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課堂:家庭教育之我見

父母課堂:家庭教育之我見

高爾基說

愛自己的孩子

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

但是教育好孩子

卻是一門藝術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

父母除了承擔撫養義務

更要為孩子的家庭教育負責

家庭教育即家教,通常是指長輩對其子女的教育和施與的影響,主要包括父母親的教育,同時也包括爺爺奶奶輩的影響。我們父母常常會重視學校教育,因為學校教育是育人的主陣地,卻忽視家教的重要作用。在優秀的家教下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這是眾所周知的,現實的情況卻是不甚理想的。古語道:「養不教,父之過。」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缺位導致孩子成長偏離健康向上的合理軌道,這種嚴重的後果絕對不能只歸咎於我們可愛的孩子,更大的責任則在於家長。

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麼,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與光碟,讓她自己學會放,怎樣講故事,平時,我講一次故事,然後讓她自己再講一次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著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並引導孩子思想的培養。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不管在什麼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說髒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裡,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說髒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現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並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於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於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麼,不準做什麼,更不能利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認知。

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境的區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值得驕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會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江娃娃 的精彩文章:

TAG:錢江娃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