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砂三題——守 愚、從 容、善 緣

紫砂三題——守 愚、從 容、善 緣

守 愚

守愚,是一種境界。

一把壺的成型,需要一百多種工具、幾十道工序。而成就一把歷經滄桑卻古樸彌新的茗壺,則更需要一種謙卑的態度,一顆守愚的心,一雙靈巧的手。

比安靜更安靜的,是虔誠。比沉默更沉默的,是守愚。遙想當年,供春秉持一顆守愚的心,從公元十六世紀初葉的陽羨金沙寺出發,一路跋山涉水,迤邐而行,最終成為紫砂界的開山鼻祖。

至今,已無法考證供春的生卒年月和男女性別,史書只留下一些片言隻語:供春,又名龔春、龔供春,明代正德年間宜興人,原是吳姓顯宦的一個家僮,也有人說是婢女。一個人的氣味和稟賦,決定了其一生的氣場和走向。彼時,供春伺候主人吳頤山在金沙寺里讀書,見一老僧煉土製壺,成品精美,便在閑暇時光仔細研究並掌握了制陶技術。老僧制壺後洗下的陶土,在缸底漸漸沉澱,那是人生的積澱和生命的守愚所在。供春將其取來作坯,用寺旁銀杏樹的樹癭作壺身的表面花紋,用茶匙挖空壺身,用手指按平胎面,捏煉成型,燒成茶壺。壺面有「指螺紋隱起可按」的痕迹,古秀可愛,溫雅天然,灌注了供春的一貫心性。

供春出了名,卻從此浪跡天涯。

一把茗壺,含滿了生命的空寂、風流和千百滋味。供春寵辱不驚,在紫砂的時空里安之若素、踽踽獨行,壺不停,茶不涼,香不散,「龍蛋」「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宮燈」,款式不一,造型新穎,時負盛名。「樹癭壺」尤為世人所重,此壺乍看似老松樹皮,呈栗色,凹凸不平,類松根,質樸古雅,別開生面。

世人習慣遺忘光芒背後所覆蓋的陰影,而供春卻慣於在守愚中滋養生命、供養人生。終於,紫砂從簡單的飲水器皿破繭羽化,脫胎換骨,一躍而上,獲得了藝術的生命。

從 容

淡泊與從容,當是陶刻藝術的最高境界。

一把刻刀,攢足了生命中最美好的韶華,不動聲色地鐫刻著心靈的版圖,大自然的雄渾、荒遠、溫暖、冷漠,從泥與刀之間交替過去,不知所起,也不知所終。

質樸文靜、素麵素心的紫砂陶,因為有了陶刻而更加拙樸獨特,更加高潔明秀。

在蒼茫的時光之海里溯游,「刻底子」「空刻」兩種陶刻法輪番上陣,交替演繹,茗壺呈現出金屬一般的光芒,雨水一般的豐沛,古硯一般的從容。「刻底子」,用毛筆在坯體上書畫,刻刀依循墨跡,一路鐫刻,一路沉默,最後走向紫砂茗壺的心臟。「空刻」,以刀代筆,直接在坯體上鐫刻,帶著生命中最虔誠的叩拜,走進歲月的靈魂深處。用刀的疾徐,常常顯示出浮沉、寬窄以及利鈍,那是人生各個不同的側面,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組合音樂。

明代隱士孫道明的「且吃茶,清隱」,五字陶刻充滿了人生的通透與清澈。清朝陳鴻壽的「曼生十八式壺」,壺名與銘文水乳交融,渾然天成。自清以降,書畫家、金石家定製茶壺親自揮毫鐫刻逐漸成為一種風尚,陶刻的部位逐漸由壺底移至肩腹和蓋面,內容一改記事傳統,以詩言志,以文寄情,如洗的心靈終於和無限之大的世界渾然一體。

陶刻之前,是一定要洗手凈身的,就像焚香之前一樣。心凈身凈,恬淡從容,才能做好一件事。

善 緣

冥冥之中,善緣何覓。

天地洪荒,由器物呈現,猶如一個人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最終映射出主人的靈魂。歲月疊壓在泥土中,紫砂人拉坯的手指,在明暗交錯中,彷彿詩詞中的平平仄仄,逐漸成型的茗壺,在一個個特定的時光中,還原出泥土的光芒和大地深處的晶瑩閃亮。

紫砂壺用「打坯條拍身筒成型」的方法,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先是根據壺器的造型定出製作標準,分別打出不同尺寸的「圓片」和「泥條」,然後將泥條以「回片」為準圍成一圓筒狀,收緊介面,左手入筒,右手握拍,有節奏地進行拍打,裡應外合,飽滿的大氣徐徐溢出。逐漸打出造型的底部,上底,翻身。再打出造型的上部,上「滿」封口。復以木拍將身筒上下趕和、規正,做出所需的毛體,進一步整形,使造型線條流暢、過渡自然。加上咀把,配上蓋子,反覆修正,精雕細琢,一把壺方才成型,期間涵蓋了一百多種工具、幾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代表了主人當下的審美或心態,始終與靈魂息息相關,那是一種無所不在的道場。

時光悄然走著。用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茗壺,線條舒展,富有彈性,彷彿飲盡了天地間最為濕潤、最具詩性的甘霖。一根泥條從拍打之時起,泥片分子之間便有了一種有序的排列,經過反覆拍打,壺身表面變得愈來愈緻密光潔,而內壁卻顯得相對疏鬆,里「松」外「密」,更易吸收天地之精華。壺與人不離不棄、耳鬢廝磨,濃濃的包漿常年養護著心無旁騖的紫砂人。

一壺乾坤,神化攸同。紫砂人以滿腔的熱忱拍打著泥條,拍打著春夏秋冬,歲月深處的清風、朗月、微雲、絲雨,則給了他們無聲的陪伴和無盡的滋潤。

那些新出窯的茗壺,帶著人與砂器之間最深的善緣,正向世界綻露一個美妙的微笑。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全手工紫砂壺的一些分辨要領
紫砂泰斗顧景舟作品賞析

TAG:紫砂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