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自己卻少有優秀的兒子,埋下滅亡禍根

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自己卻少有優秀的兒子,埋下滅亡禍根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建立者,謚號「大皇帝」。孫權統領江東五十多年,在三國時期算是難得的長久之主。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率領四十萬大軍進攻濡須口欲報赤壁之仇,孫權率兵七萬抵抗有一月有餘。此戰最終曹軍進攻無果而返,也讓曹操發出千古慨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公元229年,孫權於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孫吳王朝正式成立,孫權承接父兄基業,並在自己手裡發揚光大,給了整個孫氏家族帝國的榮耀,曹操的慨嘆也是十分符合。

然而,孫權可以是一位優秀的繼承者,但是他自己卻沒有一個合格的繼承者,被曹操誇獎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自己算不得一個好父親,也少有優秀的後代。

孫權一生共有七個兒子,分別是登、慮、和、霸、奮、休和亮。長子孫登在孫權稱帝後被立為皇太子,可惜體弱多病,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孫登病逝,年僅33歲,臨死前上書孫權,建議父親多親近人才以使國家富強,孫權看後哀悼不已,追謚孫登為宣太子。次子孫慮早夭,孫權便立三子孫和為太子。

孫權晚年多猜忌,疑心重。孫和母親王夫人與孫和的一位姊妹全公主孫魯班不和。不久,孫和因在入廟祭祀時拜訪妻子的叔父,而被全公主陷害他無禮,又誣陷王夫人對當時病倒的孫權幸災樂禍。孫權最後把孫和廢掉,並把他放逐到長沙,改立幼子孫亮為太子。

四子孫霸和孫和是同母所生,被立為魯王。但孫霸卻多受父親偏愛,待遇方面跟太子孫和差不多一樣,也讓孫霸產生了奪取太子之位的念頭。太子孫和被廢后,孫權卻立了幼子孫亮為太子。因孫霸糾結黨羽中傷誣陷前太子孫和,孫權因為久久沒有決定性動作解決立儲問題,致令兩宮之爭持續數年,期間朝中很多官員都牽涉其中,孫權立了幼子之後便賜死了孫霸。

五子孫奮好玩遊獵,不聽法度,官員部屬都無法忍受他的命令差遣。建興二年(253年),諸葛恪遭武衛將軍孫峻誅殺,孫奮到下游住在蕪湖,企圖到建業觀察事態變化。傅相謝慈等人勸諫孫奮,孫奮卻殺死謝慈等人。孫奮因此獲罪廢為平民,流放到章安縣。吳國末代暴君孫皓即位後,因擔心自己的帝位安危聽信讒言將孫奮和他的五個兒子全部誅死。

孫亮年幼,孫權死後即位為帝,兩年後便被權臣孫琳所廢,後被毒殺,年僅18歲。孫琳改立孫權第六子孫休為帝,是為吳景帝。孫休在孫權七個兒子中還算稍微爭氣,在位期間,孫休聯合大臣張布、名將丁奉等一舉誅滅專擅朝政多年的孫琳集團,重掌皇權。他十分重視教育和農桑。曾立五經博士,考核錄選應選的人才。孫休當政六年,也是三國局勢急劇變化的時刻,曹魏失勢,司馬家族掌握了魏國大權,公元263年,司馬氏出兵滅了蜀漢。在位期間吳國也爆發了叛亂和起義,公元264年,孫休去世,吳國大臣立了廢太子孫和長子孫皓為帝。

孫皓是吳國最後一位君主,他好色貪婪,殘暴又多疑,是名副其實的暴君,最後吳國亡於西晉之手,孫皓也學蜀主劉禪請降,後來在晉都洛陽病死。

吳國政權是三國中最後一個建立也是最後一個滅亡的,靠著長江天塹和江東才俊,吳國支撐了58年,也是三國中最為長久的國家。細看來,孫權建立的吳國也是其一手毀掉,孫權是一位有作為又長壽的帝王,但是他卻沒有一位合格並且優秀的繼承人,其實在三國中間都存在這個問題,三國英雄何其多,但是能夠有合格並且優秀繼承人的英雄卻是寥寥可數,「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其中也多了一絲絲悲涼的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孫權為何一定要偷襲荊州?只因關羽做了一件蠢事,侵犯了吳國主權
曹操說的這句話,總結了他的功績,此功績是劉備、孫權辦不到的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