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年讀書生涯

二十年讀書生涯

當愛已成往事

 霸王別姬

李宗盛;林憶蓮 

00:00/04:38

小學時喜歡讀演義小說和武俠,比如《興唐傳》《呼家將》《岳飛傳》和《雪山飛狐》等等。生於偏遠山野,識字於八十年代中期,書籍奇缺,我所能讀到的書大都殘缺不堪,或有頭無尾,或有尾無頭,或無頭無尾,難得見一本有頭有尾不缺頁的書。可能正是這個原因鑄就了我殘缺不全的性格,做事有始無終,沒做完的部分就會去想像。母親不識字,父親林業高中畢業,不是書香門第,家無藏書。高雅的書難得見到,像四大名著,好像就見過一套《水滸傳》,主人也只是拿出來炫耀一下不肯借出。這決定了我現在的談吐舉止一看就是個識字的鄉下人。小學五年級時,老師們沒書看了,就去翻我的課桌,當時覺得挺驕傲,老師也看我的書。小學畢業那年暑假,從一個退伍軍人那裡借了幾本雜誌,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最後索性不歸還了。他也沒向我索要,現在想來還心存感激。放羊一樣的小學生活,自由自在,在快樂中很快過完了,之後便開始了漫長十幾年的離家求學生涯。

小學畢業,有幸考上了重點初中,離家二十多里,買不起自行車,一學期學費60元,一輛一般的自行車得200多元,再加上個子小腿短,也不敢騎自行車翻山越嶺。上學回家都是步行,還要背一捆柴,提一袋子麵條和菜,好在一周就一個來回。在學校里,無錢買飯,自己打水做飯,飢一頓飽一頓的上完了初中。初中時學習緊張,不是我緊張,是學校讓我緊張,課外書難得一讀,沒時間也不讓看。有空去鄉里新華書店轉轉,看著那裝幀漂亮的武俠小說,沒錢買只好流流口水。初三時,一位玩伴送給我了一本《唐宋詞鑒賞》,似懂非懂的抽空讀讀,那是我初次接觸真正的高雅文學。

中招考試,考上了縣重點高中。我們鄉一年就能考上三五個,想想也確實驕傲。縣城裡書店多,同學們家裡的藏書也比較豐富,可是我對演義和武俠已經沒了興趣,只喜歡看詩詞類的書。一進高中,先買了本《唐詩六百首》,比《三百首》多300首。後來又攢錢買了本《流沙河詩話》,翻來覆去地讀。九十年代,印刷技術落後,質量低劣、錯誤百出的盜版書盛行。好在價錢便宜,高中時買的盜版《魯迅全集》和《李敖文集》現在還沒扔。同時開始接觸哲學書籍,可惜自小缺乏哲學思想教育,根本看不懂。買的一本《尼采文集》,根本不知道說的什麼。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縣高中管理鬆散,渾渾噩噩中,度過了三年,高考什麼也沒考上。痛定思痛,破釜沉舟,複習了一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一切都好像命中注定,99年我考取了某大學的中文專業。

上大學前,決心發憤讀書,大學圖書館裡的書一輩也看不完。可惜我沒有珍惜那來之不易的讀書時光。好書借了不少,讀完的不多。好在畢竟是中文系,即使不讀書,周圍的環境也能把你熏成個酸秀才。書沒認真讀幾本,倒是省吃儉用地買了不少書。大學畢業往單位運東西,光藏書裝了七大紙箱。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讀書不少,其實那些書基本都沒讀過。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我算是深有體會。

工作了,可以為不讀書找一千條理由。現在書讀的少了,文章也不寫了。可能是年少輕狂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也可能是因為生活在一個失語時代自己不想思考不想表達了,更可能是前人的肩膀高得讓我感覺沒有能力爬不上去氣餒了。「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翻開古書,自己那一點感悟早被先人闡明了,那一點情感早被前人抒發了,高興之餘不免懊喪。豪情壯志沒有了,那把劍還沒有磨出霜色已漸顯銹跡了。工作之餘,也翻翻書。偶爾讀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書,絕不是故作高雅,實在是因為長大了、成熟了,悲歡離合、事事非非的書已了無興趣了。網路時代,資源不缺乏,電腦里下載的電子書,簡體繁體橫排豎排的足夠我讀一輩子。

陶淵明閑居南山,與世無爭,閑暇之餘也不忘讀讀《山海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確,沒有叱吒風雲的本領,讀書勵志確是必不可少的。文人雅士總是把讀書寫得很美好,就像他們能把平常的景物寫得美不勝收一樣。「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深奧難懂的書不嫌枯燥,能以恬淡的心境去讀,並且入迷到「不知春去幾多時」,實在是一種令人羨慕的體驗。

此文作於2009年,是響應當時學校讀書協會號召寫的一篇閑文。現在重讀,像是一篇簡短的自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姬清偉 的精彩文章:

TAG:姬清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