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年度財政預算案看香港

從年度財政預算案看香港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上月28日向立法會提交香港2018年~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

今年度香港收支盈餘將破紀錄達到1380億港元,收支盈餘大增主要與資產市場暢旺有關,尤其是香港樓市及股市興旺。陳茂波表示將會把預計年度盈餘中的接近四成,即524億港元,與市民共享,其餘用於改善服務和投資未來。還將預留500億用以支持創新科技發展,聚焦具有優勢的四大範疇,即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

陳茂波表示,2019年3月底,財政儲備預計為11386億港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40.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要避免收支大幅波動,香港財政儲備至少要維持在本地生產總值三成或以上,按此標準,香港實際只需預留7500億港元便已足夠。社會各界聲音表示,港府仍是「守財奴」心態,希望政府還富於民。

不過,預算案中並未提出市民期待的「派錢」,仍是以免差餉及退稅作為主要的再分配策略。政府將寬減2017~2018課稅年度75%的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上限調高至3萬元;寬免2018~2019年度四季的差餉,以每戶每季2500港元為上限;向領取社會保障援助金、高齡津貼、傷殘津貼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等人士額外發放2個月津貼;向有需要的學生一次性發放2000港元津貼。

政府努力「派糖」,民間對於免差餉及退稅而非派錢的作法態度不一。一方面認為,派錢對於基層來說難以帶來額外收入,對於香港整體經濟的幫助並不大。另一個方面有人認為免差餉及退稅只是「還富於富,富者更富」的做法。由於基層家庭收入較低,退稅對於基層家庭並未帶來多少財政上的幫助。

房屋問題一直困擾著香港,根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底,香港樓價指數已連續上升21個月,2017年全年累計升幅14.8%,創五年來最大升幅。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也表示,政府將會竭力增加房屋供應,公營房屋方面,預計建屋量約為10萬個單位,包括約7500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和約25000個資助出售單位。私人住宅供應方面,估計未來五年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每年平均約20800個,相較於過去五年增加約五成。不過,由於政府的高盈餘主要是來自於賣地收入,香港的高地價政策影響下,樓價一直高企。不少民眾認為政府只有改變高地價的政策才能夠根治樓價過高的問題。

除了房價,香港人口老齡化嚴重和醫療系統負擔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2017年香港總人口增長率只有0.4%,出生率持續下降到7.7%。。除生育率極低之外,香港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從全港人口結構來看,女性佔比遠超過男性。而且香港人平均壽命位居全球第一,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為81歲及87歲,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速,這些問題都在不斷加重著香港社會的安老問題。對於改善安老服務,在去年十月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經常撥款約126300萬元,以及非經常開支約222900萬元。預算案中提出會額外增撥6300萬元為安老服務單位提供言語治療服務。但是根據去年香港社會福利署提供的統計數據,申請各類型資助長者住宿照顧服務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3個月,這對於等待服務的長者來說並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

雖然從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可以看出現今香港還存在不少問題,但筆者相信這也顯示了政府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兼顧各階層利益並投資未來的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 的精彩文章:

比特幣交易平台亂象:有創始人被捕,還有平台跑路
需求增長票價市場化 航空業迎欣欣向榮之年

TAG:證券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