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裴春亮代表:分類分級,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裴春亮代表:分類分級,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訊(記者 柴葳 王家源)「農民的職業教育一直缺乏明確的職業標準和資格准入制度,培訓體系不健全,尤其是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勞動力,普遍缺乏必要的職業技能。」作為基層的農民代表,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總支書記裴春亮建議,整合具有農學專業的高校、高職、中專等教育資源,形成高級、中級、初級互為補充的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裴春亮建議,高級、中級、初級「三位一體」的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應注重現代農業生產和技術需求,做好分類培訓。初級培訓可通過短期輔導、農閑夜校、遠程教育等形式,提供階段性的課程和技術指導,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和農業技術水平,改善其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能力,注重實用性;中級培訓可依靠中專、農業學校培訓中心等機構,提供較為系統的職業教育,培養具有獨立經營能力或專門農業技術的職業農民,突出專業性;高級培訓可依託農業類高校、高職,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現代農業人才。

裴春亮建議,採取多元保障機制,保障培訓體系的運轉。對開展培訓的學校提高補貼標準;將高校、高職、中專農業技術專業的教育優惠政策延伸到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中去;對未升學且願意從事農業的初中、高中畢業生提供免費的農業技能培訓,並補貼生活費;設立農民職業教育基金,鼓勵和吸收社會資本,確保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經費充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尋找少數民族孩子學雙語的鑰匙
做學本教育的行動研究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