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還不具備條件

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還不具備條件

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還不具備條件

■兩會快評

近年來,每逢全國兩會,將「某某教育(尤其是學前三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呼聲很高,這些呼籲的主觀意願很好,也可以理解,但卻脫離實際,無法實現。即便被採納了,也存在很大的「後遺症」。

我認為,一種教育是否能納入義務教育,一是要符合義務教育的基本屬性,二是要符合義務教育的條件屬性。義務教育的基本屬性是公共性,條件屬性是普及性、免費性和強迫性。只有上述這「四性」都符合,才能夠被納入義務教育範疇。

如果按照一些人的建議,把三年學前教育都納入義務教育,如此一來,由國家出錢而個人和家庭不用再負擔孩子的入園費用,估計不少人都會拍手叫好;然而一旦真的把三年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實行強迫制,剝奪了家長自己的選擇權,凡是滿三歲的兒童,家長不送入幼兒園即屬違法,這真行得通嗎?有些家長可能覺得無所謂,反正自己沒有精力或能力管孩子,送去幼兒園既省錢又省事,何樂而不為?但是,還有許多家長甚至老人願意自己帶孩子,那些有知識、有興趣、有熱情的年輕父母,願意更多地與自家孩子交流,進行親子教育,不少老人也願意參與進來,發揮自身的餘力,屆時這類家長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又該怎麼辦?要看到,不少歐美髮達國家之所以並未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原因之一就是家長的選擇權不能被強行剝奪。

此外,納入義務教育的前提條件是學前三年幼兒園普及率(毛入園率)要達到95%以上,放眼世界各國,小學、初中通常是普及到95%以上才真正納入義務教育。而我國學前教育的現實情況是,國家從2010年開始強力推進三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從2009年的50.9%提升到2017年的79.6%,這已經算是超常規發展了。在城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稍高一些,達到85%以上(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要更高一些),而廣大農村地區才70%左右。在一些邊遠農村地區甚至還沒有幼兒園,而且幼兒師資數量少、質量差、設備缺,亟須大力提升,是不少地區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顯著短板之一。因此,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其主要任務應當是「補短板」,而不是「納義務」。已經批准通過的國家「十三五」教育事業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目標,是2020年要達到85%,離95%這一普及率的資格線、門檻線還有很大的差距。總之,目前將學前三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還完全不具備條件。

再假設一下,如果把學前三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勢必造成城裡幼兒可以免費入幼兒園,而很多農村幼兒卻無園可入,這公平嗎?把學前三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不只是錢的問題,不要以為只要不差錢就可以做到。我們要明了義務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要明了學前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和未來目標,要按教育規律辦事,提符合規律、符合實際的建議。

(作者周洪宇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11日第2版版名:新征程·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