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哲學是每個人的事業而非少數人的職業

哲學是每個人的事業而非少數人的職業

哲學應該是「學」與「思」相結合,甚至於「思」大於「學」。

一般的學科首先是「學」,「學」對應的是知識,知識都已經是固化的,只要不是嚴重弱智,假以時日,都可以「學」會。在古漢語中,學的繁體字是「學」,這個字本來含義就是一個人來到神廟對神龕頂禮膜拜,用現在簡單一點的話來講就是,把已經形成的或者別人教導的知識、命令複製下來或者去執行,這裡面不需要自己的「思」。所以《論語》中開頭就說,學而時習之,光學不習不行,光學只不過是佔有知識而已,你佔有知識多,你也就只是一個技工,充其量是個專家,就好比你比別人近水樓台能去執行上級的命令一樣,也就是個跑腿的,跑龍套的,這樣顯示不出你的層次高。

說到哲學的價值,哲學就不是培養技工和跑腿的學問,按照中國哲學的說法,哲學是「大人之學」,不是「小人之學」。哲學的世界裡,知識性的「學」不是目的,而是學會思考。哲學首先不是「學」,而是「思」,或者說讓「思」來帶動「學」。《論語》里的「學而不思則罔」,就是這個意思。「罔」是什麼,「罔」就是糊塗,光學不思就會糊塗,因為你不懂得這個知識的前提邏輯、內在根據、來龍去脈、包含的問題、發展的趨勢,所以那種知識對你的生命世界是外在的,你在生命世界遇見新問題,就只能按圖索驥,發現不好使,你就會對知識產生懷疑,這樣就越來越糊塗。本來學的目的是為了弄個明白,但是光是「學」,一味的苦學,蒙著腦袋死學,結局必然是「罔」哲學的這種「思」,就特別需要悟性,沒悟性,你就會陷在知識的世界裡,到不了一個新高度。有個笑話說有的人搞了幾天哲學就可能比那些弄了很多年的人更接近哲學的本質,這是完全可能的。光學不思就去「習」,那叫執行,那叫比葫蘆畫瓢,那不叫實踐,實踐一定是搞明白了學到的知識,再去實踐,然後推陳出新,才能反哺「學」,並且也推動「學」的進一步擴展。

問題是,「思」什麼?「學」了需要「思」,「思」就是哲學的本質,因為哲學本身不是分門別類的具體知識集成,哲學對現實世界是無能為力的。哲學是「愛智慧」,「愛智慧」是什麼意思?「愛智慧」就是去「思」,通過去「思」更智慧地回答新問題,去把真理的層次拉高,這才叫智慧,哲學就是「愛」這樣的智慧,知識和智慧不是必然成正比的,不是說,你知識越多,就越有智慧,有的時候,知識反而是藩籬,成了壓制智慧的惰性力量。思什麼呢?去思問題,這樣,哲學就不是直接去面對現實世界,而是去面對現實世界的問題,哲學專註於這種「問題意識」,但是這些問題基本上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這樣哲學就在問題構成的思想中不停地追問,哲學才是「思想中把握的永不停止的時代」。休謨要把形而上學扔到火里去,這是對的,因為從知識的角度看,哲學命題既不是分析命題,也不是綜合命題,所以哲學真的從知識的角度看是不著調的,因為哲學壓根兒就不增加知識,也不減少知識。問題是,休謨這麼干是從知識的角度看形而上學的,帶有強烈的時代痕迹,因此,康德才會站出來給哲學辯護,他怎麼辯護呢?康德說,搞錯了,形而上學提供的不是科學意義上的知識,哲學形而上學只能是道德形而上學,哲學根本就是一種理性批判。

我們前面所說的「思」,就是哲學的理性批判,也可以說是反思,這種理性批判的後果,使得哲學根本就是一種思維方式,不同的哲學,實際上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所以說哲學也就是哲學史。那為什麼會不同呢?關鍵就是人們對哲學問題的理解不同。怎麼反思?怎麼批判?要懷疑,要分析,要論證,反思和批判都是為了重新解決問題的合法性,都是為了更接近於問題的真理性,在這種反思和批判中,問題的可能性得到源源不斷的展示,我們也就越來越能智慧地看待一切。所以說,反思和批判一方面是解構,一方面是建構。

說到這裡,是否就可以說,學而不思則罔,那麼就不用學了?不是的,還有一句,思而不學則殆。有人說,六祖慧能不是說了嗎?諸佛妙理,無關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是,這是極端例子,而且那是禪宗,不是哲學,哲學要在理性法庭上明明白白說清楚的。這就好比世界觀也不是哲學,因為世界觀沒有經過反思和批判,只是保持自己的世界觀層次的話,也不需要這麼做。殆,就是行之不遠的意思,沒有充足的知識,你的哲學反思和批判就很空洞,就無法深入,沒有充足的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的知識,即便你提出了新問題,也很難深入,所謂的智慧也就是小聰明,不能長久。所以知識對於哲學還是很重要的,但是要超乎其上,應該把知識作為進一步更深刻哲學思考的基礎。

既然哲學是一種反思和批判的活動,那麼哲學就不是少數人的職業而是每個人的事業。反思什麼?反思生存的價值,批判什麼?批判一切標榜合理、合法、真理的思想。哲學既然不存在知識的功能,那麼那些以哲學為職業的少數人,如果不能體現哲學的本質:在反思和批判中創造新思想,又不能通過哲學的講授實現對別人的思想啟蒙,那麼就是對哲學的竊據,這些人就是真正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是所謂的知識界最尷尬的群體,這些人,只不過是把哲學當飯碗而已。很簡單,他所擁有的「滿腹學問」不是知識,因而沒有任何實際用處,他又沒有思維能力去推動思想的發展,或者發揮哲學的啟發性去啟發別人做一個哲學教育工作者,因而那些竊據哲學高位的哲學「大家」,實際上是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人。因而,真正的哲學只是屬於三種人,一是純粹的哲學家,一是在具體知識領域的思想家,一是以思想啟蒙為目的哲學工作者。前者比較好理解,哲學體現了思維方式的變革,有點兒類似於亞里士多德所謂的「第一哲學」。後者則是哲學可以體現自身的獨特功能:反思和批判知識,發現新問題,把這個知識領域推向新的層次,有點兒類似於亞里士多德所謂的類似於倫理哲學、經濟哲學等「實踐哲學」。第三種人實際上是不是在從事哲學,而是在從事教育,他們是在做哲學啟蒙,他們是活雷鋒,是梯子。除此之外,再無任何所謂的哲學「大家」或者形形色色的哲學名頭存在的必要。王國維那句「為哲學家而不能,為哲學史家而不願」的興嘆,其來有自。

要我說,哲學是最具有人文主義關懷的學科,哲學應該是每個人的事業,事業是立命,職業是安身。你不一定要當哲學家,能當上哲學家當然是一種神聖的事業,因為哲學面向真理,毫無功利性,是人類之光,這時候,事業和職業是一回事。要麼就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藉助於哲學的思維方式,懷疑、反思、批判發現新問題,做一個推動這個領域發展的人,這也是一種能創造價值的事業,這些人一般被稱作諸如「法哲學家」、「社會哲學家」、「心理哲學家」等專業性思想家。因為哲學是要促使每個人擁有一種哲學的品性,那就是善於懷疑,去反思和批判,去發現新問題,去把問題推向更高的層次。試問,那個人不需要這樣的哲學品性呢?那個人的發展能夠脫離哲學這種品性呢?甚至於可以說,這樣的人才真正體現人的本質屬性:生命不止,創新不息。

在這個意義上講,不一定要去當哲學家,但是每個人一定都要學哲學,都要有哲學頭腦,要我說,大學教育最該學的就是哲學,不管是啥專業,而且要學好哲學,學好哲學了專業課才會有創造性突破。有哲學頭腦,既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也會充滿人生的趣味,因為哲學視域下的人生,不再平面化,不再單調,不再短視。事實上,那些各個領域的大家,如果是大家的話,也同時是哲學家,他們都可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善於懷疑,善於反思和批判,發現新問題,進而嘗試著解決,進而推動這個專業的發展。這樣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歷史上的那些大家,都不是單才,都是通才,通識教育和哲學在內在追求上是一致的。這樣也就說明了,為什麼我們的大學,一定要實行通識教育,由博而專,其專彌深,不實行通識教育的所謂大學,永遠停留在學知識的層次,只是高級一點的專業技術學校而已。

那麼對於非哲學專業的學生,如何學哲學呢?哲學是一種主體性的活動,學習哲學也應該是主體性地學,而不是被動性「被教育」,也就是說,你要以自己的主動思考參與哲學問題的理解,生理學不是教人消化的,哲學也不是思維技巧大全,沒有主動性思考,哲學思維是建立不起來的。進一步,既然哲學是一種反思和判斷的能力,是通過論證來講道理的活動,是最大限度的思想寬容下的求真活動,那麼哲學的學習就要以達到這種能力為目的,而不是強調非常全面地記住哲學家都講了啥,因為他們講的都不是知識,關鍵是了解他們的哲學體系背後的思維方式,再說了,幾乎每個哲學家都不一樣,有的甚至於南轅北轍,記的知識點越多,就會越糊塗,關鍵是思維導圖的勾勒,理解他們思維方式,理解了思維方式,就可以感受到人類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並對自身有所啟發。光學不思,黑格爾做了個的比喻,就好比動物聽音樂,只聽到音節,聽不懂旋律和和諧性。這裡不是說哲學史不重要,哲學就是哲學史,但是哲學既然不是進化的知識體系,因而把握哲學史的思維邏輯進程就很重要。如何達到對思維方式的掌握?還是要「思」,思為主,學為輔,可以對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哲學流派的經典著作實行研讀,像諸如所羅門的《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孫正聿的《哲學通論》這樣問題導向很強烈的經典哲學通論性書籍。也要多讀些宗教神學、天文學、詩歌、歷史這樣「無用之大用」的書,這些經典著作里,不是字,是生命,這些書能幫人形成一個足以抗拒外部世界不良影響的精神世界,最好的進步捷徑是讀最好的書。同時,善於懷疑,也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嘲諷,要有思想的勇氣,培養思想的能力,多和人討論,多獨立思考。當然選擇哲學著作很重要,因為也不可能研讀太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哲學,是愛智慧的事業,是讓人高貴的事業,尤其是,是你自己的精神事業。唯光陰與哲學不可辜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書院居方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金蘭書院居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