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武夷山名人堂:「滅人慾」的朱熹

武夷山名人堂:「滅人慾」的朱熹

武夷山名人堂:「滅人慾」的朱熹

朱熹,字元晦,晚年自號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1130年生於福建尤溪。

他是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繼孔子之後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撐起了中國古文化的半壁江山。

他創立的朱子理學傳承於程顥、程頤,又獨自形成閩學體系的核心,後人稱為朱程理學。

辛棄疾在武夷山沖佑觀奉祠期間,就已經對朱熹有過極高的評價:「曆數唐堯千載下,如公僅有兩三人」。

今人蔡尚思教授(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的蓋棺定論更為到位,「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還有眾多美譽就不逐一羅列了,除了豪放派詞人辛棄疾,都是後來者的著名標籤。

一直以來,我感覺他就是一尊鎮國之物壓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案頭,巨大而沉重。


01

古代的中國,男人最好的出路就是科考入仕。

朱熹19歲登進士榜,一直到晚年被削職罷祠還鄉,歷仕四朝,算起來有50年左右,正真為官時間卻僅有9年,立朝40來天。

他24歲出任泉州同安主簿,這是管文書的小吏;

65歲任煥章閣侍制兼侍講,這是類似皇帝顧問和老師這樣的高職。

7年的宦海生涯里,他只要有機會給皇帝上課,就不失時機鼓吹理學治國,對朝政多有批評,終不討好,被一紙內批逐離。

他曾微服下訪,不徇私情,彈劾貪官,在南宋那個朝官走馬燈似輪替上場的多事之秋,主和派又佔主導地位,不屈膝投降,不阿諛奉承,得罪權臣有的是機會。人生晚年,他的學說被誣為「偽學之魁」而禁止,他的學派被斥為「偽學逆黨」而遭到迫害。

1178年,他出任江南西路茶鹽常平提舉,任上募集錢糧賑濟災民,後擬調直秘閣,他以捐賑者未得獎賞不就職。

1190年,朱熹在福建漳州為官時,土地兼并盛行,致使田稅不均,失地農民受到沉重剝削。他提出核實田畝,隨地納稅,遭到強烈反對後,忿然辭職,以示抗議。臨安供武學博士時,同主和派宰輔為了時局激烈論爭,他占不了上風,也是毅然拂袖棄官。

從他的50載為官史來看,我們還是可以知道,這位儒學大師是真正的大師,一心倡導者心中的儒家文化,儘管迂儒清高,但活得也算有尊嚴有骨氣。

武夷山名人堂:「滅人慾」的朱熹


02

有意思的是,這位宋朝學術上造詣最深、影響最大的大師,在南宋寧宗慶元二年一夜之間被整得斯文掃地,聲名狼藉。

借用時下流行的話就是被重重地閃了一下腰,「閃」得朱老夫子沒過幾年就在一片「納尼為妾」、「偽君子」、「假道學」的唾罵聲中,悲愴地與世長辭。

《宋史》卷三十七有載:十二月辛未。金遣完顏崇道來賀明年正旦。是月,監察御史沈繼祖劾朱熹,詔落熹秘閣修撰,罷宮觀。

這段記載說的是南宋寧宗慶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時任監察御史沈繼祖彈劾朱熹,向朝廷遞呈胡紘在做諫官之時撰寫的《劾朱熹省札》。

沈繼祖在這份札中羅列朱熹十大罪狀,如「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私故人財」等等,其中還包括「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家婦不夫而孕」。

這後兩條是指控朱老夫子「為老不尊」、貪色好淫,曾經引誘兩個尼姑作寵妾,出去做官時還帶在身邊招搖過市;他家中的兒媳則在丈夫死後還懷上身孕,疑是「翁媳扒灰」所致……據此,沈繼祖主張將朱熹斬首。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慶元黨案」。

武夷山名人堂:「滅人慾」的朱熹


03

此案應該是韓胄、沈繼祖、胡等人蓄意謀害朱熹。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宋寧宗趙擴為何忍心對自己的老師、當朝大儒下此狠手?

其實,問題正出在朱熹自身,朱老夫子是個書獃子,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個超級耿直的老boy。

宋孝宗時期就曾經連上六本奏疏,彈劾貪贓枉法的台州知府唐仲友,至於為何要連上六本奏疏,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有點複雜。

先是朱熹提舉浙東,查到了唐仲友的諸般罪狀,接著追捕不法人物,上書彈劾唐仲友。因宰相王淮庇護唐仲友,且「淮素善仲友,不喜熹」,朱熹不得不繼續堅持,當皇帝要王淮拿說法時,「王但微笑。上固問之,乃以『朱,程學;唐,蘇學』為對。上笑而緩唐罪」。這已經是顧左右而言他了,將一場貪污腐敗的罪行輕輕就引到了學術之爭,而宋孝宗竟然「笑而緩唐罪」,也是真荒唐了,足見專制主義之害,這樁歷時彌久、殘民之深的腐敗案就這樣被輕輕地揭了過去。

朱熹提舉浙東時,彈劾了不少貪官污吏,並非只有唐仲友一人,因而觸動了官場中龐大的關係網,得罪了一幫既得利益集團。

沈繼祖的指控只存在於這一份札中,而不見於其他文人的私人著述,更不見於官方記載,以朱熹名聲之大,南宋文人著述之豐,假設真有這種事,必不可能只有這份孤證,或許這連「證」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指控,沒有絲毫證據,足可見其偽。

而之後,南宋朝廷在貶謫朱熹的文書也沒敢將這份省札作為撰寫貶謫朱熹文書的依據(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初,台臣劾公,僅見省札,而掖垣見不敢草謫詞雲」),又可見其偽。

有人說:不管怎樣,朱熹在他的謝表裡也沒對此事辯駁,可見他默認了!

確實,朱熹在當時確實無一字自辨,但他《落職罷宮祠謝表》表示:「而臣聵眊,初罔聞知。並「乞賜睿斷」。

翻譯過來就是:這是什麼罪?我怎麼不知道?還希望皇上明察。

彈劾之詞純屬無中生有,這樣一篇羅織罪名的滑稽之詞,又有什麼好辯解的呢?另外,在宋代,朝廷獎、黜大臣,大臣都須呈遞謝恩之表。因此,謝恩並非謝罪,呈遞謝表更非自作認罪之狀。

在這封謝表呈上之後,並無什麼睿斷,政敵又繼續攻擊,朱熹又上了一封《落秘閣修撰依前官謝表》,表示不屑置辯,對於種種污衊之詞,他說「諒皆考覆以非誣,政使竄投而奚憾。」

這意思是說:想必朝廷都已考察核實過了,那我即使受到放逐也無憾了。

大家體會下這種語氣,這根本不像是認罪,而有點反諷了。

武夷山名人堂:「滅人慾」的朱熹


04

其實,辨不辯解,朱熹都是要被黜落的。

因為當時,韓侂胄當政,要排擠趙汝愚,兩人曾在扶寧宗即位後有了嫌隙,趙汝愚崇尚理學,重用朱熹等人,所以朱熹算是韓侂胄的政敵。後來韓侂胄醞釀了慶元黨禁,就有了沈繼祖彈劾朱熹一事了。

而且,此時的寧宗皇帝,也不是很喜歡朱熹。

朱熹在擔任寧宗的講師時,給寧宗講的都是有關正心誠意的說教,要皇帝的一言一行都符合聖賢的規矩。

在講書時,朱熹是一副聲色俱厲的形象,資質不高的寧宗不堪重負,自然厭煩欲去。(何忠禮《宋代政治史》)

實際上,針對理學人士的黨禁本質上實是一場政治鬥爭,而非學術之爭。

南宋嘉泰二年,通過對理學的打擊,理學人士已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韓侂胄也開始準備對金開戰,為了贏得更多人的支持,以便一致對外,有必要消弭黨爭,於是他請寧宗下詔,弛偽學之禁,不久又追復了朱熹等人的官職。

從這點看,更加證明了之前對朱熹的彈劾不過是為了迎合政治需要,而非實有其事。

武夷山名人堂:「滅人慾」的朱熹

中國近代的教育史上,前有批孔孟之道,後有思想解放運動,朱子理學在大多數人的知識儲備里,從來就是束縛人的精神枷鎖。

很多人討厭理學,討厭天理人慾說教那一套,進而討厭朱熹,實際上,自理學成為官方之學,朱熹已經去世多年了,假設還在世的話,理學的形勢估計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隨著元明清理學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假道學君子,這些人原本不過是或直接或間接剝削農民的官僚地主集團,而剛好披了一張理學的皮。人們對理學的討厭,不正是討厭這些假道學的人嗎?而朱熹在理學系統的名聲最大,自然被人揪著作為魁首來批鬥。

為人師表一生,在後世卻被無根據者抹黑,說其提倡「滅人慾」而其自身卻荒淫無道,想來也是悲哀。

朱熹登第五十年,在朝僅有四十日,外出做官也才九年,能夠為民請命,懲治貪官,抑制兼并;具有理想主義傾向,多次被召不拜;家中常貧困,招待四方求學之人,也只是豆飯藜羹;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著書講學,著述豐厚,臨死前一天還在修《大學》的注,真正做到了畢力鑽研,死而後已。

他屬於最沒有故事的人,既沒有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也沒有滑稽詼諧的趣事,更沒有詩酒風流的艷聞,這樣一個立身端正的人,他的品德與思想,值得後人學習。此外,朱熹還是孔廟中唯一非孔子弟子而配享孔廟的一人。

1200年他去世時,「偽學」尚未解禁,在朝廷嚴密監視「逆黨」的情況下,建陽考亭這等交通不便的山區小縣鄉間,他的學生們置身家性命於不顧,從四方趕來祭悼送行,六千之眾呀!這中間當然不乏被後人尊稱為「武夷三翁」其餘兩翁,已是花甲之年的辛棄疾和陸遊。

武夷山名人堂:「滅人慾」的朱熹

將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異人。使其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用能於期歲之間,靡然變天下之俗。

那個讓中國人恨其不爭的宋朝,面對外侮手無縛雞之力卻內鬥不已,卻成就了科技、文化的空前繁榮。

那個站在中國文化案頭的男人,以儒學為主體,融合佛道兩家理論進行充實,集孔子以下學術思想大成,形成完整龐大的儒學思想體系,構築起從13世紀直至20世紀中國處於統治地位的思想理論,成為中華民族主流的價值觀念,代表著具有普遍意義的傳統民族精神。

那個朝代,那個人,讓「巨大而沉重」的中國文化漸漸有了生氣,枯木吐翠、雲蒸霞蔚、活泉奔瀉,猶如生機勃勃的武夷山。


【寫在後面可不看的後記】

在寫之前,本來是想寫「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家婦不夫而孕」這兩件事,寫時查了許多資料,發現這事內幕比較深,而朱熹作為一代儒學大師,學子無數,也不大可能浪得虛名,所以最後還是剎住車,武夷山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有來過的客人言:「此處是仙靈之地,為龍脈。」

文章是小妖閱眾多書籍及資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謝謝。

本文參考文獻:1. 《宋史》2. 《朱文公文集》3. 余東海《為朱熹洗冤》4. 謝謙《朱熹與嚴蕊:從南宋流言到晚明小說》5. 束景蕙《不必美化封建官僚唐仲友》6. 束景蕙《<卜運算元>非嚴蕊作考》7. 洪邁《夷堅志》8. 額爾德木圖《周密<齊東野語>研究》9.張培鋒《南宋一樁貪腐案_朱熹彈劾唐仲友史實探微》10.朱熹百科詞條11.朱熹評價知乎問答12.唐仲友嚴蕊百科詞條13.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硬勘案大儒爭閑氣,甘受刑俠女著芳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