支持。

在這樣一個以興趣滋養起來的成長環境中,

張向明最終也選擇以興趣為突破口,

擠進了藝術圈。

《北京女孩》是張向明創作延續時間最長的一個系列,

他畫了7年,

全部都是女性的肖像。

我問他,「為什麼只畫女性?」

他笑,說,「美女嘛,誰不喜歡?」

其實說是肖像,

可張向明卻有意誇張。

大多數的「漂亮女孩」,

到了張向明的畫里,都只剩下了一張臉。

「我個人更喜歡去表現人物的一些表情,

所以我把人物的頭部放大了。」

在如此大的篇幅里,

除了面部表情,

幾乎見不到任何軀體姿態來做內容填充。

像是斷了臂的維納斯,

張向明的畫常常用「少一點」的內容,

去呈現更多面的東西。

有的風情萬種,有的懵懂清純,

有的高傲冷漠,有的羞澀膽怯……

她們的臉上似乎記錄著人生百態,

可黑亮的眼珠、清亮的眼白,

似乎總能帶著觀者回到的最初的起點。

「我們在一張陌生的面容上,

尋找屬於自己的線索和依據。」

明星?學生?少婦?還是夜店女郎?

張向明舍掉女性面部之外的東西,

讓我們看不到任何與職業、身份、社會地位等相關的,

「有用」信息。

反而,放下預設思維去客觀審視,

也跟著變得相對容易。

仔細盯上一會兒,

你會猛然發現:

即便她們經歷完全不同,

卻都在眉目間,寫滿易碎的困惑。

那些眼睛裡的柔弱如水,堅韌靜默,

有著她們與世間規則的對峙。

懂得張向明的人會說,

她們的眼睛,好像過去某一瞬間的自己。

張向明說,他也是。

2010年,

一個倫敦的畫廊看上了張向明的畫,

《北京女孩》也開始打開了銷路。

那一年,他的女兒出生,

他在北京的日子也終於好轉。

35歲,張向明終於從一個「窮畫家」,

晉陞為小時候就幻想成為的藝術家。

像是狹路上與曾經的自己相逢,

張向明終於實現了這一鄭重又美好的事。

正午文化:看過了您的作品,您的作品基本都是畫女性的,而且很多都集中於面部刻畫,為什麼?

張向明:是的,我最近一直在畫北京女孩系列,我試圖通過這些女孩的面孔來表達東方女性的內在美和含蓄的神韻!也是在關注她們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是我個人內心情緒的表達吧!

正午文化:這些肖像都是以真模特為原型嗎?為什麼叫《北京女孩》?

張向明:有一些是真模特,還有一些是平時在一些雜誌上看到的。其中也有不少作品參考過一些明星。《北京女孩》這個名字當時沒有想太多,因為當時這一系列作品都是在北京出的,所以取了這個名字。

正午文化:什麼樣的模特,或者明星,她們身上的哪些特質能激起你的創作慾望?

張向明:什麼樣的模特沒有特別要求,只是瞬間打動我的一種感覺,我沒事幹就翻一些雜誌或者從電腦上看圖片會經常有一些不錯感覺。有時候也喜歡逛街看美女,找一些靈感。

正午文化:除了畫畫,還有哪些其他愛好?

張向明:我除了畫畫好像沒有什麼愛好,很少喝酒,也不抽煙,偶爾打打羽毛球,因為我的畫太需要時間了。現在幾乎是跟上班族差不多,習慣了每天畫畫,一天不拿筆就覺得少了很多。

正午文化:從北京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和成就,為什麼您現在搬到廈門了?

張向明:對,我在北京呆了10年,北京的確很適合搞藝術,機會也很多!但我一直不太適應北京的冬天,到廈門也是想讓自己沉澱一下。廈門的當代藝術發展也很快,也有很多當代的藝術機構,5月25日到28日我會在藝術廈門博覽會上呈現我在廈門的第一個個展。

·

·

·

END

張向明

1975生於山東,2003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2007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創作工作室研究生班。

2006年到北京,2009年入住宋庄,

「北京女孩系列」作品從2009年延續至今。

近年展覽

2018年展覽

拉斯維加斯ARTEXPO 美國

2017年展覽

第十屆宋庄藝術節--青年展 北京

第十一屆亞洲當代藝術展秋季展 香港(港麗酒店)

第十三屆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 北京

「光芒十射」當代藝術展 新加坡

亞洲當代藝術展 香港(會展中心)

藝術布雷達 荷蘭

藝術拉倫 荷蘭

藝術卡爾斯魯厄 德國

藝術盧森堡 盧森堡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穆霖 首席記者│張爽

編輯│王小軒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視覺總監│杜放 視頻監製│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創,轉載請註明◎

加入我們,一起向有情懷的生活邁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午文化 的精彩文章:

行者·蕾拉小姐,一個人走走停停感知世界,找回了在情感糾葛中迷路的自己
筆記·我只想成為一棵樹,為歲月而生長,不傷害任何人

TAG:正午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