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雅知心禮包 送給知性的你

博雅知心禮包 送給知性的你

長按海報二維碼,免費領取知心禮包

生活再疲憊,也要有一顆文藝的心

再忙,也要給自己留點讀書時間

再累,也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博雅知心禮包 送給知性的你

名家精緻文學小課

《小團圓》

《巨流河》

《詩經·桃夭》

《葉芝:當你老了》

幫助整日勞累的你

暫時逃離日常

進入一個可以安靜地和自己待一會的

文學世界

做一個知性媽媽

陪伴孩子遇見世界

勇敢、努力的你

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從今天3.8開始,與百萬知性媽媽同成長

你將會成為朋友圈裡的焦點女神

博雅知心禮包 送給知性的你

名家精緻文學小課:《小團圓》、《巨流河》、《詩經·桃夭》、《葉芝:當你老了》。

《小團圓》

簡介:《小團圓》是張愛玲後期唯一一部長篇創作,1976年完成後因各方原因未能發表。十四年後,經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授權,《小團圓》才得以於2009年出版。《小團圓》以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刻畫出男男女女的矛盾掙扎和顛倒迷亂,映現了人內心深處的複雜情結。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你將聽到什麼?

1、《小團圓》出版時引起轟動的三個原因

2、 很多人認為《小團圓》是一本自傳體小說,徐慶全對此有不同的解讀

3、 根據張愛玲的遺囑,《小團圓》是要銷毀的,為什麼遺囑執行人宋以朗卻在張愛玲逝世十幾年後仍然將這本書出版了?

4、 新中國成立後,夏衍派張愛玲參與到土改運動中,張愛玲在寫作上遇到了困難,後移居美國,孤獨終老。

《巨流河》

簡介:《巨流河》是台灣作家齊邦媛的個人傳記。作者用虔誠、謙虛、忠於事實的態度敘述自己一生的經歷及所感。齊邦媛,1924年生於遼寧鐵嶺,其父齊世英,民國初年留學德國,回國後曾追隨郭松齡反抗奉系軍閥張作霖,結果兵敗巨流河岸。 齊邦媛隨父顛沛至關內,在抗日戰爭期間先後求學於天津南開中學和武漢大學。

1947年到台大任教,之後定居台灣,與大陸隔海相望六十餘年。《巨流河》以個人經歷講述大歷史,從一個戰亂中小女子的所見所聞、所知所為出發,描繪了一部縱貫大半世紀、橫跨海峽兩岸的民族痛史,讀來如千川入海,激起回瀾無數。

齊邦媛(1924~),女,漢族,遼寧鐵嶺人,台灣地區以及國民黨政界人士齊世英長女,國立武漢大學外文系畢業,1947年到台灣,1968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1969年出任中興大學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1988年從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任內退休,受聘為台大榮譽教授迄今。

你將聽到什麼?

1、為什麼說作者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是個「若隱若現」的名人?

2、齊邦媛為什麼要在84歲高齡時動筆寫這本回憶錄?為什麼她被稱為「永遠的齊老師」?

3、美學大師朱光潛是什麼樣的老師?齊邦媛和朱光潛有著怎樣的「通感」?何為「通感」?

4、在抗戰的大時代背景下,象牙塔中情竇初開的少女齊邦媛和飛虎隊員張大飛的青澀初戀

5、齊邦媛到台灣後,如何推動了台灣文學的發展?

6、抗戰結束半個多世紀以來,兩岸記錄的抗戰歷史有何不同?今天我們該如何回看這段歷史?

領讀者:徐慶全

獨立學者,早年從事敦煌古文書研究。後以編輯為業。徐慶全專門做過新中國成立後的文壇研究,與那個時候風起雲湧不同,今天的文壇新秀尚且沒人關注,更別提老作家們了。所以徐慶全的研究,不管做的有多好,都火不起來。

而且,徐慶全研究的是作家們「輝煌」又難堪的往事,難免會讓今天衣冠楚楚的他們感到不高興,但,越是這樣,徐慶全就越興奮。「徐慶全做事,大半是為了好玩」,著名學者張鳴老師評價說。

《李山講詩經》之《周南 桃夭》

簡介:《周南桃夭》出自《詩經·國風·周南》。這是一首祝賀女子新婚的詩。全詩構思工巧,層層遞進。而且《桃夭》所創造的比興,已成為後世文學作品中的成語,「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也被後世奉為結婚的楹聯。寫過《詩經通論》的清代學者姚際恆說,此詩「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並非過當的稱譽。

李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詩經》研究專家,博士生導師,曾先後師從啟功、聶石樵、夏傳才等學界諸耆宿。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化史,在《詩經》研究、先秦兩漢文學研究領域卓有成就。

詩經,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底。桃夭這首詩是女子出嫁時的歌唱。逃之夭夭,不是比喻出嫁的女孩子長得有多美,它是以天地的生機勃勃,表現出嫁女子的天地靈氣,突出的是發乎天地的生命力,是以一種天地特有的春光靈光,來形容女子的鐘靈毓秀。這就是《桃夭》的魅力。

《葉芝:當你老了》

簡介:《當你老了》是威廉·巴特勒·葉芝於1893年創作的一首詩歌,是葉芝獻給女友毛特·岡妮熱烈而真摯的愛情詩篇。詩歌語言簡明,但情感豐富真切。詩人採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

主 講:李杜前新東方高管,前武漢新東方學校校長,被譽為英語教育界最優雅的大師,有一口純正的倫敦腔。曾旅居倫敦,現定居香港。

講述愛爾蘭詩人葉芝的曠世絕戀,配以簡單雋永的詩歌,並欣賞幾首葉芝詩歌改編的歌曲。

葉芝的愛情,如果混淆時空,彷彿徐志摩愛上了反清女俠秋瑾。當「輕輕地我走了」,遇上「不惜千金買寶刀」,一場苦戀緩緩展開。

葉芝愛慕的女子毛崗,投身愛爾蘭獨立運動,無數次拒絕詩人的求婚後,嫁給了獨立運動的一位少校。書寫悱惻詩句的書生,抵不過廝殺的漢子。

葉芝說:「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朝聖者般的靈魂,愛你衰老後臉上的痛苦皺紋。」

毛崗說,「我拒絕了他,把他還給整個世界。」

謝謝毛崗,讓我們讀到了葉芝的詩。

掃描海報二維碼,領取知心禮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雅小學堂 的精彩文章:

《春曉》真捨不得讓春天走啊
冬至:冬天的花,散發著春的味道

TAG:博雅小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