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文武兼修,因深受康熙賞識,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卻英年早逝

此人文武兼修,因深受康熙賞識,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卻英年早逝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生於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御前侍衛

納蘭性德成為進士時年僅二十二歲,康熙愛其才,又因納蘭出身顯赫,家族與皇室沾親帶故(納蘭的母親出身愛新覺羅皇族;納蘭的曾祖父金台吉是葉赫部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極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邊授三等侍衛,不久後晉陞為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還曾奉旨出使梭龍,考察沙俄侵邊情況。

寄情詩詞

作為當朝重臣納蘭明珠的長子,本來註定榮華富貴,繁花著錦。作為皇帝身邊的,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參與風流斯文的詩文之事。隨皇帝南巡北狩,遊歷四方,奉命參與重要的戰略偵察,隨皇上唱和詩詞,譯制著述,因稱聖意,多次受到恩賞,是人們羨慕的文武兼備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隨身近臣,前途無量的達官顯貴。

但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內心深處厭惡官場的庸俗虛偽,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納蘭一生雖懂騎射好讀書,卻並不能在一等侍衛的御前職位上揮灑滿腔熱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康熙十六年盧氏難產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為《飲水詞》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後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

納蘭性德24歲時將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9首,合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高度評價。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

納蘭性德交友「皆一時俊異,於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為江南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納蘭性德對朋友極為真誠,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他們的品格和才華,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樣,當時許多想升官發財的名士才子都圍繞在他身邊,使得其住所淥水亭(今宋慶齡故居內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難怪性德會說「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將自己的出生比喻做「緇塵京國」,「勛戚」出身使他夢想成空,一腔抱負斷送在這「烏衣門第」,他悲憤的吶喊「有酒唯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壯志難酬,還因此失去自由。從此以後,宛若奴僕家丁,處處體察皇帝意圖行事,像是套上金玉枷鎖,埋沒了錦心綉腸,豪情壯志,只能學習脅肩諂笑,阿諛奉承度日。完全找不到自身價值所在。這與性德追求攻讀經史,著書立說,翹首青雲,搏擊長空的想法差之何止千里!對於一個清高自許的年輕才子而言,別人眼中皇帝身邊的貼身寵兒卻是個恥辱,是個形同行屍走肉的奴僕!他的失望和憤慨是可以想像的。

此外,性德在康熙帝身邊伺候將近十年之久,深刻體會何為「伴君如伴虎」,雖然人人都對他說「非久且遷擢」、「有意將大用」、「行付以政事,以展其中之所欲施」來寬慰他,可是終其一生,性德並未等來賞識重用的那一天。每日還是如履薄冰,提心弔膽,憂懼頹喪,惶惶不可終日。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納蘭性德葬於何處位於海淀區上庄鄉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處台地上。建於清代順治三年,總面積約為340畝,墓地分為南壽地、北壽地兩個部分,共有寶頂9座,土墳兩座。

納蘭性德墓的寶頂建築宏大,底座為青石,寶頂中部為漢白玉,鐫刻有圖案,上部為三合土夯實的半圓頂。納蘭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後多次被盜。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70年冬,被徹底拆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是如何除掉鰲拜的
康熙為何要兩次廢掉太子胤礽?真的是太子咎由自取嗎?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