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共讀,君子視野

《論語》共讀,君子視野

【共讀內容】

4.1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導讀學者】

張國明:瀋陽大學人文學院 副教授

宋立林:曲阜師範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 副教授

【共讀筆記】

杜英:

【論語晨讀】第719天

孔曆二千五百六十七年 夏曆丙申年十一月初八 2016年12月6日星期二

張國明:

今天這章,擁有絕高的知名度!

廣為人知

崔聖:

千古絕句!

張國明:

喻,通曉明了之意

君子明曉義的價值,小人明曉利的價值

小人知曉利之利而不曉利之害

小人知曉義之無利而不知曉不義之有害

君子知曉義之利,知曉不義之害

君子知曉利之利亦知曉利之害

一句話:君子與小人比有著更寬的視野更深的智慧。

那麼這個視野智慧來自哪裡呢?

第一來自身份

宋逸民:

傳統上基本上都是將此處的君子、小人做道德的理解。我個人倒是覺得將此處的君子、小人以地位來理解更合適一些。也就是說,孔子此處所謂君子小人是指為政者與普通百姓。君子即為政者知曉義,即明白義之重要,公利之重要,而非謀求私利。百姓則追求私利之滿足,無可厚非。這個徐復觀先生曾經提出過。

張國明:

孔子時代是等級社會,有貴族平民之分

貴族衣食無憂,平民困於衣食。

鄭靜:

孔子時代是等級社會,有貴族平民之分

張國明:

貴族子弟可以上學讀書,平民子弟則被拒於學校之外

貴族有公職身份,有著更大的利益承擔,一舉一動牽涉到更多人的利益,其言行舉止自然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也就成為眾人效法的典型和街談巷議的對象。

宋逸民:

如果以義利來辨,追求利為小人,顯然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綁架。顯然這不符合孔孟之道。孔子將先富後教,孟子也強調教放在富之後。都是講百姓應該以生產為第一義,追求利無可厚非。而為政者掌握公共權力,其責任便是維護社會公利,富民然後教民,而不是謀取私利。

張國明:

平民則沒有公職身份,也不會受到太多社會關注,也沒有更多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宋逸民:

張老師說得對。貴族與平民,為政者與百姓之間的差別,地位不同,責任不同,要求不同。

張國明:

義是公利,利是私利。所謂在其位謀其政,有其職擔其責!你是公職身份就必須知義曉義,不可擔公職而謀私利。故此夫子強調對貴族必須進行義的教育,使其明曉公義,使其在做公職時謀公利而不謀私利。

宋逸民:

用習的話說:當官就不能想著賺錢,想賺錢就不要當官。這話還是對的。

張國明:

即使你是平民身份,但你有著更高的追求,想擔任公職成為有身份的人,那也自然首先應接受公義的教育。

宋逸民:

君子而不以義為質,那麼就不配其位,亦不配其號。

李國鵬:

『』 竊謂學者於此當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習。所習由其所志。志乎義,則所習者必在於義。所習在義,斯喻於義矣。志乎利,則所習者必在於利。所習在利,斯喻於利矣,故學者之志不可不辨也『』。(宋.陸九淵)

張國明:

孔子時代正處在社會大變革時代,孔子創辦私學,為身邊不高者提供讀書機會,搭建了一個晉身公職身份的階梯。孔子自然強調義的重要性。

宋逸民:

儒家當然不是說百姓就可以不講義,但是那是利得到保障之後的事了。所以,孔孟都將教放在富的後面。為政者之不義,就體現在利用公權力謀取私利,損公肥私,巧取豪奪,與民爭利。所以,最後是百姓起來「起義」,「替天行道」。

張國明:

@宋立林?宋老師說的很對!很認同[強][強]

宋逸民:

宋明儒的道德意識比先秦更強烈了。所以,朱子說: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

張國明:

百姓困於衣食,如果不研究生財之道則自己與家人可能無法生存!故此小人物應該言利,沒什麼道徳問題

宋逸民:

儒者不管是身為士大夫,還是即將成為士大夫,這一群體有一個「教義」,那就是追求義。

崔聖:

周厲王時國人起義,即替天行道!

宋逸民:

士農工商四民,但士與其他不同。士有一種道義自覺,所以雖困頓而不能以利自限。因為這一部分人是為政者的後備人才。

張國明:

君子們不但不應在道德上有優越感,反而應正視小人重利的正當性,先富之而後再教之。否則就是飽不知飢。

宋逸民:

對儒者而言,對於君子而言,道德、義是分內事,有什麼可以優越的呢?反是有此病者,皆修養不夠之表現。小人追求利,只要合理合法,就不應該橫加干涉,指指點點。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然後進行教化。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張國明:

作為有修齊治平志向的讀書人,應不以暫時困頓的生活所擾,努力精進奮發向上,心向高遠,不斷累積道德學識,力求有機會承擔更大的社會公職,以自己道德學識做好社會公職,從而實現修齊治平的理想!

宋逸民:

所謂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崔聖:

今天這句理解更深了。

宋逸民:

張老師分析得深入

張國明:

如此,從教學角度看。則為有志之君子;反之只想學農工技藝,或不能忍受一時困頓之輩則為無志之小人。

崔聖:

對樊遲為小人作了解讀[強][強]

張國明:

@宋立林?,宋師過譽了,宋老師闡述得深入淺出[強][強]

我說的差不多了,請大家多批評![抱拳]

宋逸民:

我也差不多了。

歡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崔聖:

今天二位老師的解讀,對於「小人喻於利」這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要歷史的、客觀的看待。

馬震宇:

明白利的小人 VS. 明白義的君子;小人很容易讓他明白利的價值,而君子確不一定真正明白義;如何讓明白利的人明白義?中間應有一個連接的橋樑。

張國明:

@宋立林?@崔聖?聽了二位的分析,今天對「起義」一詞有了新的認識[強][強]

崔聖:

周厲王與民爭利,導致國人「起義」,今天@宋立林-曲阜?老師的解讀確實有新意![強][強]

馬震宇:

即從「打土豪 分田地」 到「天下為公」的轉化。即簡單又複雜。

葉紫:

@張國明?義是公利,利是私利。所謂在其位謀其政,有其職擔其責!你是公職身份就必須知義曉義,不可擔公職而謀私利。故此夫子強調對貴族必須進行義的教育,使其明曉公義,使其在做公職時謀公利而不謀私利。——精彩

李偉東:

周易有言:義者,利之和也。

劉國慶:

謝謝各位老師的導讀,我說幾句個人的看法,請各位老師指正

這一章有三個問題。第一是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第二是什麼是義、利,以及義利關係。第三個是這兩句話之間的關係。

我們先看第二個。

湖湘學派創始人張栻《義利辨》:「無所為而為謂之義,有所為而為謂之利」。所謂「無所為」,是指這個行動本身就是目的,不是實現另一個目的的手段。或者說,這個行動本身有其意義,這個意義我們稱為「應該」。

朱熹《四書集注》: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朱熹把這「應該(宜)」歸之天理,而與「人情」對立。

焦循《雕菰樓文集》的看法是:能禮義故喻於義,不能禮義故喻於利。

雖然沒有界定「義」是什麼,卻通過把「義」轉換為「禮義」而把義歸之「禮」。

在這三種看法中「無所為而為」,本身阻斷了繼續追問的路。第二種看法會面臨的問題是:既然把義,歸之天理,那麼,人認為天幾千年來不變,「義」如何能變?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矣。

焦循把義與禮連言,是把禮作為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規範的統一體,「義」就是其內在精神方面,「儀」就是外在形式規範方面。那麼,焦循的問題就是要解釋「禮」是如何演進的。

應該說,「義」的內涵及其發現,表達,傳播,維護的體制,我們一直還沒解決好。

第二個問題,君子和小人究竟是指在位與否還是指有德與否,兩者是什麼關係?

《荀子 王制》:「古者,雖王公卿大夫之子孫,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士大夫。」

這裡的「卿士大夫」與「庶人」正好與「君子」,「小人」能對應上,都是指官位而言的。

但「君子」,「小人」,同時還是有德與否的代名詞。因而,焦循說:

貴賤以禮義分。故君子小人以貴賤言。即以能禮義不能禮義言。

因而,就出現了得位相配、在位者無德,有德者無位幾種情況。對於有德者無位這種情況,孔子認為不用擔心: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論語·雍也》:「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對於在位者無德這種情況,王植《四書參注》記載:「陸象山在白鹿洞講《喻義章》,學者聽之悚然警惕,至有泣下者,可知義利嚴界,為學者最要關頭。」為千古名文,談義利之辨不能不引用。

能讓學者聽得毛骨悚然,甚至痛哭流涕,陸九淵究竟說了些什麼呢? 據其轉述:

「夫君子小人其學業之就將,心力之勤厲,早作夜思,經營盡瘁,無一不同。

然君子之為學也,究心聖賢之道,致力倫常之間,事事從己身起見。故知則真知,非徒博物;行則力行,非有近名。潛修默證之中,自有欲罷不能之趣,乃足謂之深喻。此其人處則不愧《詩》《書》,不愧衾影;出則不負朝廷,不負民物;遇有國是所關,民命所系者,不憚廷諍力諫,而一身之利害不問;即至死生禍福之交,不難捐軀致命,以成一是,乃其喻義之究竟。

小人之矻矻孜孜,何嘗讓於君子?然其所計者,辭章之善否,聲譽之有無。忍目前之苦,正以圖異日之甘;矯違心之節,正以冀非道之遇。而鑽營之巧,迎合之工,後先效尤,閃倏詭變,凡可以幸功名伺意旨者,無所不至,乃足謂之深喻。此等人即令名位可就,但知肥身家,不知愛百姓;但知取容說,不思報國家;營蠅狗苟,而事之不可告人,寤寐不堪自問者不知幾何矣。倘遇利害得喪之頃,心沮氣餒,患得患失,雖至生平盡喪,名節蕩然,而前此談道立名之身,矜己笑人之口,亦瓦裂塵飛而不堪回首,正其喻利之究竟。

學者思此,直當捶心刻骨,豈惟泣下數行已邪!」

不過,德位匹配的問題,一直使政治學中選舉制度的核心問題,只適合專題探討。今日之選舉制度,也正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我們正拭目以待。

最後一個問題,是這兩句話的關係。孔子在這裡並沒有說明這兩句的關係,僅僅是區分了君子和小人兩種人動機的不同,注重的是他們的差別和分野。而焦循卻關注他們的互動和過渡

惟小人喻於利,治小人者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此教必本於富,驅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

儒者知義利之辨而舍利不言,可以舍己而不可以治天下之小人。

小人利而後可義,君子以利天下為義。

在我看來,最大的問題是,論語中的君子小人,既是有位與否的分別,又是有德與否的分別。而君子之德是以卿大夫之位密切相關的。換句話說,儒家的道德,也是官本位的道德,不是平民本位的道德。有德的小人,非要去做官嗎?騂且角的犁牛之子,非要去做山川的祭品嗎?

在這裡,我們想到了陶淵明《歸去來兮》對平民生活的美化。正是陶淵明,通過把美帶入平民生活,而把道德意涵帶入了平民生活。從此以後,道德不再是卿士大夫的專利了。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扶孤松而盤垣。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多美啊,多令人神往。可惜的是,這是以孤立的生活為前提的,「請息交以絕游」。平民剛找到自己的獨立的基礎,以此為根基的道德生活才剛剛開始呢。

發言完畢,請各位老師指正

葉紫:

@張國明?作為有修齊治平志向的讀書人,應不以暫時困頓的生活所擾,努力精進奮發向上,心向高遠,不斷累積道德學識,力求有機會承擔更大的社會公職,以自己道德學識做好社會公職,從而實現修齊治平的理想!

只是當下是逆淘汰,堅守信念更是艱難困苦

張國明:

@劉國慶?,國慶老師轉述先哲陸九淵之言,確發人深省。尤其值得讀書人深省。讀書是為做聖賢求公義還是為求功名為私利?[強][強][強]此為學人之中君子小人之明界也!

@葉紫?,惟其時逆境難,方顯堅守之貴!

葉紫:

@張國明 ?自律共勉[偷笑]

張國明:

@葉紫?[握手][握手]做道友,同行共勉![呲牙][呲牙]

吳小萌:

跨過就句子論句子,可能還有很多人認為君子不講利。

君子不講利,是從孟子模式出發,又受了佛家模式影響的結果,如同佛家強調的素食與去欲。

君子喻於義。首先,義是仁的表達,仁心義舉嘛。喻於義,就是喻於仁。仁是一種平衡、和諧的世界觀,而不是不講利的世界觀。這樣一來,仁中有利、義中有利,而利不過、而利適中,這才是孔子模式的精髓所在。

一味地追利,一味地越過仁的閾值去逐利,就陡然走進了小人的領域。

還是那句話,我們每個人,都天然地存有小人的世界觀,關鍵是,能否通過孔子模式的教化,有所收斂,達到仁的境界。

————

資料編纂:【論語滙】志願者

【論語譯註】

4.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注釋】[表情]君子、小人——這裡的「君子」、「小人」是指在位者,還是指有德者,還是兩者兼指,孔子原意不得而知。《漢書·楊惲傳·報孫會宗書》曾引董仲舒的話說:「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財利常恐睏乏者,庶人之事也。」只能看作這一語的漢代經師的註解,不必過信。

【論語正義】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曰:「喻,猶曉也。」

o正義曰:包氏慎言《溫故錄》:「《大雅 瞻卬》:『如賈三倍,君子是識。』箋云:『賈物而有三位之利者,小人所宜知也。君子知之,非其宜也。孔子曰:「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案:如鄭氏說,則《論語》此章,蓋爲卿大夫之專利者而發,君子小人以位言。」範寧曰:「棄貨利而曉仁義,則爲君子;曉貨利而棄仁義,則爲小人。」見皇侃《義疏》,與鄭箋義同。董子《對策》曰:「古之所予祿者,不食於力,不動於末,故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公儀子相魯,見其家織帛,怒而出其妻,食於舍而茹葵,怒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祿,又奪園夫女紅利乎?』古之賢人君子在列位者皆如是。及周之衰,其卿大夫緩干宜而急於利,故詩人刺之曰:『節彼南山,維石巌巌。赫赫師尹,民其爾瞻。』爾好義,則民向仁而俗善,爾好利,則民向邪而俗敗。由是觀之,天子大夫,下民之所視效。豈可居賢人之位而爲庶人行哉。夫皇皇求利,惟恐匱乏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觀董子此言,可知鄭說之約而該矣。焦氏循《雕苽樓文集》:「《荀子王制篇》:『古者雖王公卿大夫之子孫,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大夫。』案:卿大夫,君子也;庶人,小人也。貴賤以禮義分,故君子小人以貴賤言,即以能禮義不能禮義言。能禮義,故喻以義;不能禮義,故喻以義。『無恆産而有恆心者,惟士爲能』,君子喻於義也。『若民則無恆産,因無恆心』,小人喻以利也。惟小人喻以利,則治小人者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故《易》以君子孚於小人爲利。君子能孚於小人,而後小人乃化於君子。此教必本於富,驅而之善,必使仰足事父母,俯足畜妻子。儒者知義利之辨,而舍利不言,可以守己,而不可以治天下小人,小人利而後可義,君子以利天下爲義。孔子此言,正欲君子之治小人者,知小人喻以利。」

o註:「喻,猶曉也。」

o正義曰:《禮記 文王世子》注同。《淮南主術》《脩務訓》註:「喻,明也。」明、曉義同。

【論語集註】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喻,猶曉也。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程子曰:「君子之於義,猶小人之於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篤好。」楊氏曰:「君子有捨生而取義者,以利言之,則人之所欲無甚於生,所惡無甚於死,孰肯捨生而取義哉?其所喻者義而已,不知利之為利故也,小人反是。」

【論語註疏】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曰:「喻,猶曉也。」

【疏】「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表情]正義曰:此章明君子小人所曉不同也。喻,曉也。君子則曉於仁義,小人則曉於財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語彙 的精彩文章:

《論語》晨讀,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TAG:論語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