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建文帝失蹤後 朱棣曾經派此人前去尋找 找了18年終於有了答案

建文帝失蹤後 朱棣曾經派此人前去尋找 找了18年終於有了答案

靖難之役可以說是明朝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關鍵,他不僅讓燕王朱棣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成功造反的藩王,同時也改變了後來明朝定都的命運。但在靖難之役中,由於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使得即位後的朱棣,一直惴惴不安,難以入睡。為了徹底找到建文帝,朱棣名義上派鄭和出使西洋,宣揚大明的國威,但在暗地裡,卻指派官員深入民間去查訪建文帝下落。

而被朱棣指派去暗訪建文帝下落的官員正是戶部官員胡濙。

說起胡濙的經歷,簡直可以用傳奇來形容。

胡濙出生時滿頭白髮,到了滿月以後才漸漸變成黑色。而在靖難之役後,朱棣下令指派胡濙去暗訪建文帝下落,胡濙甚至還一度到仙山上去拜訪得道高人,史載「並訪仙人張邋遢(張三丰),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

在十四年暗查走訪的過程中,除了幫明成祖朱棣尋找建文帝下落之外,也在幫著朱棣查訪民間的情況,甚至在老母親去世後,皇帝都下令他不準回家丁憂,並封他擔任禮部左侍郎。

雖然朱棣對胡濙極盡禮遇,但胡濙的暗訪生涯並沒有就此終結。

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胡濙再度接到暗訪的命令,到江南查訪,終於到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胡濙完成使命,到宣府回復朱棣。

「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朱棣當時已經就寢,聽說胡濙來了,立刻起床召他入見。胡濙將自己尋訪建文帝時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朱棣。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胡濙和朱棣對話的具體內容,但「至是疑始釋」一語,已然說明胡濙已經找到了建文帝失蹤之謎的答案。

建文帝有可能早已死去,他的屍首被胡濙尋到;

也有可能他早已如傳聞中那樣渡海遠去,胡濙這次暗訪找到了相關證據;

也有可能已經出家為僧,在與胡濙的對話中,吐露自己不再貪戀權力,只求安度晚年的心愿;

當然也有可能,建文帝在被胡濙探訪到後已被滅口;

建文帝不論是死是活,都不會再對朱棣的皇位造成威脅了,這也是朱棣最想從胡濙口中得到的那個答案。那天晚上,胡濙顯然給了朱棣這個答案。

於是朱棣放心了,而胡濙也徹底完成了自己的暗訪使命。

由於胡濙任勞任怨的風格,深受明成祖的器重,曾被委派到南京去監督太子朱高熾的行為,而胡濙負責的監督態度,也為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所賞識。但賞識歸賞識,胡濙卻因自己向明成祖上過秘密奏摺而受到明仁宗的懷疑,後一直被安排在南京任職。

後來明仁宗駕崩,明宣宗朱佑樘即位,「漢王反,與楊榮等贊親征。事平,賚予甚厚」,漢王朱高熙謀反,胡濙與楊榮等人一起力主明宣宗出征,讓胡濙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由於規勸皇帝親征,使得明宣宗對胡濙非常信任,「明年賜第長安右門外,給閽者(守門人)二人,賜銀章四。生辰,賜宴其第」,而從賞賜禮物的規格也能看出明宣宗對胡濙的態度。

胡濙不僅任勞任怨,而且極力主張節儉樸素,無論是從明成祖時期,還是一直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都極力主張節儉,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明朝歷史上官員行列裡面勤儉持家的典範人物。

雖然胡濙節儉的品格受到了讚揚,但是胡濙卻在即將退休的時候鬧了一出笑話。

在禮部任職期間,胡濙曾兩度把禮部大印丟失,導致被皇帝問罪下獄,好在後來大印失而復得,才使得胡濙沒有被革職重判。

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已到杖國之年的胡濙選擇致仕,但明英宗卻不同意,無奈只好繼續在朝廷工作。

而幾年之後便發生了土木堡英宗北狩的事情,當時百官擔心瓦剌會奪下北京城,希望遷都,但胡濙提出「文皇定陵寢於此,示子孫以不拔之計也」,堅定留守北京,不予遷都,並聯合兵部侍郎于謙,穩住了朝臣的心。

後來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送回,朝廷文武百官商量迎接的禮儀,胡濙因為和王直私下討論,被朝臣林聰彈劾。

胡濙建議景泰帝「肅宗迎上皇典禮,今日正可仿行。陛下宜躬迎安定門外,分遣大臣迎龍虎台」,胡濙希望景泰帝朱祁鈺能夠親自率文武大臣到安定門外奉迎英宗還朝,但是景帝死活不同意。

英宗還朝後,胡濙還多次和景帝唱反調。如在明英宗到南宮的時候,請求率領百官到延安門拜賀,遭到景帝的反對,在明英宗壽辰的時候,胡濙再度率領百官到延安門拜賀,同樣遭到了景帝的反對。

胡濙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景帝唱反調,是因為明英宗是名正言順登基的皇帝,同時又是太上皇,所以理應行禮拜賀,而景帝之所以不願意讓更多的大臣接觸明英宗,是害怕這些官員擁護明英宗,所以處處忌憚,時時防備。

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八十九歲的胡濙走完了自己漫長的一生,在他充滿輝煌和傳奇的八十多年裡面,見證了明王朝從富強走向鼎盛,也見證了明鼎盛時期的歷史興衰。作為一個明王朝歷史上能力不算特別突出,但事迹足夠傳奇的人物,胡濙的人生軌跡也為鼎盛時期的明王朝划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讀涯史 的精彩文章:

冤殺功臣于謙 差點令明朝滅亡 明英宗朱祁鎮真是個昏君嗎?
聽到有人起兵造反 為什麼皇帝第一反應是于謙策劃的?

TAG:涯讀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