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昆蟲的「耳朵」在哪裡?

昆蟲的「耳朵」在哪裡?

人呆手戶

「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台

對於耳朵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我們能夠聽到聲音全靠耳朵。

GIF

而且耳朵除了發揮聽力作用外

可也是賣萌首選。

GIF

好舒服,再摸兩下

GIF

鏟屎的,別摸了

但是蟲蟲的「耳朵」有人見過嗎?

難道它們沒有長「耳朵」?

可它們又是怎麼聽到聲音呢?

不聽不聽,小狗兒念經

其實,昆蟲身上發揮聽覺作用的是聽覺感受器,它可跟人類的耳朵有很大的不同。

正常的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範圍在20~20000Hz,而昆蟲能感受的振動頻率低至1~2Hz,高至超聲波頻率100kHz以上。也就是說,許多昆蟲可以聽到的聲音我們是聽不到的。

昆蟲中最重要的聽覺感受器為鼓膜聽器(tympanal organ),它普遍存在於能夠發聲的蟲蟲中。鼓膜聽器在不同的昆蟲中所在的位置也不盡相同。

紅色區域為不同昆蟲鼓膜聽器的位置

(1.鱗翅目:天蛾 2.雙翅目:虻等 3.鞘翅目:金龜甲 4.直翅目:螽斯等 5.半翅目:隱角類 6.鱗翅目:鳳蝶等 7.螳螂目:螳螂 8.鱗翅目:夜蛾 9.鱗翅目:螟蛾 10.鱗翅目:尺蛾 11.鱗翅目:鉤翅蛾 12.直翅目:蝗蟲 13.鞘翅目:瓢蟲)

如許多直翅目昆蟲的鼓膜聽器位於其前足脛節基部。

?Alexander Rauch flickr

來源:bugguide.net

夜蛾科蟲蟲的鼓膜聽器常位於胸部,它們能接收到蝙蝠發出的超聲波並作出相應措施來逃脫抓捕。

螳螂可是「獨耳俠」,它唯一的一個的鼓膜聽器位於後胸腹面中線的溝槽內。

而草蛉的鼓膜聽器則藏在翅的基部,輕易不讓人發現。

蟲蟲的聽覺感受器除鼓膜聽器外,還包括聽覺毛(auditory hair)和江氏器(Johnston"s organ)。

聽覺毛為毛狀感受器,結構簡單,特化程度低,主要位於昆蟲體表,其中觸角、尾須等處的聽覺毛尤為敏感。甘藍夜蛾Mamestra brassicae的幼蟲長有約0.5mm的胸毛,對150Hz的振動非常敏感。

德國小蠊的尾須上也具有聽覺毛,當它在鼓膜聽器受損後仍可對聲波刺激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家中「小強」生命力如此頑強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大部分的成蟲和幼蟲都有江氏器,它位於昆蟲觸角梗節處。

彩萬志 繪圖

江氏器的主要功能為感知和控制觸角的方位和活動,只有在蚊蠅等類群的蟲蟲中才具有聽覺作用。

蟲蟲們利用聽覺感受器聽到了聲音,從而可以進行「語言交流」。部分雄性昆蟲,蟋蟀、蝗蟲、蟬等都可以通過「高聲歌唱」來吸引雌性。

而有些昆蟲發現有其它雄性侵佔自己領地時,也會發出敵對鳴聲進行示警。

奧寄蠅族Ormiini的昆蟲可以在漆黑的情況下,通過鳴叫聲辨別出寄主的位置,並在其體上產下幼蟲。

現代農業中,我們還可以利用聲音對害蟲進行防治,如用揚聲器播放雄蟲叫聲來誘捕雌蟲以達到生物防治目的。

雖然昆蟲的「耳朵」

我們不能看到,

但動物們的萌萌噠耳朵

卻還是可以吸一吸!

兩隻耳朵豎起來

我發誓,我的耳朵不長這樣 來源:thewhoot.com

如果只看耳朵

你能猜到它們都是什麼嗎?

來和我們留言分享吧~

繼續閱讀漲姿勢

圖片來源:Pinterest Google 圖片出處見水印

王珊 等 《昆蟲的聽覺器官》

彩萬志 等《普通昆蟲學》(第2版)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

原創作品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呆手戶 的精彩文章:

最美蜘蛛精抱團來襲,二師兄,你接招吧!
仙氣飄飄的「精靈」來襲,可為何長相卻慘遭嫌棄?

TAG:人呆手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