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除了自「摸」,你知道預防乳腺癌還有哪些措施嗎?

作者|鯨魚

來源|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本文提要:

  • 現狀:胸前的危機,你不容忽視!

  • 預防:不想得乳癌?趕緊學幾招!

  • 篩查:自摸就 OK ?篩查更靠譜!

現狀:胸前的危機,你不容忽視!

在世界範圍內,乳腺癌都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

僅2012年,全世界就有167萬名女性被診斷為乳腺癌,占女性全部癌症的25%。同一年,更有52萬名女性因此不幸離世,占女性癌症死亡的15%[1]。雖說這一疾病在歐美等西方國家的發病率更高,但隨著檢查手段的進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女性的乳腺癌的發病率在2000-2011年也是逐年上升,每年增長約3.9%[2]。2013年,乳腺癌繼續在癌症發病率上拔得頭籌,有近28萬人不幸罹患乳腺癌,佔全部癌症的17.07%,並有6.4萬人死於這一疾病[3]。到了2015年,乳腺癌造成的死亡更是攀升到了近7萬人,胃癌、肝癌、結直腸癌相近[2]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女性乳腺癌發病率長期穩坐第一[2]

太可怕了!說好的閨蜜一路做到八十歲呢?看來下次下午茶,我們要一起聊聊胸了!

然而,人們對於「胸前的危機」並非束手無策。

2018年全新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即使不幸患上乳腺癌,還是有很大的希望能夠繼續活下去,美國和澳大利亞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高達90.2%和89.5%[4]。在這些國家,即使患上了乳腺癌,還是有很大的希望能夠在孩子考進大學之後,看著他讀完四年、找到工作,甚至結婚生子。

在中國,乳腺癌的治療也在不斷進步之中,2000-2004年僅有約3/4的乳腺癌患者能在診斷後活過5年,但經過十年的努力,2010-2014年中國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經增長到了83.2%[4]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乳腺癌生存率,中國表現不俗[4]

還好還好,說好的好閨蜜一輩子,看來有希望了!

不過,就像聊小三,那是為了消滅小三!我們聊乳腺癌,當然也要把它掐死在襁褓之中!

預防:不想得乳癌?趕緊學幾招!

想要預防乳腺癌?我們不如聽聽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 WCRF)的建議。這一組織致力於預防和控制癌症,於2017年5月發布了飲食、體重、身體活動與乳腺癌關係的報告[5,6]。該報告以119項研究、1200多萬名女性、26萬多例乳腺癌病例為基礎,對乳腺癌進行了目前最嚴謹、系統、全面的分析。

做女人,不僅要屹立在八卦的中心,更要為自己的健康,對世界上所有的情報了如指掌!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一份報告,讓乳腺癌露出真面目[6]

報告以絕經為限,將乳腺癌分為絕經前和絕經後兩大類型,總結了增加和降低兩種乳腺癌風險的種種因素,同時根據證據等級分別闡述,最後做出了相應的推薦。

絕經前乳腺癌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絕經前乳腺癌預防及風險因素總結[6]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絕經後乳腺癌: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絕經後乳腺癌預防及風險因素總結[6]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雖然有一些證據表明在絕經前超重或肥胖會降低絕經前乳腺癌的風險,但在未來會增加的絕經後乳腺癌的風險。同時,發表在CA Cancer J Clin上的研究也指出,肥胖與乳腺癌的較高的發病風險有關,並且會使疾病預後變差[7]。因此,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去刻意變胖。另外,月經初潮年齡早、絕經年齡晚、初產年齡大、緻密型乳腺、口服避孕藥、高脂飲食、吸煙熬夜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飲食、營養、運動和癌症預防[8]

對於類似的糾結,在報告中WCRF也給出了他們的推薦[6]:保持健康的體重、多多運動、健康飲食、限制飲酒。同時,也應該參考預防癌症的一般建議[8],包括:

  • 盡量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範圍內的低值;

  • 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少坐;

  • 避免高熱量食物和含糖飲料,尤其是高脂、高糖、低纖維的加工食品;

  • 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

  • 控制紅肉的攝入,盡量避免加工肉類;

  • 為了預防癌症,不要喝酒;

  • 食鹽的攝入每日不超過六克,避免吃發霉的穀物;

  • 為了預防癌症,應當健康飲食,而不是依賴膳食補充品;

  • 如果可以,母乳餵養至少六個月;

  • 癌症治療後,應當遵循以上的癌症預防建議。

做到了以上這幾點,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以及其他癌症的風險。同時,你的健康值得雙保險,篩查也同樣值得你去了解。

誒?你的閨蜜說篩查只要每月再自摸一下就OK了?

NO,NO,NO!篩查可沒那麼簡單!

篩查:自摸就 OK ?篩查更靠譜!

篩查不簡單?那我就不查了!搞得那麼複雜,費錢費力,倒不如多買兩個包包開心一下呢!

話可不能這麼說,乳腺癌篩查能夠有效的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篩查治療明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9]

不信你看!發表在JAMA的研究顯示,美國乳腺癌的篩查和治療手段在2012年降低了49%的乳腺癌死亡率,在降低的部分中,篩查手段就貢獻了37%[9]!但在這方面,中國可就有些落後了。近三十年來,中國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漸上升[10],而美國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自1990年以來卻一直在下降[9]。可是,美國人民靠的不是什麼「黑科技」。技術,中國也不差的!我們缺少的,更多是及時篩查的覺悟!關於篩查的意義,具體可看:行動起來!JAMA這項跨越12年的研究證實,篩查可大大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在我國,篩查主要可以參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7版)》[11],其中將篩查分為機會性篩查和群體性篩查兩種:

機會性篩查是婦女個體主動或自願到提供乳腺篩查的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檢查,一般建議40歲開始,但對於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40歲以前。

群體篩查是社區或單位實體有組織地為適齡婦女提供乳腺檢查,國內暫無推薦年齡,國際上推薦 40~50歲開始。

具體到每個人,則需要考慮自身的遺傳背景和既往病史分類討論。對於一般人群,主要根據年齡選擇不同的篩查方式: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一般人群根據年齡篩查[11]

而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就更應將篩查提早到40歲之前,頻率也應該增加到每年1次,手段上除了乳腺X線檢查之外,還可以應用MRI等更多、更新的手段。

那麼,哪些人群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乳腺健康呢?

乳腺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的患者。

■ 既往行胸部放療的人群。

■ 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

小心胸前危機!一文讓你變成閨蜜心中的乳腺癌專家

圖:乳腺癌遺傳高危人群[11]

以上三種高危人群要注意啦!

好啦!姐妹們!下次不約逛街了,一起約個乳腺篩查吧!

參考文獻:

[1] Torre, L. A., Bray, F., Siegel, R. L., Ferlay, J., Lortettieulent, J., & Jemal, A. (2015).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2.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5(2), 87-108. doi: 10.3322/caac.21262.

[2] 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Zhang, S., Zeng, H., & Bray, F., et al. (2016).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6(2), 115-32. doi: 10.3322/caac.21338.

[3] Wanqing Chen, Rongshou Zheng, Siwei Zhang, Hongmei Zeng, Changfa Xia, & Jie He et al. (2017).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3. Cancer Letters, 401, 63-71. doi: 10.1016/j.canlet.2017.04.018.

[4] Claudia Allemani, Tomohiro Matsuda, Veronica Di Carlo, Rhea Harewood, Melissa Matz, & CONCORD Working Group, et al. (2018). Global surveillance 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2000–14 (CONCORD-3):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 513 02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from 322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Jan 30, 2018. doi:10.1016/ S0140-6736(17)33326-3.

[5]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Research we fund,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findings & reports, Breast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s://www.wcrf.org/int/research-we-fund/continuous-update-project-findings-reports/breast-cancer Last assessed on 2018-03-03.

[6]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Report: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Breast Cancer. 2017. Available at: https://www.wcrf.org/sites/default/files/Breast-Cancer-2017-Report.pdf All CUP reports are available at: wcrf.org/cupreports Last assessed on 2018-03-03.

[7] Manuel Picon-Ruiz, Cynthia Morata-Tarifa, Janeiro J. Valle-Goffin, Eitan R. Friedman, Joyce M. Slingerland. (2017). Obesity and adverse breast cancer risk and outcome: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CA Cancer J Clin 2017;67:378–397. doi: 10.3322/caac.21405.

[8]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Research we fund, Our Cancer Prevention Recommendations. Available at: https://www.wcrf.org/int/research-we-fund/our-cancer-prevention-recommendations Last assessed on 2018-03-03.

[9] Plevritis S. K., Munoz D., Kurian A. W., et al. (2018). Association of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With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by Molecular Subtype in US Women, 2000-2012. JAMA, 2018;319(2):154-164. doi:10.1001/jama.2017.19130.

[10] Fan L., Strasser-Weippl K., Li J. J., et al. (2014). Breast cancer in china. Lancet Oncology, 2014;15(7), e279-89. doi: 10.1016/S1470-2045(13)70567-9.

[11]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2017).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7版). 中國癌症雜誌, 27(9), 695-760. 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17.09.00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腫瘤界最新國家級科技成果出爐,速來圍觀!
警惕!皮膚髮生這些變化,很可能提示內臟有癌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