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戰地黃花」到「迷彩玫瑰」,中國女兵一直昂揚在打贏路上

從「戰地黃花」到「迷彩玫瑰」,中國女兵一直昂揚在打贏路上

從「戰地黃花」到「迷彩玫瑰」,

中國女兵一直昂揚在打贏路上

作者:兵語

1910年8月,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在丹麥舉行,大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提出的一項倡議獲得一致通過:每年3月8日,將作為國際勞動婦女自己的節日。

這個日子,是紀念美國芝加哥女工為爭取自由平等,於1909年3月8日舉行的一場聲勢浩大的罷工和示威遊行。

於是,從1911年3月8日起,這個標誌婦女團結和爭取自由平等的節日,逐步在全世界推開。

回顧「國際婦女節」的誕生歷史,我們似乎能清晰看到,婦女為爭取與男性平等所走的鬥爭道路,不僅漫長,更充滿鬥爭。

鬥爭最高的形式,是戰爭。

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戰爭讓女人走開。走開,一則似乎彪炳了男性對戰爭的性別自信,再則也多少包含著男性對女人「打不了仗」這一理念之下的無奈性愛護。

戰爭是殘酷的,而女性從來都是戰爭的主要受害者。但是,戰爭卻也在歷史上一次次為參戰婦女走出傳統性別角色,艱難打開著傳統的抑制通路。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各國,女人都開始慢慢走上戰場,他們背著裝備,拎著槍支,像男人一樣地摳動板機,把子彈射向對面的敵陣地。

對於20世紀的中國婦女來說,女性的解放和民族的解放是統一的,革命本身成為女性解放的第一標誌,而女性解放也在很大程度上要經過革命戰爭來實現。在「婦女革命」和「民族革命」的雙重「戰爭」中,中國女姓譜寫了屬於自己的精彩。

1927年8月1日,中國南昌爆發起義,第一支人民軍隊誕生,從此,中國共產黨開始了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新階段。鮮為人知的是,在這第一支人民軍隊中,還活躍著一支英姿颯爽的女兵隊伍,她們或宣傳、或救護、或通訊聯絡、或協助管理財務,有的在南昌起義爆發後還千里迢迢地追趕上起義隊伍,有的在戰鬥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也就從這一階段起,中國女兵,開始一步步滲透進中國軍隊的鮮紅血脈,並發揮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930年,中共瓊崖特委和瓊崖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正式組建,這也是我黨領導下的第一支正規婦女武裝,由120名女青年組成,歸紅三團建制,轄三個排,連長龐瓊花、指導員王時香。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紅色娘子軍」。聽,她們昂揚而豪邁地唱著歌走來了:「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

在革命戰爭年代,人民軍隊中的女兵不僅直接參戰、直面敵人,有的甚至還擔負起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的重任。紅軍時期,曾出現過獨立的女兵班、排、連、營、團、師建制和有相應職務的女軍官,人數最多達到近萬名。

除了獨立的女子作戰部隊外,女軍人還分布在各部隊的工兵營、新劇團、糧食局、被服廠、軍醫院、運輸隊、宣傳隊,擔負通訊、醫護、後勤保障、政治宣傳等多種任務。

長征時期,女軍人由單純做革命鬥爭準備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到參與軍事鬥爭中的思想宣傳和戰場救護工作,由臨時奉命參加阻擊戰鬥到與男軍人一樣獨立擔負任務投身於血與火的戰場,都出色地完成了各級賦予的任務。

項英在《我們的女戰士》一文中,曾這樣描述抗戰時期的女兵:「我們的女同志,在生活上,她們完全軍隊化了,同部隊的戰士一樣,都受過了政治教育和軍事鍛煉。我們全部工作人員,都要下操,上軍事課,學習野外戰鬥動作,女同志照樣參加,在這方面,女同志與男同志沒有什麼區別。多數女同志已能了解初步的軍事基本知識與動作,會使用步槍,目前,她們除工作外,正繼續學習軍事的一切必要技能與知識。」

事實的確如此。抗戰時期,成建制的八路軍學兵隊女生區隊、新四軍第8隊、抗日軍政大學女生大隊相繼出現,她們中有步兵、騎兵、偵察兵、通信兵、機槍手、報務員、醫務兵等多種專業。

1938年11月,延安抗大單獨成立女生大隊,共600多人,賀子珍、康克清、李堅貞、陶煥榮、林月琴、汪榮華、陳慕華、齊心等都曾在抗大學習過,在殘酷的對敵鬥爭中,她們迅速成長為能文能武的軍政幹部。

1949年2月,第二野戰軍女子大學成立,劉伯承任校長兼政委。女大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正式編製,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婦女幹部。後來,有一半以上的女大畢業學員擔任了各級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領導,有的還成為各方面的專業人才。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女軍人同樣沒有離開戰場。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許多女軍人和地方女青年積極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據1951年上半年統計,活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中國女軍人,有80%的人立了功。

誰說女子不如男!

軍事轉型的較量,讓高科技逐步走上前台,中國女軍人照樣巾幗不讓鬚眉。據不完全統計,1985年至1995年,中國軍隊中的女科技工作者獲科研成果獎3000多項。其中,以她們為第一研究人員的有25項,為主要研究人員的有83項。

這些新時期中國軍隊的第一,同樣,充滿著戰場的濃濃硝煙味。

2009年4月,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戰鬥機女飛行員身影。當年,她們首次代表空軍女飛行員駕駛國產殲擊機參加國慶60周年空中受閱。

2011年年底,全軍第一支「女子導彈發射連」成立,她們已將3種型號的10餘枚導彈成功送入藍天。

2012年6月,解放軍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劉洋作為「神九」航天員乘組成員,飛向茫茫太空,成為中國首位飛天的女航天員。

2012年9月,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配備了將近5%的女性艦員,幾乎涉及艦上所有專業。

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國首次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舉行閱兵式,三軍儀仗隊首次出現女兵,聯合軍樂團首次出現女兵。當日,解放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少將田鷗帶領「白求恩醫療方隊」經過天安門廣場。這是新中國閱兵史上第一位女將軍帶領方隊經過天安門廣場。

……

目前,全軍和武警部隊共有13萬多名女軍人戰鬥在軍隊的各條戰線。從常規武器研製到遠程導彈發射,從原子彈爆炸到火箭、衛星升空,每一項成功都有女軍人的智慧和汗水;藍天飛行、戰艦護衛、高科技研究、女子特種兵等許多新型的軍事領域已對女性開放。

在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歷史上,戰鬥在各條戰線上的中國女兵們,不僅揮灑著中國傳統女性的偉大品質,也以無比忠誠譜寫著屬於她們的豪邁與智慧。

未來,在奔向世界一流的強軍之路上,中國女軍人不僅是一道道亮麗風景,更將是中國軍隊過硬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軍媒推薦

央視軍事(CCTV-7_Junshi)

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中心官方發布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軍視網 的精彩文章:

軍隊實戰化練兵場上究竟該刮啥樣的風?
剛剛正式施行的這部法規,對軍隊網路輿論工作意義重大

TAG:中國軍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