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心烈焰(上)—中國近代是否有火山活動

地心烈焰(上)—中國近代是否有火山活動

關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探索地球的奧秘

01

火山 狂暴而無可抵擋

所經之處 烈焰衝天 大地顫抖

可對人類世界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

GIF

然而當這股力量耗盡時

自然賦予它的精華和靈氣

卻把地表塑造出異常瑰麗的奇觀

GIF

火山暗藏著地球深部的信息

是人類研究地球內部動力的重要窗口

它對環境兼具毀滅和締造的雙重特性

更讓無數科學家為之傾心和著迷

GIF

那麼 火山這一巨大的偉力

究竟揭示怎樣的地質和地貌演化的規律呢

中國科學家是如何探察

地球深部奧秘和未來命運呢

02

全球的火山研究者肩負著

探求火山烈焰下地球深部秘密的使命

在百餘年的火山考察和探測中

一步步接近火山烈焰

譜寫著一幕幕悲壯的英雄史詩

GIF

1980年5月18日

位於美國太平洋上的一座活火山

聖海倫火山突然噴發

將附近600多平方千米的範圍夷為平地

同時將一位傑出火山研究者大衛

掩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中

GIF

1991年位於日本的雲仙岳活火山群

在沉寂休眠了近200年後

突然再次發生大規模爆發

火山碎屑流以每小時200千米的速度衝下山坡

來自法國的火山學家莫里斯夫婦遇難

他們一生曾觀測記錄過150多次活火山爆發

留下的相關專著和資料

至今為火山研究者們所沿用

GIF

1993年1月14日哥倫比亞西南部

最活躍的加勒拉斯火山再次發出巨響

滾石和灰塵難以計數

六位正在火山口採樣的科學家瞬間失去了生命

GIF

03

20世紀下半葉

西方科學家在火山領域的跋涉和探索

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然而中國的火山研究尚處於一片空白

由於我國境內鮮有活火山分布

關於火山的歷史研究資料極度匱乏

因此專門從事火山研究的科研人員寥寥無幾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

為響應國際減災十年計劃

並探察火山與地震 資源 環境等之間的關係

中國科學家對火山領域的研究探索正式起步

這其中有一位來自東北的小伙

在這條研究火山的危機四伏的道路上

一路踏步前行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

劉嘉麒

在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二樓的一個展櫃

整齊地碼放著幾十塊大小不一的石頭

這些是劉嘉麒從世界各地著名火山採集而來的

每一塊不僅飽經大自然的淬鍊

而且暗藏著來自地心深處的密碼

對外行人來說這些石頭毫不起眼

但對於地學工作者它們更像是獎盃勳章

記錄著歷經風險和磨難後的種種收穫

04

上世紀50年代西崑崙西側的大山深處

曾發生一次火山爆發

由於當時交通閉塞 火山學研究尚未起步

使得這一歷史性事件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

多年後劉嘉麒憑藉豐厚的

地學知識和實地考察經驗

從一紙簡單的報道中敏銳地捕捉到

這是近百年來中國境內唯一的一次火山噴發

即阿什山火山噴發

1987年6月在劉嘉麒的帶領下

科考隊前往西崑崙阿什山火山

一路上的艱險可想而知

十幾天的艱苦跋涉後終於抵達火山爆發地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于田縣以南120千米的大山中

細緻全面的考察後發現

在200平方千米的盆地內

新近噴發的火山熔岩遺迹遍布

火山錐更是多達數十座

劉嘉麒將其命名為阿什庫勒火山群

這一發現改變了中國近代沒有火山活動的觀念

GIF

在劉嘉麒看來要想讓中國的火山研究不斷前行

最終在世界上擁有一席之地

除了要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

還需要飛蛾撲火般的勇敢信念和科學探索精神

在發現阿什庫勒火山群的十餘年間

他在火山領域繼續跋涉

足跡踏遍國內大小火山活動區

對中國火山分布狀況逐一進行了考察

並寫就了他的成名之作——《中國火山》一書

正是用野外考察和實驗研究相結合的方法

讓劉嘉麒對中國國內新生代火山

有了全方位了解和掌握

隨後 他將下一研究目標鎖定在了

國際上關於火山活動對氣候環境影響

這一課題上

05

廣東湛江的湖光岩 蔥翠的林木 清澈的湖水

這片看起來美麗幽靜的湖泊

曾發生過驚心動魄的火山活動

它就是瑪珥式火山噴發

和一般的火山噴發不同

瑪珥式火山噴發是指岩漿上涌過程中

遇到地下水發生爆炸

GIF

巨大水蒸氣噴出地表

使地面塌陷形成低平火山口

然後漸漸地積水形成瑪珥湖

GIF

大量火山碎屑岩密布在岸邊的岩石中

是瑪珥火山曾經發生劇烈爆發的最好見證

GIF

湖光岩的瑪珥湖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

即使在世界也稱得上典型和特殊

它和德國西部艾菲爾高原的瑪珥湖

並稱為姊妹湖

GIF

作為火山活動的產物

火山口湖記錄著豐富的地質信息

而湖光岩的瑪珥湖更因其具有特殊封閉性

在湖底沉積了厚厚的火山泥

這些火山泥蘊含著豐富難得的古氣候信息

可以推斷出古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

劉嘉麒及其團隊考察收集了上述的火山岩

並提取了湖芯沉積物

建立了古氣候標準

GIF

為中國第四紀地質環境研究

在世界佔有一席之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中國科學家躋身國際火山研究領域奠定基礎

06

距離中國萬里之遙的東非

也引起了劉嘉麒的興趣

因為那裡有著比瑪珥式火山

更為獨特的火山噴發模式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

對東非火山的考察研究讓他在古稀之年

捲入到一場科學論戰中

GIF

從太空俯瞰地球上的非洲大陸

一條巨大的峽谷縱貫東部

這就是世界上最長最大的大陸斷裂帶

東非大裂谷

南起莫三比克中部

在希雷河口分為東西兩支

一路北上刺穿紅海

把觸角伸進了歐亞大陸

堪稱世界奇觀

GIF

在科學家眼中

這條將近赤道六分之一周長的超級巨痕

因其擁有世界上四大火山帶之一

東非裂谷火山帶

而成為極富學術價值的科考聖地

GIF

其中一座叫做爾塔阿雷的火山

它在2005年開始噴發

直至2007年仍在噴發

因其特殊地理位置 噴發模式和頻率

成為全球火山學者關注的焦點

07

2005年9月

位於東非衣索比亞高原的阿法爾地區

突然發生一次強烈地震

地下岩漿向上翻湧

就像地表撕開一道長度達500多米的裂縫

最寬處達幾十米

接下來幾周不斷發生地震

讓裂縫持續擴大

各國科學家被吸引至此

一個被爭論了半個多世紀的謎團

再次浮出水面

GIF

20世紀60年代

美國雙子星座號宇宙飛船

在太空對東非大裂谷的觀測時發現

其每年都在向外擴張

裂谷北段的紅海擴張速度

甚至可以達到每年2厘米

由此有西方科學家推測

按照這個速度大裂谷

再過2億年就會被徹底撕開

一分為二形成新的大洲——東非洲

GIF

對此 劉嘉麒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在地質學上裂谷是板塊構造運動過程中

大陸崩裂至大洋開啟的初始階段的構造類型

劉嘉麒認為裂谷有著自己的發育階段和規律

而每一階段的外在表現都代表著

這一階段的地球內部動力變化

GIF

在劉嘉麒這一火山學家眼中

這個開裂並沒有帶來劇烈的火山爆發

說明它的地下熱能並不具備足夠的動力

這一活躍表現只是裂谷發育過程中的

一個暫時現象

並不能得出最終結論

以他多年對裂谷的學術研究推測

東非大裂谷的未來將走向收縮沉積期

火山活動趨於平靜

裂谷內會出現串珠狀湖泊直至最終閉合

而不會「撕裂」成另一塊大陸

GIF

這與主流「撕裂說」相違背的說法一經提出

便在西方科學界引起反響

一個中國火山學者

甚至都沒有東非大裂谷的實地考察經歷

憑什麼給出這樣的推測

劉嘉麒認為

作為地球深部岩漿的最終輸出部位

火山最能反映地殼內部熱能變化

因此想要尋找裂谷未來走向的證據

就必須對裂谷帶的火山進行一場實地的考察

GIF

接下來他們將會有怎樣的經歷

又會在東非尋找到什麼答案

對於東非大裂谷未來的種種說法

哪種觀點是更接近事實的呢

下期將為你揭曉

GIF

本文根據CCTV10《地理中國》欄目「百年地理大發現」之《地心烈焰》整理而成,感謝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百年地理大發現》製作團隊的專業製作及授權發布!

美術編輯:張志越

校 對:許欣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編亞楠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祖先(下)
《紐約時報》評出2018年必去的52處勝地,你會去的是……

TAG:美編亞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