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武漢是怎麼當上國民政府首都的

當年武漢是怎麼當上國民政府首都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武漢從來沒有當過中國的首都,但實際上,1926年12月到1927年8月,武漢是當時國民政府的總部所在地,雖然只有大半年時間。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當年武漢是怎麼當上國民政府首都的。

武漢

1926年下半年蔣介石達到了人生的又一個高峰,他率領北伐軍攻克了武漢,中華民國首義之功的華中重鎮又一次回到了國民黨的懷抱,興奮難當的蔣介石立即提議,將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理由也很明確,一是為了鞏固新的根據地,二是為進一步統一中國做準備。

蔣介石

廣州偏居南方一隅,假如國民政府統一了中國,首都放在廣州,確實不方便行政管理,這是很淺顯的道理,但蔣介石也是有私心的,當時他是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但在黨內的地位不高,通過遷都,可以將廣州的那些國民黨元老排擠出新政府,他便可以大權獨攬。

國民黨元老一開始是反對遷都的,但是形勢難擋,最後還是同意了,不過,他們也採取了反制措施,那就是在武漢成立了國民黨臨時聯席會議執行最高權利,推選徐謙為主席,並準備迎接汪精衛為正式武漢國民政府的主席。

汪精衛

蔣介石大失所望,對遷都的態度也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12月13日臨時聯席會議成立,次年1月3日,蔣介石便組織會議提出暫緩遷都,後來,雙方又經過幾輪磋商,特別是蘇聯方面表態,最後決定還是遷都武漢。

武漢大學

對於這次遷都,武漢市民固然是歡欣鼓舞的,廣州市民也是歡迎的,當時廣東省代表歡送致辭稱,"巍巍政府,乘勝北遷,統一全國,似箭離弦"。

武漢怡和洋行舊址

但是蔣介石並不死心,1927年3月20日,武漢國民政府正式成立之後,蔣介石在4月18日便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當局分庭抗衡,南京和武漢的對抗,一直持續到8月份,最後的結局是蔣介石下野,國民政府從武漢遷到南京,史稱寧漢合流。

武漢大學

之後雖然武漢不再是國民政府的首都,但依舊是國民黨最重要也最重視的城市之一,1929年4月,武漢繼南京,上海,北平,天津之後,成為國民政府的第五個特別市,可以大概推測武漢在當時中國各城市中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河畔 的精彩文章:

濰坊樂道院集中營關押過的著名人物
袁世凱收回了外蒙古卻被罵是賣國賊

TAG:歷史的河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