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漢與東漢之間到底相差的什麼呢

西漢與東漢之間到底相差的什麼呢

西漢與東漢,看上去很像是一個朝代的延續,但實際上應該看作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表面上看,西漢與東漢,無非是一個建都於西面的長安,一個建都於東面的雒陽(東漢時這個字就這麼寫),皇帝都姓劉,而且往祖上數都是一家人;中間雖然隔了王莽篡漢的15年,還有玄漢兩年,但是這更像是個小插曲,主流還是一個朝代。東漢的皇帝也是這樣自居的,後世史家也是這樣認為的——好像一切都沒有問題。

但實際上,西漢和東漢(或稱前漢和後漢,在五代的後漢出現之前,更多是這樣稱呼),無論從立國基礎、皇權強弱、社會結構等等,都是非常不同的。

西漢建立在秦朝的廢墟之上。彼時,古之封建被秦始皇徹底消滅,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之時,天下已是一個平民社會。漢高祖劉邦在跟舊貴族、新軍閥的鬥爭之中崛起,破除了項羽為首的舊貴族封建復辟勢力,建立起了西漢的中央政權。

西漢,是個晚熟的朝代,草創之時並不甚強,為安撫群雄,不得不行郡國制,依然保留部分封建殘餘;又受北方匈奴壓迫,不得已行和親。隱忍數十年,漢皇漸次翦除異姓王,拆分同姓王,北擊匈奴,南收南越,降服西南夷、東南夷,奠定了漢文明的基本版圖。

這一過程,跟西漢中央政權的不斷集權是分不開的。所以西漢總體上是一個中央強勢的政權。

但中央的權威,在西漢末年受到了挑戰。漢初開始的休養生息,催生了地方上的豪強勢力,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大措施,就是裁抑豪強,打擊遊俠。但是到了西漢末,地方豪強與儒家官僚階級相結合,對皇權形成了威脅。

西漢中央政權從未放棄加強中央權威的努力。在儒家「禪讓」思想的影響下,甚至推出了王莽來和平地改朝換代。

本來,王莽出身外戚,又是「當世大儒」,是皇權和儒家都能接受的人物。但是他上台後全力推進「改制」,可是食古不化,又太過著急,招致了豪強階層對他的怨恨,終於釀成天下大亂。

豪強階層要想掌握政權,一定要尋找到合適的代言人。由於漢朝聲望尚在,這個人選最好是劉姓後裔。從新莽年間數個被推上前台的人物都可以看得出來,無論是劉盆子還是劉玄,都是漢室宗親,劉秀本人,也是漢室後人,這是一個必備的條件。

可是這個人要想坐穩天下,就不得不獲得豪強階層的支持。這就決定了,未來的政權,無論是誰當皇帝,都不再是西漢那樣的強勢政府。

經過一番角逐,劉秀勝出。這就是東漢。

劉秀本南陽大族,他哥的威望其實比他要高,可是死於鬥爭之中。劉秀繼承了兄長的遺產,又有一群出身豪族的「雲台二十八將」輔佐,當了皇帝。這個政權的立國基礎,就是這些豪族的支持,這就跟西漢很不一樣。

東漢的格局,整個就比西漢來得小,雖然仍然可稱「強漢」,但是比起西漢鼎盛時期要弱。

西漢的皇帝,多數都比較強勢,只是到了末期,才由外戚把持朝政;而東漢只有前面幾個皇帝像樣,後面的皇帝一個比一個小,外戚跟宦官輪流執政,政治也比西漢黑暗得多。

如果不是兩漢的皇帝都姓劉,這就是徹頭徹尾的兩個朝代啊!

傳統史家是要強調東漢的「正統性」,並且要強調新莽是「亂臣賊子」篡權,所以延續東漢的說法,把東漢視作西漢的繼承者。我們現在正是要看到兩漢的根本不同,才可以對其中的某些現象加以辨別清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談談西漢帝國與匈奴的對決
他是西漢盛世的千古一帝,開疆拓土福澤萬世,背後的原因令人佩服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